(共26张PPT)
21 古代诗歌五首
重积累·汇川成海
1读准字音
涕下( ) 凌绝顶( ) 未了( )
鸡豚( ) 衣冠( ) 吟鞭( )
怆然( ) 决眦( ) 岱宗( )
箫鼓( ) 天涯( ) 叩门( )
2知晓词义
(1)_________:悲伤的样子。
(2)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当:_____________。
(4)落红:_________。
(5)_________: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tì
línɡ
liǎo
tún
ɡuān
yín
chuànɡ
zì
dài
xiāo
yá
kòu
怆然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终当,终要
落花
无时
3诵读释意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天地时空的悠久无限,独自感到悲从中来,怆然泪下!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凋谢的花朵并不是无情之物,只是化作了春泥呵护花朵成长。
4熟记常识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_,字伯玉,_______代文学家。
(2)《望岳》作者_________,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_________ ”。
(3)《登飞来峰》的作者是___________,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思
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_________,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
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___________,字璱人,___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
陈子昂
唐
杜甫
诗圣
王安石
陆游
龚自珍
清
【字音巧记】
这三个字均读xiāo,区分时可根据部首,其中“箫”为竹字头,指竹乐器,“萧”为草字头,指艾蒿,一种草本植物。
【探字寻根】
怆:形声,从心,从仓,仓亦声。“仓”指国家粮仓。“心”与“仓”合起来表示“粮仓空了,君主心情悲伤,国民慌张”。本义指(君主)悲伤,转义为(国民)慌张。
【方法点拨】
理解诗句意义时,要在领会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准确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整个诗句不要直译。
【文本助读】
(1)《登幽州台歌》作于696年。当时,武则天命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担任右拾遗参谋军事。其间陈子昂屡次进言,不被采纳,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中,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写下这首《登幽州台歌》。
(2)《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时期的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3)《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寄托壮怀。
(4)陆游因遭排挤正罢官闲居在家,《游山西村》即他在故乡山阴所作。
(5)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己亥杂诗》。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品美点·感悟鉴赏
【初读感知】
【品读感悟】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
的理解。
答: 把个人置于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
孤独感。
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答: 表明了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志向。或:表明了作者虽然辞官,但仍
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决心。或: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考点探究】
考点:炼字
问题:《望岳》颔联中的“钟”和“割”用得好,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
答: “钟”字是“聚集”的意思,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课堂一点】
登临诗(前三首),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而情思涌动,赋诗兴叹,抒发自己的胸怀的诗词。
宋代的哲理诗(第三、四首),是我国诗苑中一朵个性美丽的花朵,绽放着理趣的光辉。
第五首则是一首政治诗,抒发了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决心。
【名师授道】
三步读诗法
第一步:反复吟诵,涵泳间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第二步:通过字词理解,翻译诗句的字面大意,知晓诗歌的意象美;
第三步:结合诗人生平、创作背景等内容,从名言警句切入,感悟诗歌的情感美。
【考场支招】
步骤一:找出关键字或词,并解释它的含义。
步骤二:将该字还原到原句进行理解,诗意地翻译所在句。
步骤三:指明该字有哪些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步骤四:点出使用该字的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对全诗主旨起了什么作用。
对点训练:见本课“练能力·点兵沙场”★处。
登幽州台歌
俯仰古今
时间悠悠
登台远眺
空间辽阔
直抒胸臆
孤独悲苦
天地悠悠
生命短促
宇宙无穷
人生有限
望
岳
志向远大
胸怀广阔
写景
远望
巍峨高大
近望
神奇秀丽
抒情
凝望
心胸震荡
愿望
勇攀绝顶
政治理想
远大抱负
无畏精神
写景
鸡鸣见日
千寻之塔
极言其高
衬塔高耸
登飞来峰
议论
身在最高层
不畏云遮目
站高望远
语意双关
游山西村
颈联
村内
箫鼓
衣冠
民风古朴
尾联
希望
闲乘月
夜叩门
未辞先约
悠闲惬意
无限向往
农家
腊酒
鸡豚
殷勤待客
首联
村外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景色优美
颔联
浩荡离愁
抒情
叙事
辞官南归
化泥护花
表明心志
借花
自喻
不甘沉沦
甘于奉献
(其五)己亥杂诗
练能力·点兵沙场
【基础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造化钟神秀( )
(2)自缘身在最高层( )
(3)从今若许闲乘月( )
(4)浩荡离愁白日斜( )
聚集
因为
如果可以
无限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怆然的落寞
情怀。
B.《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
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C.《登飞来峰》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后两
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D.《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拣
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E.《己亥杂诗(其五)》一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
E
3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被称作“_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_ ”,大多都收集
在《杜工部集》内。
(2)王安石,字介甫,号_________,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3)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4)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_________、南岳_________、北岳恒山。
4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带给
我们生动的感受,又将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悄然托出,启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圣
诗史
半山
放翁
嵩山
衡山
独怆然而涕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一览众山小
吟鞭东指即天涯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综合关】
5综合性学习。
漫步古诗词,能让我们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积累、品味、吟唱和运
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能培养我们对中华诗词的兴趣
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还能培养我们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
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某校七年级拟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一学习活动拟写一个主题,要求采用对偶句式,字数12字(含12字)以上。
答: 示例:徜徉(漫步)中华诗苑,涵泳(含咀)文化英华。
(2)学校学生部拟邀请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先生来校,为初二年级师生做一场中国古诗词的专题讲座,请你结合链接材料拟写一份邀请函(不考虑年龄因素)的正文。要求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120字。
链接材料:叶嘉莹先生是毕生致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上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意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 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什么东西而丢掉了人生的最宝贵的价值。”“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给予叶先生的颁奖辞是: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答: 略。
【阅读关】
6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诗句中“_______”这个字就高度凝练了
诗人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答: 略。
独
孤寂郁闷
7(2021·黄石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2)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 这两句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会当”的意思是终当,终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的雄心和气概。
B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答: 示例: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D
9(2021·贺州中考)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莫笑”和“足”字的理解。
答: “莫笑”二字道出了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是足够、丰盛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呈现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2)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蕴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问你在哪种情境下可能会想到这一佳句 为什么
答: 略。
10(2021·海南中考)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幅实景,相反相成,
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白日斜
吟鞭东指
(2)品读诗文,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
归类摘抄 批注
诗句 修辞 内容 主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① ②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对偶 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另一个美妙去处。 表达作者对山西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蕴含着“人处于困境中,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绝处逢生”的哲理。
比喻
纷纷飘落的花并不是
没有感情的,它即便化作
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
春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
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
报国之志的坚定信念及其
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