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期中复习(含解析)2021-2022学年下学期湖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期中复习(含解析)2021-2022学年下学期湖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08:0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盛唐气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湖南·江永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中)被人们称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分别是( )
A.杜甫、白居易 B.李白、王维 C.李白、杜甫 D.王维、白居易
2.(2021·湖南岳阳·七年级期中)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有一位诗人的作品因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而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3.(2021·湖南永州·七年级期中)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4.(2021·湖南永州·七年级期中)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了( )
A.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简法轻刑,修定法律 D.实行开明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5.(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中)下列能够反映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的诗歌是
A.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2021·湖南常德·七年级期中)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设置台湾府
7.(2021·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2021·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盛唐气象表现为
①经济繁荣
②民族交往与交融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21·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石燕湖中学七年级期中)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张旭
10.(2021·湖南永州·七年级期中)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遣唐使来华
C.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文化交流
D.玄奘西行天竺,口述《大唐西域记》
11.(2021·湖南省岳阳开发区长岭中学七年级期中)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创作风格是
A.语言凝重,纯朴厚重 B.飘逸洒脱、想象丰富
C.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D.刚劲朴实,爽朗粗犷
12.(2021·湖南张家界·七年级期中)“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该材料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13.(2021·湖南·桂阳县展辉学校七年级期中)如果你想临摹唐代书法家的字帖,可以选择
A.王羲之和柳公权 B.王羲之和颜真卿 C.王献之和欧阳询 D.欧阳询和颜真卿
14.(2021·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有24人,约占7%,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都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A.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B.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C.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D.开拓和巩固了边疆地区
15.(2021·湖南常德·七年级期中)如图文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的笔记,从中可知,这页笔记记录的是唐朝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制瓷业水平高 商业: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农业: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 城市: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A.手工业的发达 B.商业的兴盛 C.经济的繁荣 D.盛唐气象
16.(2021·湖南常德·七年级期中)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A.民族之间的交融 B.商业贸易的繁荣 C.对外交往的频繁 D.农业技术的发达
17.(2021·湖南省岳阳开发区长岭中学七年级期中)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
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中央政权潜伏着危机
C.唐朝的统治政治清明 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
18.(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七年级期中)“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社会习俗 B.丝绸之路 C.边疆治理 D.财政收入
19.(2021·湖南株洲·七年级期中)下图是我国唐朝一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这位“书法家”是
A.柳公权 B.颜真卿 C.吴道子 D.欧阳询
20.(2021·湖南株洲·七年级期中)某班同学准备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列选项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B.产生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瓷都 D.对外交往活跃、外贸活动频繁
21.(2021·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石燕湖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遗址、遗迹、文物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白马寺
C. 唐招提寺 D. 《步辇图》
22.(2021·湖南张家界·七年级期中)白居易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下列关于他生活场景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
A.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 B.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
C.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D.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人情
二、综合题
23.(2021·湖南·桂阳县展辉学校七年级期中)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4.(2021·湖南常德·七年级期中)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王老师以“梦回大唐”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四幅图分别为:唐太宗、女皇图、唐代瓷器、唐朝都城市示意图
任务一【评价历史人物——感受帝国政治文明】观察图一、图二
任务二【观察文物图片——感受帝国经济繁荣】观察图三、图四
白居易曾如此描述图四: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任务三【阅读历史资料——感受帝国社会开放】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构成“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渡》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能覆舟”体现了图一帝王怎样的治国理念?图二为中国一代女皇,请问她是谁?她统治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何?
(2)“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对图三文物的描述,请问这是对唐代经济哪一行业的描述?简要介绍一下唐朝该行业的情况。请结合图四图片和文字判断这是唐朝哪一座城市?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根据所学知识,举出唐朝民族交融的一个事例。
25.(2021·湖南怀化·七年级期中)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根据材料三,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生产工具名称?
(4)材料四中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唐朝时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李白被称为诗仙,其诗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C项正确;白居易与王维没有这一称号,排除ABD项。故选C项。
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B项正确;李白的诗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白居易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王维的诗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均与题干“诗史”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A项正确;BCD三项的内容说法都不准确,排除。故选A项。
4.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选项D符合题意;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与选官制度(科举制)相关,A排除;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与民族政策内容不符,B排除;简法轻刑,修定法律,与法制相关,C排除。故选D。
5.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这句话意思是,女人都愿嫁作西域的男子为妻而学习西域的衣着打扮,那些以歌舞为业的歌女也愿学习西域的音乐舞蹈来表演。诗句能够反映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的。选项A符合题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与唐朝科举制相关,B排除;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与南宋朝廷相关,C排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诗句,D排除。故选A。
6.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符合题意。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不是在唐太宗时期,B不符合题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是在清朝时期,C不符合题意。设置台湾府是在清朝时期,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繁荣,社会开放,C选项符合题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时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秦汉时期,B选项不符合题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指明清时期,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熟悉教材上每个单元标题,该标题即为一个单元时期的整体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8.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时。选项D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9.A
【解析】
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颜真卿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键。阎立本和吴道子是唐朝时的著名画家。由此得出答案。
10.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文化交流是对文成公主入藏的评价,C正确;ABD均属于历史史实,排除。故选C。
11.B
【解析】
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他一生写下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的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望庐山瀑布》其创作风格是飘逸洒脱、想象丰富,故选B;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坎坷,他的诗风语言凝重、纯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被誉为“诗圣”,排除A;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排除C;刚劲朴实,爽朗粗犷一般是形容边塞派诗人的诗作风格,如王昌龄、高适等,排除D。
12.A
【解析】
根据材料中“贞观”“公主嫁到吐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7世纪,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关系,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所以题干评述的是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故选A;宋夏议和指的是公元11世纪北宋与西夏的议和,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元朝设立宣政院,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清朝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怀抱,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
13.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欧阳询和颜真卿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所以想临摹唐代书法家的字帖,可以选择欧阳询和颜真卿的字帖,D项正确;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
根据材料“少数民族有24人,约占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少数民族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做官,B项正确;“避免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题干与“商业贸易”“边疆边区开拓和巩固”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5.C
【解析】
根据笔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的手工业发达、商业兴盛、农业得到发展、城市繁荣,说明了唐朝经济的繁荣。故选项C符合题意;“手工业的发达、商业的兴盛”都是唐朝经济的繁荣的表现之一,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盛唐气象包括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等方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6.A
【解析】
根据材料“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洛阳家家学胡乐”体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更进一步,故选A;BC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7.D
【解析】
从材料可知,唐代中央政府不仅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对外国有用人才也能给予重用,这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包容性,体现了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故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D。
18.B
【解析】
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织品大量西运,B符合题意;ACD项诗句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19.B
【解析】
根据““端正劲美,雄浑敦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颜真卿字体的描述,故选B;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吴道子是画家,欧阳询的字体,严整规范,用笔刚劲有力,收笔可见隶意,干净利落。排除ACD。
20.C
【解析】
根据课本内容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要介绍的就是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瓷都是发生在北宋,不符合这一时期的主题。选择答案C。
21.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今藏族的祖先,首领称赞普。以游牧、农耕为业,纺织、冶铸水平高。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而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则和这一史实有关,因此《步辇图》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D项正确;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制造的青铜器,没有体现民族团结友好,排除A项;白马寺与佛教相关,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排除B项;唐招提寺是鉴真在日本建造的,体现了中日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冶铁、凿井、造纸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核桃等食物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纷纷东来传到中国。而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A项符合题意。B项元宵节、瓦子等都出现在宋朝,不符合题意;C项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考生,实行八股文,不合题意;D项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不合题意;经分析BCD都不合题意,选择A。
23.(1)特殊时代: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诗史”。
(2)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
(3)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贞观之治”(奠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开元盛世”(全盛)。
【解析】
(1)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依据材料一的“忆昔开元全盛”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杜甫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复杂、动荡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材料一的“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出唐朝开元年间国家呈现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
(3)分析材料二的数据“639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可以看出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连续增长的趋势。从639~751年间唐朝先后经历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位皇帝的统治,出现了“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24.(1)治国理念:以民为本;武则天;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2)陶瓷业;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闻名中外。长安;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任选其一,符合题意即可)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夷制夷的政策;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等;(任选2项,符合题意即可)文成公主入藏(或答金城公主入藏)等。
【解析】
(1)根据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图帝王唐太宗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武则天,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对图三文物的描述, 这是对唐代经济陶瓷业的描述;唐代陶瓷业繁荣的表现有邢窑的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闻名中外;结合图四图片和文字判断这是唐朝都城长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3)根据材料“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制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 ,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构成“华官参加’, 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可知,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夷制夷的政策,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民族交融的事例有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等。
25.(1)思想:以民为本(民贵君轻);局面:贞观之治。
(2)政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3)工具:曲辕犁;筒车。
(4)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科目:进士科。
(5)原因: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贤才;工具创新;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民族关系融洽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材料强调了人民支持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唐太宗的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材料反映了开明、平等的的民族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体现这种政策的例子有:唐蕃和亲(成公主入嫁吐蕃或嫁给松赞干布)。
(3)根据材料三图片分析可知,图一生产工具是曲辕犁,图二生产工具是筒车,唐朝农民改进梨的结构,创制了曲辕犁,还发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根据材料四“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科举制度;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进士科。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兴盛的原因有: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注重人才的选拔、 任用贤才,工具创新,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民族关系融洽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