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内容 第13课 自然语言处理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语言处理在机器翻译、机器对话、机器写作上的应用与影响。2.会用机器翻译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会用人工智能助手对话。3.通过“文本分析”的体验,初步了解机器理解语义的工作原理,并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一个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 体验机器翻译、机器对话等操作,认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 了解机器理解语义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1.硬件:计算机、耳麦等2.软件。百度AI,在线翻译网站。3其他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课 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爱同学。只要我叫她的名字,她就会回答我。你们知道她是什么吗? 有兴趣的学生体验游戏,猜想原理。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
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呢?是指计算机分析和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技术。一、机器对话机器对话的体验组织学生与机器聊天。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使用语音助手的搜索、听歌、讲故事等服务,感受机器对话的功能。机器对话的应用目前机器对话的现状,比如说10086服务电话,它目前有哪些优点?将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机器翻译什么是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如汉语)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如英语)的过程。他有什么优势?学生打开讯飞开放平台中的“语音翻译”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用多种语言来翻译一篇文章机器翻译的功能有很多种:语音翻译、文本翻译、图片翻译,教师可以演示。机器写作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的支持下,机器写作初见成效。2017年史上首部由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窗》出版了。 了解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的概念。观察机器的回应并思考:机器为什么有对话的能力?学生参与讨论学生来说一说有了机器翻译后带来的方便。学生体验。听一听各种不同的语言,建立对机器翻译的直观感受。观看演示,思考并讨论机器翻译的局限性。机器写作、机器对话等都是建立在计算机对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的。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让学生明白,技术的革新是永不停止的。
四、拓展应用 介绍“索菲亚机器人”的新闻及近况。除了这些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畅想未来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用在哪些领域、能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13课 自然语言处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机分析和处理
文本分析、大数据
信息搜索、网上购物、歌曲点播等
本文翻译、语音翻译、拍照翻译等
机器写作
机器对话
机器翻译
自然语言处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