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3.了解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党和政府采取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和影响
4.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现实原因: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为了新政权巩固的需要,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①历史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经济文化:各民族经济文化上已形成了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
③近代政治: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休戚与共,在根本利益上一致;
1、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原因
台湾少数民族抗日
抗击英国侵藏
彝海结盟过凉山
②西部多,东部少
从各民族居住地看,我国各民族分散在各省区市,混合居住,因此叫“大杂居”,但从各省区市看,少数民族聚居在一乡、一县,又是“小聚居”的形式。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区域内又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区内也有少数民族聚居。
2.分布依据:
①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制度含义:
(1)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实施范围: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3)设置方法: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自治区→州→县)
(4)核心:行使自治权→立法、经济文化管理、交通执行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前提
区域
依据
权限
3、确立过程:
(1)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被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7.实施:5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自治地方 。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民族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6. 实施情况: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优先配备……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咸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布小林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补充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①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②处于封建农奴制约400万人口
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当时有60万人口
③处于奴隶制100万人口
5.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2、政策: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发展的政策。
3、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目的:使各民族共同繁荣
云南佤族·原始社会
四川彝族·奴隶社会
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西藏·农奴制
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
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
①政治上: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2、为实现共同繁荣的举措
→从农奴到主人
二、共同繁荣发展
1956年之前彝族还是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成为社会主义社会。
大凉山是四川葬族主要聚居区,新中国成立前夕仍停留在奴隶制社会阶段。红军长征经过此地时,为顺利通过彝区,刘伯承将军与彝族首领歃血结盟,传为佳话。这支被誉为“凉山之鹰”的民族为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手铐似的雕塑和锁链承载着奴隶社会的烙印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二、共同繁荣发展
(2)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援藏干部——孔繁森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干部孔繁森
二、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王传》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主要措施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④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蒙古文
藏文
维吾尔文
壮文
傣族的泼水节
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
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
英雄史诗
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文化教育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主要措施
二、共同繁荣发展
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
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
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2.主要措施
二、共同繁荣发展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达550公里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海拔达5068米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项目青藏铁路
西部大开发范围:
6个省: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
5个自治区;
1个直辖市重庆;
(还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
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海拔达5068米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达11.7公里。
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
青藏铁路世界之
最
⑤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国家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振兴边境、富裕边民”的扶贫发展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特殊困难,最终实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标。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边境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各族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
(摘自《扶贫开发常用词汇释义》)
作用: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各民族团结奋斗,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国家帮助(人力、财力、物力)
2.因民族制宜
3.因地区制宜
措施:
我们生活在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快想想办法让我们也富
裕起来?
民
族大
团
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区域机关、由当地民族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5.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2.举措: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④进行西部大开发
4.自治概况: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3.依法自治 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1954,载入宪法
(3)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⑤兴边富民行动
1.背景: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奠定基础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1、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科教兴国战略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
√
课堂演练
3、下列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
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③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④西藏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这是一项旨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措施。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措施是指( )
A.东部大开发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人才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