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看课本插图、课本地图、图片,使学生对对外开放、世界贸易组织形成感性认识,
2.然后以深圳特区为例,学生间交流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讲述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培养学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感
教师引领学生在了解对外开放具体史实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对外开放的艰巨性,同时在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后中国昂然走向世界的精神风貌,引领开放的中国的风采,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
利用对外开放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中对内改革,包括在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对内改革大大增加我国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想要更好发展,那就必须对外开放,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12课 对外开放。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主预习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___________、汕头、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2)___________年,开放了14个______________。
(3)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环渤海地区开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1988年增设_________经济特区。
(5)________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6)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
形成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
教师评价:大部分同学完成得相当细致认真
过渡: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题词呢?我们一起进入课本的第一部分经济特区的创办。
(四)经济特区的创办
问题:1.经济特区的“特在哪里?(自读P73页《每课一得》)
2. 中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创办时间?城市有哪些?为何选在广东福建两省?(结合地图回答)
3.经济特区创办的作用/影响;
明确:
1.“特”的表现:①特殊的经济政策 ②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2.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原因:两省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与台湾隔海相望,交通便利,海外华侨众多,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材料:深圳是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地”而创立、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窗口”而存在的,它的“辐射”与“带动”功能要影响整个中国。
——《深圳的发展——兼论邓小平理论在深圳的意义》
3.作用:不仅迅速改变了自身的面貌,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来了重要贡献。
过渡:既然经济特区的创办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对外开放的格局就要不断扩大。
(五)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问题:1.结合地图说说对外开放的扩大过程及格局特点?
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近代中国“开放”与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提示:从背景、性质、目的、影响四个角度思考)
明确:
1、(1)1984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1985 4个经济开放区
(3)1988 海南岛经济特区
(4)1990 上海浦东
(5)1992 沿边沿江内陆省会城市(板书)
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板书)
2、全方位:面向世界所有类型国家;
多层次: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内陆省会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点:经济特区;线:沿海开放地带;面:由沿海向内地延伸
3、背景:旧中国:列强入侵、被迫开放;新中国:独立自主,主动开放;
性质:旧中国:不平等 ; 新中国:平等
目的:为适应列强对华侵略 ;新中国: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
影响:旧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向富强.
教师评价:在这一环节老师看到了小组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共同解惑答疑,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的设立是我国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引进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国民经济加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我们就要“走出去”,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
(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板书)
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影响
明确:1、时间:2001.12;(板书)
影响:机遇: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七)拓展延伸
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结合本节课内容思考改革开放对雄安新区的设立有何意义?
(八)课堂小结
一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什么启示
明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九)纵横对比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其中的伟人是谁?
次数 巨变 影响 伟人
第一次 辛亥革命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
第三次 改革开放 使我国进入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