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2第六章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每节自检
一、单选题
1.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肯定不同
C.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D.基因的自发突变率很低,因而基因突变不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生物杂交能产生后代,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生物体产生的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
D.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3. 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法国梧桐的叶在冬天纷纷凋落
B.松树在冬天生机勃勃
C.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
D.白化苗的叶变为白色
4. 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
B.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拉马克器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D.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5.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6. 有关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物受环境影响而引起的变异都是不可以遗传的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7. 埃及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是几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时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8. 如图甲、乙是不同进化类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手段来判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B.群体中近亲繁殖可降低纯合体的比例
C.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
D.甲乙两图中a、b、c、d的进化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最初作为庭园花卉栽培于上海、南京一带,后逸生野外,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的荒地、铁路两侧、农田等,并疯狂地繁衍扩张,严重破坏了本土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这种扩张也是一种适应现象。下列相关叙述中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A.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植物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B.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应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C.加拿大一枝黄花比本地植物更适应本地的环境
D.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10.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基因 D.肽链结构
11.任何一个物种都在不断进化发展,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12.根据下图所示的系统进化树,你认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1最早形成
B.物种3和4比物种1和2高等
C.物种4最后产生
D.四种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13.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最终达到生殖隔离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发生进化
C.①~⑥只能表示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和随机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14.下列有关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适应有相对性
C.个别生物不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D.适应有局限性
二、综合题
15.某植物种群中, 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据此分析回答(1)~(3)题:
(1)该植物种群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
(2)若该植物种群自交,2年后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
(3)依据遗传平衡定律,这种植物在2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原因是_____。.
16.玉米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仍能保持高效的光合作用与其叶片的特殊结构有关。图1为玉米叶片横切图,其维管束外围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含有不同类型的叶绿体。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几乎无基粒,却有很多的淀粉粒。图2为玉米光合作用的部分途径。
(1)玉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___________细胞中完成,暗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在__________细胞中完成。
(2)高温、干旱时植物关闭气孔,玉米在此条件下还能保持高效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玉米光合作用的途径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3)科研人员将玉米体内控制合成高活性PEP羧化酶的基因转入水稻体内,以期提高水稻在高温干旱环境下的光合速率。下表为实验测定的野生型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相关指标。
植物材料 叶肉细胞中苹果酸含量(μmol·g-1) NADPH/NADP+比值 PEP羧化酶活性(μmol·mg-1·h-1) 放氧速率(umol·m-2·s-1)
野生型水稻 39.68 0.39 47.85 10.9
转基因水稻 32.96 2.20 1331.24 7.3
①与野生型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______________,说明“转入的基因正常表达,但水稻的光合速率反而降低”。
②综合题目信息分析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其光反应和暗反应均在叶肉细胞中进行。转入水稻体内的PEP羧化酶基因正常表达后,叶肉细胞中的苹果酸合成量会____________,但实验测定结果显示其含量降低,说明该物质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NADP+,与同样发生在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阶段竞争该物质,最终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2第六章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B B C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D B C
二、综合题
15. 55%、45% 42.5%、32.5% 55%、45% 没有发生进化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16. 叶肉 维管束鞘 当气孔关闭时,苹果酸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供暗反应正常进行 自然选择 放氧速率小,PEP羧化酶活性高 升高 快速分解成CO2和丙酮酸 光反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