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
学习目标:
1、结合注解通译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教学方法:
师引导、生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抓住文中有关“修禊事”的介绍,结合作者和背景知识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句读、抑扬。
2、生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自读课文
三、检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
1、重点词语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茂林修竹:高高的
一觞一咏:喝酒
所以游目骋怀:使······开畅
或取诸怀抱:有的人
向之所欣:以前、过去
列坐其次:旁边
信可乐也:实在
趣舍万殊:取、取向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2、重点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抬头观望广大无穷的宇宙,低头细察繁多的地上万物。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热闹盛大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可以畅叙幽藏心中的情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谬,把长寿和夭亡看作一回事是错误的。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后边读到这篇文章的人,也将对这篇文章有同样的感慨。
三、合作探讨,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人生感悟
1、本文是一篇通过写景叙事来抒发人生感慨的散文,请在文中勾画出作者表达情感的句子,并精读相关内容,找出作者因何而“乐”、因何而“悲”,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人生感悟。
明确:
①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信可乐也。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②作者“乐”的原因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板书:景美、人贤、事乐)
③作者“痛”的原因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板书: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2、面对有限的人生,短暂的生命,同学们有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走好明天的路?
明确: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四、小结
总结课文内容,结合汪国真的诗,再次强调时间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附: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五、板书设计
乐景美、人贤、事乐
↓
痛(悲)人生短暂、世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