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几何第5课特殊线(段)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几何第5课特殊线(段)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2-17 11: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年梅州市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几何第(5)课 特殊线(段)二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中线的性质;
2、掌握中位线的性质。
二、学习指导(用约5分钟时间复习知识点,之后用约10分钟完成思考题和达标题)
三、复习(时间:约5分钟)
1、中线
(1)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性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中线长公式: ∠C所对边上的中线长度为x=1/2√(2b2+2a2- c2) .
显然,当a2+b2=c2时,有x=1/2√c2=c/2.
(2)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都在三角形内.
三角形的重心到边的中点与到相应顶点的距离之比为 1∶ 2.DG=AG/2, EG =BG/2, FG =CG/2.

(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OB=AC/2, OB=OA=OC.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5)等边三角形的各边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中线、高都重合,故外心、内心、重心、垂心四心合一.
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其高h=√3/2 a,R=2/3 h=a,r=1/3 h=√3/6 a.
2、中位线
(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如图,∵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BC,DE=1/2BC.
(3)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构成的小三角形(中点三角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4)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
不管原四边形的形状怎样改变,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始终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原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矩形、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规律: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3、高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等于两直角边的乘积除以斜边.S=1/2ab=1/2ch,ab=ch,h=ab/c.
四、达标题(时间:约10分钟)
1.(2012?德州)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三角形的中位线
2.(2012?湖州)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  )
 
A.
20
B.
10
C.
5
D.
5/2
3.(2012?德阳)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连接DE,若DE=5,则BC= _________ .
4.(2012?台州)如图,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若△DEF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  )
 
A.
5
B.
10
C.
20
D.
40
5.(2012?朝阳)如图,C、D分别为EA、EB的中点,∠E=30°,∠1=110°,则∠2的度数为(  )
 
A.
80°
B.
90°
C.
100°
D.
110°
6.(2012?盐城)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B=50°.先将△ADE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1,则∠BDA1的度数为 _________ .
7.(2012?佛山)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特殊图形(可认为是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则这个
图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梯形
8.(2011?襄阳)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A.
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
矩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9.(2011?连云港)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五、师生讨论(时间:约1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反馈(时间:约20分钟)
<一>、必做题
1.(2012?佳木斯)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
 
A.
20
B.
12
C.
14
D.
13
2.(2012?无锡) 如图,△ABC中,∠ACB=90°,AB=8cm,D是AB的中点.现将△BCD沿BA方向平移1cm,得到△EFG,FG交AC于H,则GH的长等于 _________ cm.
3.(2012?南平)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则以这个三角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6
B.
12
C.
18
D.
36
4.(2012?聊城)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C=2DE
B.
△ADE∽△ABC
C.
=
D.
S△ABC=3S△ADE
5.(2012?珠海)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正半轴上,B点坐标为(3,2),OB与AC
交于点P,D、E、F、G分别是线段OP、AP、BP、CP的中点,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 _________ .
6.(2012?黑龙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PEF=30°,则∠PFE的度数是(  )
 
A.
15°
B.
20°
C.
25°
D.
30°
7.(2012?烟台)如图是跷跷板示意图,横板AB绕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设B点的最大高度为h1.若将横板AB换成横板A′B′,且A′B′=2AB,O仍为A′B′的中点,设B′点的最大高度为h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h2=2h1
B.
h2=1.5h1
C.
h2=h1
D.
h2=h1
8.(2012?泰安)如图,AB∥CD,E,F分别为AC,BD的中点,若AB=5,CD=3,则EF的长是(  )
 
A.
4
B.
3
C.
2
D.
1
9.(2012?邵阳)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90°,边BC、CA、AB的中点分别是D、E、F,则
四边形AFDE是(  )
 
A.
菱形
B.
正方形
C.
矩形
D.
梯形
10.(2012?宿迁)已知点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若AC⊥BD,且AC≠BD,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_________ (填“梯形”“矩形”或“菱形”)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做题
1.(2006?泰安)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D,BC的中点,若∠B与∠C互余,则MN与BC﹣AD的关系是(  )
 
A.
2MN<BC﹣AD
B.
2MN>BC﹣AD
C.
2MN=BC﹣AD
D.
MN=2(BC﹣AD)
2.(2011?黑龙江)在锐角△ABC中,∠BAC=60°,BN、CM为高,P为BC的中点,连接MN、MP、NP,则
结论:①NP=MP;②当∠ABC=60°时,MN∥BC;③BN=2AN;④AN:AB=AM:AC,一定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2012?济南)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
 
A.
+1
B.
C.
D.
4.(2012?阜新) 如图,△ABC的周长是32,以它的三边中点为顶点组成第2个三角形,再以第2个三角形的
三边中点为顶点组成的第3个三角形,…,则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 .
5.(2011?黔西南州)如图,小红作出了边长为1的第1个正三角形△A1B1C1,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然后分别取△A1B1C1三边的中点A2B2C2,作出了第二个正三角形△A2B2C2,算出第2个正△A2B2C2的面积,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算出第3个正△A3B3C3的面积,依此方法作下去,由此可得第n次作出的正△AnBnCn的面积是 _________ .
6.(2011?黑龙江)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且AC=8,BD=4,各边中点分别为A1、B1、C1、D1,顺次连接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取各边中点A2、B2、C2、D2,顺次连接得到四边形A2B2C2D2,…,依此类推,这样得到四边形AnBnCnDn,则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为 _________ .
7.(2012?铁岭)如图,点E、F、G、H分别为菱形A1B1C1D1各边的中点,连接A1F、B1G、C1H、D1E得
四边形A2B2C2D2,以此类推得四边形A3B3C3D3…,若菱形A1B1C1D1的面积为S,则四边形AnBnCnDn的
面积为 _________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