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同学们,朱元璋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他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后来加入农民起义军,最终创立了大明王朝。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建立明朝的?他和他的子孙是如何巩固统治的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内容来了解。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新课导入
山河月明
《山河月明》(山河纪)讲述了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从年少起就喋血沙场,历经战阵,终于成长为合格的军事统帅和成熟政治家的故事。
《山河月明》主要讲述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同其四子朱棣之间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的“靖难之役” 、“永乐盛世”等大事件也有涉及。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自主学习:
1.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明朝建立的三要素?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措施、影响?
3.科举考试的变化指什么、目的、影响?
4.明朝经济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新知导入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元朝末年,政府下令开黄河新河道,和大量发行纸钞。
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元朝末年社会状况
1.背景:
⑴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爆发农民起义。
⑵朱元璋领导的队伍消灭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一、明朝的建立
新知讲解
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元末农民起义又称元末农民战争、元末红巾军起义,是十四世纪中叶爆发的一次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这次农民战争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起义阶层的全面程度是空前的。
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帜,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1355年-1363年,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州谯城区)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红巾军起义 (中国元末明初农民起义)
从牧童到孤儿,从孤儿到和尚,从和尚到士兵,从士兵到普通将领,从普通将领到坐镇一方的军事统帅,从坐镇一方的军事统帅再到君临天下的一代帝王。这一系列在世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角色转变在朱元璋身上变成了现实。
中国历史上,有人成功的顶点,便是他死亡的开端,而朱元璋的登基,却是另一个伟大的开始。他所创建的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持续时间久,疆域广阔,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创建了一整套健全完备的社会制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绵延至今。后世评价他“文致太平,武定祸乱”。
大破陈汉:朱元璋灭陈汉之战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到处乞讨为生。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被推为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最终在1388年统一了全国。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
2、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今南京)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间,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洪武大帝
明太祖朱元璋中年画像
赵翼: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清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灭元:
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另一版本的朱元璋画像
想一想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太祖说:“秦始皇置丞相,不久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废相,设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实录》
1、改革行政机构
(1)地方
地方
行省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务)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①废行省,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
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1)地方
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今北京),镇守北疆,曾率师北征。后发动“靖难之役”,击败建文帝朱允炆夺取政权,迁都北京,改年号为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
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今北京),镇守北疆,曾率师北征。后发动“靖难之役”,击败建文帝朱允炆夺取政权,迁都北京,改年号为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
军队调动权
武官任命权
礼
大都督府
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
中书省 丞相
(2)中央
五军都督府
拆分
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明朝机构内示意图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元朝中央官制
中央制度的历史传承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人物评价: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史家潘柽章更认为云奇之事为“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道”。胡惟庸如果要谋反,他在家里埋伏刀兵,能让人在城墙上轻易看见吗?几百年以后,也就是到了现代,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党案考》,把胡惟庸的案子从头到尾缕析了一遍,最后证明,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
胡惟庸( -1380年),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顺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洪武六年(1373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
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d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胡蓝之狱
明初四大案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九年或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中五军都督府
左五军都督府
右五军都督府
大都督府
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权力统归兵部。
权力分散相互制约
加强皇权
后五军都督府
前五军都督府
军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合作探究
具体措施
地方
中央
特务机构
思想文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
设立锦衣卫和东厂(合称“厂卫”)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
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
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锦衣卫
锦衣卫印
锦衣卫腰牌
职能:
特点:
监视官民,掌管侍卫、缉捕、邢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锦衣卫飞鱼服
特务组: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锦衣卫飞鱼服
电影《锦衣卫》海报
电影《绣春刀》
锦衣卫特务机构
A.职能
(目的):
B.特点:
C.影响:
对臣民监视、侦查。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厂 卫 制度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出生于应天(今南京),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明世宗改上庙号为成祖(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永乐大帝朱棣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成祖朱棣
(1402年7月17日-1424年8月12日在位)
明太祖
建文帝
明成祖
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实行削藩
实行削藩
设立东厂特务机构
迁都北京
锦衣卫腰牌
朱元璋很器重宋濂的才学,请他做皇太子的老师,并教几个亲王读书。宋濂为人,诚恳谨慎。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据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好啊,你没有欺骗我。
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隋朝创立
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朝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宋朝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
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只在儒家“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2、答题格式
答题必须按照八股文的格式书写。
“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起股至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共合八股,故名曰八股文。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空洞无物的文章。
知识延伸
何为八股文?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特点: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只能由八个部分组成。
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
材料: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人才的摧残要比焚书坑儒的危害大,你是否赞同?
类别 具体措施
地方
中央
特务机构
思想文化
明初强化皇权的措施总结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
设立锦衣卫和东厂(合称“厂卫”)
“八股取士”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
甘薯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
马铃薯
(土豆)
向日葵
花生
玉米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1)棉纺织业
(2)丝织业
(3)制瓷业
2、手工业
明代青花瓷
3.商业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徽州民居
日昇昌票号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乔家大院是一座集中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体,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晋商代表:乔家大院
晋商代表:王家大院
曹家大院、常家大院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明清十大商帮
中国古代四大商帮:晋商、徽商、浙商、粤商。
中国十大商帮具体是广东粤商(分潮汕商帮、广府民系)、山西晋商、安徽徽州徽商、陕西(秦商/关陕商人)、福建闽商(分闽南商帮和闽东商帮)、江西赣商、江苏苏商、浙江(宁波/龙游)浙商、湘商、山东鲁商等。
本课小节
朱元璋强化君权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府
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经济的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明朝的统治
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2、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
D
1、以下帝王中,通过推翻少数民族对中原的统治,建立新王朝的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朱元璋
课堂练习
D
3.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4.(2021·湖南湘西)电影《锦衣卫》涉及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5.(2021·黑龙江大庆)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
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
D
C
A
6.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朱元璋 B.朱棣
C.明惠帝 D.懿文太子
7.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A
D
8.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9.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 )
A.红巾军起义爆发 B.朱元璋攻占应天府
C.朱元璋建立明朝 D.明北伐军占领大都
A
D
10.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