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主题阅读——风趣与幽默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根手指(节选)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右手的五根手指在上,左手的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唰唰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的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选文有删改
1【整体感知】下列不属于十根手指的特点的一项是( )
A.索求东西,抱怨南北。 B.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C.全身上下,它们最忙碌。 D.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品析词句】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说说你的发现,再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我的发现:画“ ”的句子中,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描述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自己却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在花丛间飞舞 雨点儿落在荷叶上 游子回到家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感悟】第2自然段围绕“勤劳能干,贴心懂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再根据语段的表达特点,仿写句子。
脸脏了,它们拿______,天天如此,不厌其烦
勤劳能干 先 后
贴心懂事 的方法
肚子饿了,它们就去_______________;饭菜做好了,
它们还在忙活着;酒足饭饱后,它们还要_________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悟道理】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材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吐温有一次外出时,火车开得很慢。正好有人来查票,马克·吐温干脆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说:“你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马克·吐温答道:“现在我已不是孩子了,但在买票上车时是的。”
【材料二】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我恰好相反。”
【材料三】叶·诺索夫曾经观察过一只白公鹅,他写道:“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1【文学常识】回顾积累,我知道马克·吐温是( ),歌德是( ),叶·诺索夫是( )。
A.美国作家 B.德国诗人 C.俄国儿童文学作家
2【整体感知】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儿童票比较便宜” 。
B.歌德的言外之意是“自己碰到蠢货都会让路”。
C.叶·诺索夫的言外之意是“我太喜欢白公鹅了”。
D.三则材料的内容有趣,语言风趣幽默。
3【方法感悟】材料中,哪些语句让你忍不住笑出声?照样子,从下列角度各选一个作批注。
巧用拟人 善用对比 妙用夸张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善用对比。歌德以“恰好相反”的语言和“退到路边”的行为与批评家“不给蠢货让路”的语言和行为对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力地反击了批评家。
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口中剿匪记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贴切,所以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为一群匪,再像没有了。不过这匪不是普通的“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为普通的“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时常作祟,而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绝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的“匪”。
怎见得像官匪,即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举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而贪赃枉法,作恶为非,以至危害国家,蹂躏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从小在我口中长大。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替我研磨食物,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岂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伤我身体,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能力,而一味伤害我,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因此,我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在这班贪官污吏的苛政之下,我茹苦含辛,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不但隐忍,还要不断地买各种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我以前反对拔牙,一则怕痛,二则我认为此事违背天命,不近人情。现在回想,我那时真有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王的暴政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牙医的劝告,文王忽然变成武王,毅然决然地兴兵伐纣,代天行道了。而且这一次革命,顺利进行,迅速成功。武王伐纣要“血流漂杵”,而我的口中剿匪,不见血光,不觉苦痛,比武王高明得多呢。
饮水思源,我得感谢许钦文先生。秋初的一天,他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就是易昭雪。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那时我还有文王之德,不忍诛暴。便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相骂了。”我不胜赞叹。并非羡慕夫妻不相骂,却是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幽默的功用真伟大,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里去,躺在他的椅子上了。经过他的检查和劝说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人民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次日立即向口中进攻。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从此肃清全部贪官。我方不伤一兵一卒,全无苦痛,顺利成功。于是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太平了。(有改动)
1.作者运用哪一历史事件来比喻自己这次拔牙的事情?( )(2分)
A.商纣虐民 B.武王伐纣 C.商汤灭夏 D.盘庚迁殷
2.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牙齿爱护有加?( )(2分)
①作者天天洗刷牙齿,留心保养它们。 ②吃食物时让牙齿先尝。
③牙齿从小在作者的口中长大。 ④说话时迁就牙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作者把口中的十七颗牙齿比作官匪,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下面选项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被通缉,不被严防,反而受到袒护。
B.对两者都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C.作恶多,没有替大众服务的能力。
D.都是被袒护的,又都作恶,害人不浅。
4.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有“文王之至德”?( )(2分)
A.作者宁可忍受牙齿的伤害,也不肯将其拔掉。
B.作者宁可让商纣王的暴政虐民,也不肯对其诛戮。
C.作者心肠好,与乐善好施的周文王非常相似。
D.作者与周文王两人都一致认为拔牙违背天命。
5.语言风趣幽默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牙齿丑陋的样子。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忧伤的心情。
C.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控诉病牙的罪状。
D.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本文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当时贪官横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请认真思考,作者写的仅仅是自己的拔牙经历吗?你还读出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口中剿匪记》其实就是“拔牙记”,有人认为以“拔牙记”为标题,更加直观。你同意吗?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这句话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会刺伤人。人们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幽默当中,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的人,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就因秃头而自卑。相反,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反过来调侃自己呢?
所以,越是开放、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 (有删改)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6分)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秃头的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不同态度。(8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表哥驾到(节选)
秦文君
妈妈每次在夸奖表哥时,总是带点嫌弃我的口吻。有什么办法?虽然我没见过表哥,可早从妈那儿知道他是个世界少有的人。他只比我大一个月,优点大大小小合起来至少有一百条,什么孝顺聪明,吃饭文雅,喝汤没声音……与这样的表哥见面,让人提心吊胆。
下午五点,表哥一行驾到,大家一起吃晚饭。
饭桌上,妈先给大姨夹菜;①接着又给表哥的碗里夹了三块排骨、两个鸡腿,堆得像小山似的;最后才夹了两块排骨给我。
“谢谢!”表哥彬彬有礼,吃得文静而又迅速。
“多有教养!”妈妈由衷地说。
我瞄瞄饭桌,发觉排骨盘子里空了,妈妈一块也没有。我有点生气地说:“我吃一块排骨够了,另一块你自己吃得了!”
妈妈不高兴了:“看这孩子,多不知好歹!”
大姨说:“这孩子懂事,知道心疼人!那是真孝顺!”
妈则推让说:“别安慰我,他的气我受多了。古怪呀,这孩子。”
我觉得吃饭没胃口,连汤也咽不下。看见表哥端坐在那儿,很正规地进餐,我觉得自己很傻。天突然暗得出奇,还闪电打雷。我有点像掉了魂,坐在窗前托着腮,活像个小书呆子。
②其实什么也没想,脑子让什么东西塞住了,谁能帮我疏通一下?
唉,表哥驾到,一切都复杂了。
突然,我听妈叫我过去。妈在洗碗,水龙头冲得哗哗响。她问:“刚才你不吃排骨,真是想省给我吃?”我抽抽鼻子:“我还有事。”
我也没朝她看,转身走了。路过客厅,我无意中听见大姨正和表哥说话:“你表弟,够你学的。别看他不会弹琴,没学过电脑,那些一学就会的!你看人家那灵活样,诚实、孝顺,做的模型多漂亮,你做的那叫什么?还有,明天起,你得跟他那样练弹跳……”
“唉,天天听你说表弟的好话!”表哥好没劲地说,“说得我没信心!”
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高。而且,我想立即冲进去与表哥握握手,告诉他: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相见恨晚。可不知怎的,我只叫道“表哥驾到”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
——选文有删改
1.梳理故事脉络。(2分)
表哥未到 ( ) ( )
2.默读短文,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表哥未到时,常 表哥一行驾到, 晚饭后听到大姨和
听妈妈称赞他的 妈妈把好吃的都 表哥的对话,“我”
优秀,“我”___ 夹给了他,“我” 因与表哥同病相怜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批注,再用“ ”画出你觉着有趣的句子,照样子作批注。(6分)
(1)批注:第①句话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妈妈对表哥的盛情款待。(2分)
(2)批注:第②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需要疏通的东西,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为什么“悲怆”?在横线上把这一“童年发现”补充完整。(2分)
那一刻,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根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这册自己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作者:孙燕华,有改动)
阅读短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成语谐音常常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文中第④段“坐椅待币”与成语“_________________”同音。结合上下文可知“坐椅待币”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位老人的幽默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你简要概括。(3分)
杨绛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功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是( )(A. 先总后分 B. 总分总)结构,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 承上启下,点明主旨)。(2分)
结合第⑩段的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手指 人 默默无闻地奉献 对它们不好
示例:蝴蝶喜欢身穿漂亮的彩衣,在花丛间翩翩起舞,那婀娜的身姿真是美丽极了!
3.毛巾擦 淘米、洗菜、生火 做家务 概括 举例 示例:头疼了,它们就揉揉,我顿时就神清气爽;腿酸了,它们来捶捶,我马上就活蹦乱跳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二、1.A B C
2.A
3.妙用夸张。生活中火车速度再慢,也不可能出现马克·吐温所说的情况。但正因为夸张到了极限,远远超出了现实,所以才让人觉得幽默有趣。 巧用拟人。叶·诺索夫把白公鹅说成是“海军上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白公鹅的喜爱,语言幽默有趣。
三、1.B 2.B 3.D 4.A 5.C
6.本文不仅仅是描写自己的拔牙经历。作者写病牙的种种罪恶,称口中病牙为祸害人民的“官匪”,其实也是暗讽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的那些贪官污吏的痛恨。
7.不同意。本文的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拔牙”写成“剿匪”,贴切生动,不仅写出了病牙的危害,也体现了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四、1. (1)比如,文中指下面就是例子。
(2)文中指处于两难境地,不好处理。
2. (1)议长用一句幽默的话解决了拐杖的放置问题,也化解了尴尬
(2)伏尔泰笑谈自己被批评的事,既化解了尴尬,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对比 被别人幽默地说他们的头发
五、1.表哥驾到,一起用餐餐后获知真相
2.害怕和他见面生气极了激动
3.(1)夸张对比
(2)脑子内心的嫉妒和气愤
(3)示例: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高。 用动作描写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我”听了大姨和表哥的对话后恍然大悟的情景。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句子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①句话用“堆得像小山似的”表现了表哥碗里的菜非常丰富,并与后面“才夹了两块排骨给我”对比,表现“我”当时内心的嫉妒。第②句话把自己的脑子比作需要疏通的东西,进一步表现出“我”当时的嫉妒和气愤。文中还有许多这样幽默风趣的句子,找出来批注即可。
4.示例:原来在大人们眼里,别人家的孩子都比自己的孩子优秀!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短文的能力。浏览全文,无论是“我”还是表哥,都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父母们好像习惯拿自己家的孩子去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是样样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很大的伤害,文中的“我”就是这样的心理状态。明白了这点,组织语言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
六、1. 智者的幽默
2. 坐以待毙 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3. 童心的幽默。 机智的幽默。 思想鲜活、时尚新潮的幽默。
4.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5. A A
6. 示例: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