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戏剧文学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3 10:50: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戏 剧 文 学
昆剧《牡丹亭》剧照
话剧《茶馆》剧照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结合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剧本主旨等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
知识卡片
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具有三大特性:
1.戏剧性。用再现行动来表现生活和生活中的人。
2.剧场性。时空受限,但是直接面对观众,更具感染力。
3.综合性。以表演为中心,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戏剧分类
按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分
悲剧、喜剧、正剧等
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分
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等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
独幕剧、多幕剧等
按语言表现形式分
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
知识卡片
1.戏剧文学即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
2.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
(2)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白(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3.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有的要求,如塑造完整的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创设完整的结构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剧本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演出的要求。
知识卡片
4.剧本的特点:
(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剧本的情节结构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有序幕和尾声。
(3)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因此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知识卡片
任务一:编写剧本提纲
仿照示例,补全剧本提纲。
示例:
《屈原》(节选)
人物:屈原(三闾大夫)、靳尚(上官大夫)、郑詹尹(太卜)、卫士二人
时间:夜晚
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
情节:上官大夫靳尚亲临东皇太一庙,威逼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的密令,当夜谋杀屈原,使得屈原的处境极度恶化。屈原出场,借“雷电颂”的独白,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愤慨和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任务一:编写剧本提纲
仿照示例,补全剧本提纲。
《天下第一楼》(节选)
人物:
时间:
地点:
情节:
八年后的大年初六
卢孟实(福聚德掌柜)、唐茂昌(老东家唐德源的大儿子)、唐茂盛(唐德源的二儿子)、王子西(福聚德的二掌柜)、常贵(福聚德的堂头)、罗大头(福聚德的烤鸭师傅)、玉雏儿(卢孟实的相好)、克五(某王爷的后代,食客)、修鼎新(福聚德的“瞭高儿”兼账房,曾是傍着克五的清客)、成顺(福聚德的学徒)、福顺(福聚德的学徒)、小伙计、福子
福聚德店堂
正值新年,形形色色的人物在福聚德登场。唐家两少爷来强行索钱要人,店内烤鸭师傅摆谱置气,小伙计不守店规,看似兴盛的福聚德隐藏着重重危机 。
任务一:编写剧本提纲
仿照示例,补全剧本提纲。
《枣儿》
人物:
时间:
地点:
情节:
老人、男孩
某一天
村里的老枣树下
在乡间的枣树下,老人遇到了男孩,他们在树下交谈起来,十分亲热。老人 的儿子离家打拼,老人思念儿子;男孩的父亲在城里安家,男孩盼望着父亲回家。他们都在想念着亲人,希望他们能回到自己身边,来吃家乡的“枣儿”。
戏剧冲突是表现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艺术手段。
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
1.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叫外部
冲突。
2.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也叫内部冲突。
3.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任务二:把握戏剧冲突
1.梳理《屈原》(节选)的戏剧冲突
任务二:把握戏剧冲突
靳尚奉南后命,欲置屈原于死地


靳尚尚尚尚
郑詹尹詹尹

请在图中①处填写人名,②③处填写戏剧冲突。
①屈原
②郑詹尹下决心毒杀屈原
③郑詹尹心有疑虑,靳尚威胁相逼

①唐茂昌强行要钱,
王子西勉强应对。
唐茂昌
唐茂胜
卢孟实
克五
成顺
小伙计
罗大头

王子西
③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

2.根据《天下第一楼(节选)》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在下图中补全人物的戏剧冲突。
克五借机敲诈,被卢孟实赶出福聚德。
罗大头摆谱撂烤杆,被卢孟实辞退。
唐茂胜向卢孟实借钱要人,卢孟实无力阻止。
任务二:把握戏剧冲突
任务三 :品味戏剧台词
1.以《天下第一楼(节选》中的卢孟实为例,找出文中人物台词,参考下面表格中的“批注角度”,边读台词边在书上做批注。综合批注,在下表中写出该人物形象的特征。
批注角度 批注角度提示 人物形象特征
身份 看人物的说话对象,人物的话语量,人物掌控话题的能力
表情 借助舞台说明或联系语境,想象人物说这句话时的表情
情绪 通过台词的语气、语调和句式,揣摩人物的情绪
动作 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
性格 根据人物说话的内容和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大掌柜
严肃庄重
沉着冷静
幅度不大,以坐、站为主
果断、机敏、干练
任务三 :品味戏剧台词
2.戏剧台词常用包含言外之意的“潜台词”丰富作品的意蕴。请阅读下表中的台词,根据示例完成表格。
片段 潜台词
示例 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实!别跟我这儿摆 掌柜的,你那点儿底别以为我不知道! 常贵 (急拦)大罗! 王子西 这是干什么,散了! 表面上是让争吵的罗大头离开,实际上是在警告罗大头:再这样吵下去,福聚德会散伙。
(1) 唐茂昌 这几年,卢孟实在老家置产业,你知道吗? 王子西 这我可不知道。 唐茂昌 子西,你是福聚德的老人儿了,这些年我没 理柜上的事儿,二爷又在天津,柜上的事儿, 你得下心。 王子西 (怯懦地)是,我……
表面上是提醒王子西要多关心柜上的事儿,实际上是要王子西当自己的心腹留心卢孟实。
任务三:品味戏剧台词
片段 潜台词
示例 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实!别跟我这儿摆 掌柜的,你那点儿底别以为我不知道! 常贵 (急拦)大罗! 王子西 这是干什么,散了! 表面上是让争吵的罗大头离开,实际上是在警告罗大头:再这样吵下去,聚福德会散伙。
(2) 罗大头 这小子成心捣蛋,别忘了,你还该我们二爷 一顿打哪,我先替二爷出出气!(拿烤杆) 哎,我的杆呢? 成顺 (慌忙跑上)我,我这儿给您擦呢。
表面上是说成顺在给罗大头擦烤杆 ,实际上是在掩饰他使用烤杆的事实。
2.戏剧台词常用包含言外之意的“潜台词”丰富作品的意蕴。请阅读下表中的台词,根据示例完成表格。
任务三:品味戏剧台词
3.体会台词的特点。
剧本用于舞台表演,因此台词具有动作性的特点。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中的对话片段,仿照示例,设计人物动作,批注在课文中台词的旁边。然后交流。
【示例】罗大头(台词)等等!成顺动我的烤杆。
(动作)转向卢孟实,用手指着成顺并看着卢孟实。
【交流】
①王子西 (台词)哎,楼上还有座儿呢。
(动作)手指着楼上,面朝罗大头,语气急切。
②卢孟实 (台词)皇上都在日本租界当了寓公了,这规矩早该改改了。
(动作)坐在太师椅上,笑着环视众人。
任务四:研读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阅读课文《枣儿》,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提示,从文中摘录相应的例子,并分析其作用。
舞台说明的分类 舞台说明的内容 例子 作用
人物的外部动作 表情、动作
人物的情绪 语气、情绪
人物的活动环境 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
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探了探头”“蹑手蹑脚”写出男孩想捡枣儿却有一丝胆怯的状态,表现出男孩调皮可爱的性格特点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他怕男孩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陪他了,表现老人此刻内心的担忧,暗示他孤独的处境
幕启。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幕后传来带西北口音的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交代人物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童谣隐含了剧本的主题,营造出充满乡土气息的情境,并且烘托了老人孤独的形象
任务五:探究剧本主题
剧作家主要通过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使用的道具等来感知剧本的主题。
1.通过人物语言感知剧本主题。
请看下面这一段独白: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
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
哮的时候! (选自《屈原》第五幕第二场)
这段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感情?
这段独白运用呼告、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表现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
摧毁黑暗的热望。
2.通过道具感知剧本主题。
“枣儿”是《枣儿》中的重要道具,反复出现,很有深意。有时候它是村口树上、树下的红枣,有时候他又是老人心里牵挂的孩子。请探究“枣儿”的种种特点,说说作品中“枣儿”的丰富意蕴。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亲近,又因“枣儿”而思念、呼唤亲人。“枣儿”所蕴含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引发我们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的关注。
任务五:探究剧本主题
3.通过查阅写作的时代背景感知主题。
背景资料:
我写这个剧本是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而且是在反动统治的中心——最黑暗的重庆。不仅中国社会又临到阶段不同的蜕变时期,而且在我的眼前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无数的爱国青年、革命同志失踪了,关进了集中营。代表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遭受着封锁,而在江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有功劳的中共所领导的八路军之外的另一支兄弟部队——新四军,遭了反动派的围剿而受到很大的损失。
——郭沫若《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
主题:作者借剧作《屈原》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剧作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任务五:探究剧本主题
课堂小结
戏剧文学的阅读策略: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人物语言,揣摩台词含意。
4.关注舞台说明,设想舞台表现。
5.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