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课
十
五
从
军
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乐府诗
叙事性
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ā
zhǒng
lěi
dòu
zhì
chōng
gēng
yí
“矛盾情境”是最好的诗的结构。
——美国批评家布鲁克斯
“矛盾情境”是指诗中看似不合常理的一个意象、一句话或一种情境,但它却在这首诗当中具有特定的真实性。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是否存在这种矛盾情境呢?结合具体的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长达六十五年的从军生涯?
矛盾情境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历经战场生死的六十五年
充满血腥风雨的六十五年
……
“始”,意思为“才”,突出从军时间太长,归乡来得何等之晚。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答非所问?
矛盾情境二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征夫艰辛生活中仅存的希望
游子归乡的心情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改:“遥看是君家,家中人尽亡。”
“冢”,坟墓。“累累”,众多的样子。
哀景
委婉含蓄
哀戚悲惨的氛围
家人全无的悲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与常理相悖?
矛盾情境三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诗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推开门的那一刹那,我见那野兔逃窜钻进狗洞以为自得其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而屋中梁下却无一人影。中庭之中杂草丛生,枯枝横斜,或许是哪里吹来的谷子在这儿生根发了芽,孱弱的枝叶举着干瘪的稻穗在风中歪倒。我踏着干枯的柴草走到井边,井水枯涸,井台的缝隙间挤满了葵菜,像是拼了命地吸食着为数不多的养分。
老兵看见如此景象的心理又是如何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舂谷采葵,饭为谁而作?
矛盾情境四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看似平静的动作背后隐含着老翁内心无法言表的痛楚,隐含着六十五年希望彻底破灭的绝望。
(________地)舂谷持作饭,
(________地)采葵持作羹。
反复地、重复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想起65年前……
想到65年后……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想起65年前……
想到65年后……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绝望
“无理之妙”
矛盾情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泪”中包含着哪些情感?
①对家园破败、亲人离去的悲痛与凄苦;
②对自己孤独无依的忧戚和悲伤;
③对未来人生的迷茫与绝望。
汉朝自汉武帝开始,直到东汉灭亡,或对外征战,或军阀混战。长年征战,天灾人祸,饿殍遍地,人口大量减少。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曹植《送应氏二首》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蔡琰《悲愤诗》
jǐ shī
虮,虱子的卵。
jié
(他们)疯狂砍杀不留一人,死人的骸骨相抵交叉。
苦难老兵
苦难家庭
千百万个
千百万个
《十五从军征》以老兵这一典型形象,再现了千百万百姓的苦难命运,从而有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控诉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
时代的不幸
《十五从军征》叙写了老兵“得归”返回家园所听到、看到、感到的家破人亡的情景。本诗设置了一系列的矛盾情境,将老兵六十五年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一切艰辛以及大半个世纪的战乱带给人们的万般磨难巧妙地浓缩在回到家中短暂时间内的所见所感之中。这首诗从表层的内容深入到人物的心理空间,再扩展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深处,从而形成一种诗歌艺术的张力。
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课
十
五
从
军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