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2第六章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每节自检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黄山和华山的黄松是一个种群
D.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 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群一般不存在地理隔离
B.同一物种可包括多个种群
C.同一物种不存在隔离
D.不同物种一定存在隔离
3.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负反馈调节在丁中普遍存在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多肽链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换
5. 紫罗兰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l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一直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若取实验一F1中单瓣紫罗兰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表现为重瓣性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瓣为显性性状,F1单瓣植株全部为杂合子
B.单瓣的雄性植株中含单瓣基因的花粉不育
C.F1单瓣植株中不存在纯合子,原因是单瓣纯合子致死
D.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
6. 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不遗传的变异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多倍体形成
7.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会引起种群基因库改变 B.双向基因迁移会引起种群间变异量增大
C.非随机交配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D.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适应性进化出现
8. 科学家在研究昆虫甲和昆虫乙的关系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条件 温度(℃) 34 34 29 29 24 24
相对湿度(%) 70 30 70 30 70 30
存活率(%) 昆虫甲 0 90 14 87 71 100
昆虫乙 100 10 86 13 26 0
A.实验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属于自变量
B.温度较高时,有利于昆虫乙的生存
C.昆虫甲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比昆虫乙强
D.环境因素改变,可诱导昆虫的适应能力发生改变
9. 自然状态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母鸡为ZW,公鸡为ZZ(基因型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2 B.2∶1 C.1∶1 D.3∶1
10.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 rr Rr RR
对灭鼠灵的抗性 敏感 抗性 抗性
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 无 中度 高度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1∶1
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11.茉莉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不完全显性。现有粉红色茉莉花植株进行自交,子一代出现红色茉莉花的概率是( )
A.1/3 B.1/4 C.1/2 D.3/4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13.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aa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为(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
A.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14.科研人员新研制了一种针对三化螟的高效杀虫剂,但随着杀虫剂的持续使用,三化螟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杀虫剂诱发了三化螟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的使用对三化螟种群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C.三化螟种群个体间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D.三化螟抗药性的增强是抗药性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二、综合题
15.四膜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营养成分不足时,进行接合生殖,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用高浓度的DDT处理不耐药的野生型四膜虫,经筛选获得了纯合的耐药四膜虫。为研究四膜虫耐药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实验。
(1)高浓度DDT处理四膜虫可获得耐药个体,原因是DDT对四膜虫具有____________作用,使耐药的个体被保留。
(2)为研究耐药性的遗传,科研人员将四膜虫分为80组进行实验,每一组两只四膜虫,一只是纯合的耐药四膜虫,另一只是野生型四膜虫。每一组的一对四膜虫接合生殖后得到的四膜虫均耐药。若每一组接合后的四膜虫再次相互接合,在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____________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耐药为____________性;若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____________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
(3)为研究基因A与四膜虫的耐药性是否有关,科研人员提取耐药个体的DNA,用图2所示的引物组合,分别扩增A基因的A1片段、A3片段。
①据图分析,用引物Ⅰ、Ⅱ组合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下图中的_________。
②将大量N基因片段与扩增得到的A1片段、 A3片段置于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得到的绝大多数扩增产物是____________。
③回收的PCR扩增产物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转入耐药四膜虫细胞中,并用加入____________的培养液筛选,获得A基因____________的四膜虫,这种四膜虫在高浓度DDT处理下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表明A基因是耐药基因。
(4)从进化角度分析,营养成分不足时,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16.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接起来,湖中有不少鳓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早,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鳓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鳙鱼)。下图为内华达州一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1)一万多年后,A湖中的所有鳞鱼称为一个_______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鳞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鳍鱼(a和b)能进行交配,但其后代的雄性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来自C、D两湖的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A、B两湖鳓鱼的繁殖期在5月,C、D两湖鳙鱼的繁殖期在7月。上述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是________湖中的鏘鱼,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是________湖中的锵鱼。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2第六章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A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A D A
二、综合题
15. 选择 60 显 45 d A1-N-A3 巴龙霉素 被敲除 通过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
16. 种群 基本单位 C、D A、B、C(D)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