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内容 第14课 综合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Scratch等编程软件中的人工智能模块。2.会用Scratch等编程软件的人工智能模块,设计程序,尝试解决现实问题。3.培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Scratch等编程软件的人工智能模块,设计程序。 教学难点 能设计程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1.硬件:计算机、耳麦等,选配摄像头(用于图像识别的设计)。2.软件。Scratch3.0及以上版本,也可以使用mDesiger,慧编程等编程软件。慧编程等编程软件。3其他: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如垃圾分类问题需提供多种垃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课 教师可展示一款自己编写的人工智能程序,并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比如:出示一个“石头、剪子、布”的图像识别游戏,教师可以与机器玩这个游戏,并告诉学生,这是自己编写的程序。 有兴趣的学生体验游戏,猜想原理 利用教师自创游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
二、认识软件 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学情,介绍学生熟悉的编程软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Scratch 3.0、mDesigner、慧编程等。打开Scratch 3.0,组织学生一起探索该软件有哪些人工智能模块,分别有哪些指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问】这些人工智能模块中的指令都有哪些功能?除了从字面上理解指令的功能外,还要尝试使用各指令,调整指令的参数,观察结果,从而真正了解各指令的功能,为后续解决问题、编写程序明晰技术上的可行性。 学生动手探索。学生思考,一些明确的可直接回答,不明确的可讨论或动手探索。 引导学生了解工具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编写人工智能程序,一般要经历分析问题、绘制流程图、编写程序三个环节。环节一:分析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曾遇到哪些困惑问题? 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曾遇到哪些困惑问题。
三、作品设计 引导思考方向。基于已有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智能模块指令,选择能匹配的问题,建立问题与技术的对接,并思辨问题求解的可行性。比如:垃圾分类问题涉及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可以用图像识别指令。要编写实现多种语言互译并发声朗读的程序,需要用到“翻译”指令、“文字朗读指令等。环节二:绘制流程图。明确问题与核心指令后,用流程图来梳理过程。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合作完成。(针对新旧教材衔接的学生,教师补充流程图的常识)环节三:编写程序。引导学生根据流程图寻找指令,编写程序,反复调试,形成作品。 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生与老师共同定、完成流程图的绘制。 考虑新旧教材更替阶段,学生的部分知识是脱节的,教师教学时有针对调整。让学生在反复调试中掌握程序设计的技能,也体会到每一款软件都是程序的心血。
四、拓展应用 教师激励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诸如垃圾分类不清楚、作业批改太麻烦、班级考勤费时间、英语朗读不标准等问题。当学生完成各自的作品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展示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作品的功能与不足,提出修改建议,拓展学生的思路。此外,共同交流畅想,如还有没有更丰富的人工智能指令,还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等,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利用学习到知识,编写出有效的程序来。 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学生意识到应及时发现并记录生活中问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14课 综合应用
教学反思
作品设计
显示朗读英文
翻译英文
输入中文
开始
结束
绘制流程图
编写程序
分析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