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8:液体的压强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8:液体的压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1 15:38:11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8: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20八上·通州期末)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木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桶内水的密度增加了 B.木桶内水的体积增加了
C.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D.木桶内水的重力增加了
2.(2020·株洲)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3.(2020八下·北流期末)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0八下·玉州期末)“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放在水平面的木桶时,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最短的一块木板
C.木桶的轻重 D.最长的一块木板
5.(2020八下·滨海期末)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已知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
A. B. C. D.
6.(2020·长春模拟)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FA=FB B.PA=PB, FAC.PAPB,FA>FB
7.(2020八下·郯城期中)学好物理好处多,比如随手涂鸦也能兼顾美与科学性。小娟同学想画鱼儿戏水时在水吐出气泡的情景,聪明的你请帮她在图中选出正确的画法吧(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图都不正确
8.(2020八下·哈尔滨期中)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pA和p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 和FB, 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9.(2020八上·通州期末)如图所示,在玻璃容器中装有适量水,小明把调好的微小压强计放入水中,分别进行了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请观察图中甲、乙、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0.(2020·北京)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   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1.(2020·邵阳)白云湖水电站是我市城步县最大的水电站。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这主要是考虑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12.(2020八下·阳东期末)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20九上·长春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甲、乙和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和盐水,且深度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2)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   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3)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水(未溢出),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图丁所示,小明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U形管内左右两液面分别用a、b表示,用电吹风向管口吹风则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   (选填“a”或“b”)。
14.(2020·巴中)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
(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    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   法;
(2)通过比较   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5.(2020·郴州)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6.(2020·浦东模拟)甲、乙两柱形容器(S甲h乙,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 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则(  )
A.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大 B.甲剩余液体的质量一定大
C.甲剩余液体的体积一定大 D.剩余液体的深度可能相等
17.(2020·福安模拟)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A、B、C 三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18.(2020·浦东模拟)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S甲>S乙)放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倒入(液体不溢出)或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为p'甲、p'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甲可能等于p'乙
B.若抽出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甲一定大于p'乙
C.若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大于p'乙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小于p'乙
19.(2020·闵行模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液体密度ρ、液体对玻璃管底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可能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C.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20.(2021九下·吉林月考)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10 4m2的容器中装有0.2kg的水,水的深度为10cm。求:
(1)容器中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取10N/kg)?
21.(2020八下·西城期末)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已知:h1=15cm,h2=5cm。不考虑大气压的影响, 容器上横截面积S=1×10-3m2的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多大?(g取10N/kg)
三、连通器
22.(2020九上·奉贤期中)连通器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图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离心式抽水机 B. 飞艇
C. 船闸 D. 密度计
23.(2020九上·重庆开学考)如图所示中不是连通器的是(  )
A. 茶壶
B. 下水道弯管
C. U形管压强计
D. 三峡船闸
24.(2020八下·北京期末)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帕斯卡桶裂实验 B.用吸管吸饮料
C.下水道回水管 D.自制气压计
25.(2020八下·北京期末)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26.(2020八下·赤峰期中)如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又因为受力面积一定,根据公式 可知,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力越大。
2.【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3.【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射程越远,从四个图中可看到,最上方的孔压强最小,射程较短,中间孔压强较大,射程较远,最下方的孔压强最大,射程最远。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4.【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 可知,已知液体为水,所以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水深有关,水深越大,压强越大,而决定最大水深的是最短的一块木板。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由液体密度、深度决定的。
5.【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左右两面都为水时,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左右对橡皮膜的压强相互抵消,橡皮膜保持相平,A不符合题意;
B.左右两面都为盐水,橡皮膜保持相平,B不符合题意;
C.左面是水,右面是盐水,同一深度,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会产生向左的压强差,向左的压力差会使薄橡皮膜向左凹陷,C不符合题意;
D.左面是水,右面是盐水,薄橡皮膜向左凹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通过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左右两侧同一深度的液体压强大小,再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确定橡皮膜的凹陷方向。
6.【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在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所以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图像,A的底面积大,所以A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利用压力和底面积的比值分析压强。
7.【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所以气泡上升时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应越来越大;所以甲图画的气泡越来越小,乙图画的气泡上下一样大小,都是错误的;只有丙图画的气泡越来越大,即只有丙图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气泡在液体中深度变小,压强变小,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8.【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由p=ρgh知道,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A<pB;又因为是同一个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矿泉水瓶的重力,即FA=FB。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 液体压强越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总重力的大小。
9.【答案】在水中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中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可以确定,当金属盒在同一深度,朝向不同方向时,压强大小相等;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水中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分析】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0.【答案】左;水的密度相等,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到橡皮膜位置右侧水的深度比左侧水的深度大,橡皮膜向左凸起。根据p=ρgh,因为水的密度相等,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根据F=pS,因为受力面积相等,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大,使得橡皮膜向左侧凸起。
【分析】液体的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11.【答案】增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是因为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拦河坝下部承受水的压强大,所以要做的宽一些。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2.【答案】改变自身重力;不变;变小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由 可知,ρ水、V排不变,则所受的浮力将不变。上浮过程中,潜水艇在水中所处的深度越来越小,根据压强的公式 可知压强减小。
【分析】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当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浮力不变,深度减小,液体压强减小。
13.【答案】(1)密度
(2)乙、丙
(3)变大
(4)a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U形管左右液面差不同,液体内部压强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坝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越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越大,压强越大,所以可以得出: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故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乙、丙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3)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水,液体的深度增加,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受到液体的压强也增加,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也变大。(4)在丁图中,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时,左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右管上端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左(a)侧液面将升高。
【分析】(1)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有关;(2)也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有关;(3)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4)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4.【答案】(1)高度差;转换法
(2)B、D
(3)液体密度
(4)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用手按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会发现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也会越大,故液体压强可以用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的方法为“转换法”。(2)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需保证液体的密度以及金属盒的朝向完全相同,根据图中情境,应选择B、D两图进行对比。(3)D、E两图中,金属盒的朝向以及所处深度完全相同,但液体密度不等,故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A、B、C三图中,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它说明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1)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是转换法;(2)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需保证液体的密度、朝向完全相同;(3)金属盒的朝向、所处深度完全相同,液体密度不等,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5.【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位置A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液体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
16.【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已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且液体深度h甲>h乙,根据 可知
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即压强的变化量相同,此时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依然相等,即
AD.液体密度不变,根据 可知剩余液体深度关系为
即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比乙大,A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
B.已知S甲水平面上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可知剩余液体的质量关系
即甲剩余液体的质量比乙小,B项不符合题意;
C.已解得 以及剩余液体质量关系,根据 无法确定剩余液体体积关系,甲中剩余液体体积可能比乙小,也可能等于,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7.【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故答案为:D。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
18.【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已知h甲>h乙,根据 可知: ;
A.若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液体,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压力的增加量相同,S甲>S乙,由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增加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则A不符合题意;
B.若抽出相等质量的原液体,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压力的减少量相同,S甲>S乙,由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减少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大于p'乙,则B符合题意;
C.若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液体,S甲>S乙,则甲液体的高度增加量 小于乙液体的高度增加量 ,又 ,根据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增加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C不符合题意;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S甲>S乙,则甲液体的高度减少量 小于乙液体的高度减少量 ,又 ,根据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减少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大于p'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已知h甲>h乙,然后利用 可推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S甲>S乙,再根据 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由S甲>S乙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容器中的高度大小,又由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利用 可推出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
19.【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可能大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可知ρ甲可能小于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甲>p乙,AB不符合题意;
C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可知ρ甲>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甲>p乙,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0.【答案】(1)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m水g=0.2kg×10N/kg=2N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求重力的公式G=mg ;
(2)、求液体压强公式p=ρgh。
21.【答案】解: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由 可得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
答:容器上横截面积S=1×10-3m2的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1N。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求解压力。
22.【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离心式抽水机应用的是大气压强原理,A不符合题意;
B.飞艇应用的是空气浮力原理,B不符合题意;
C.船闸应用的是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密度计应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部开口的容器,船闸应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23.【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属于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B、下水道弯管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属于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C、U形管压强计的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
D、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是内部液面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摆放位置无关,例如水壶、船闸等。
24.【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帕斯卡桶裂实验是利用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不属于连通器,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洗手间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自制气压计的上端不是都开口,虽然底部相互连通,但不是连通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是内部液面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摆放位置无关,例如水壶、船闸等。
25.【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可知,选项中的容器均为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观察图示可知,只有C符合这一特点,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26.【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B两管上部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连通器无论管子的粗细、形状如何,只要液体不再流动,两管中液面始终相平。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液面相平。
1 / 1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08: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20八上·通州期末)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木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桶内水的密度增加了 B.木桶内水的体积增加了
C.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D.木桶内水的重力增加了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又因为受力面积一定,根据公式 可知,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力越大。
2.(2020·株洲)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3.(2020八下·北流期末)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射程越远,从四个图中可看到,最上方的孔压强最小,射程较短,中间孔压强较大,射程较远,最下方的孔压强最大,射程最远。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4.(2020八下·玉州期末)“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放在水平面的木桶时,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最短的一块木板
C.木桶的轻重 D.最长的一块木板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 可知,已知液体为水,所以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水深有关,水深越大,压强越大,而决定最大水深的是最短的一块木板。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由液体密度、深度决定的。
5.(2020八下·滨海期末)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已知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左右两面都为水时,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左右对橡皮膜的压强相互抵消,橡皮膜保持相平,A不符合题意;
B.左右两面都为盐水,橡皮膜保持相平,B不符合题意;
C.左面是水,右面是盐水,同一深度,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会产生向左的压强差,向左的压力差会使薄橡皮膜向左凹陷,C不符合题意;
D.左面是水,右面是盐水,薄橡皮膜向左凹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通过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左右两侧同一深度的液体压强大小,再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确定橡皮膜的凹陷方向。
6.(2020·长春模拟)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FA=FB B.PA=PB, FAC.PAPB,FA>FB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在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所以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图像,A的底面积大,所以A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利用压力和底面积的比值分析压强。
7.(2020八下·郯城期中)学好物理好处多,比如随手涂鸦也能兼顾美与科学性。小娟同学想画鱼儿戏水时在水吐出气泡的情景,聪明的你请帮她在图中选出正确的画法吧(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图都不正确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所以气泡上升时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应越来越大;所以甲图画的气泡越来越小,乙图画的气泡上下一样大小,都是错误的;只有丙图画的气泡越来越大,即只有丙图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气泡在液体中深度变小,压强变小,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8.(2020八下·哈尔滨期中)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pA和p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 和FB, 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由p=ρgh知道,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A<pB;又因为是同一个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矿泉水瓶的重力,即FA=FB。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 液体压强越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总重力的大小。
9.(2020八上·通州期末)如图所示,在玻璃容器中装有适量水,小明把调好的微小压强计放入水中,分别进行了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请观察图中甲、乙、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在水中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中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可以确定,当金属盒在同一深度,朝向不同方向时,压强大小相等;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水中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分析】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0.(2020·北京)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   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左;水的密度相等,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到橡皮膜位置右侧水的深度比左侧水的深度大,橡皮膜向左凸起。根据p=ρgh,因为水的密度相等,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根据F=pS,因为受力面积相等,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大,使得橡皮膜向左侧凸起。
【分析】液体的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和深度有关。
11.(2020·邵阳)白云湖水电站是我市城步县最大的水电站。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这主要是考虑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是因为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拦河坝下部承受水的压强大,所以要做的宽一些。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2.(2020八下·阳东期末)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改变自身重力;不变;变小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由 可知,ρ水、V排不变,则所受的浮力将不变。上浮过程中,潜水艇在水中所处的深度越来越小,根据压强的公式 可知压强减小。
【分析】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当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浮力不变,深度减小,液体压强减小。
13.(2020九上·长春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甲、乙和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和盐水,且深度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2)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   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3)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水(未溢出),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图丁所示,小明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U形管内左右两液面分别用a、b表示,用电吹风向管口吹风则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   (选填“a”或“b”)。
【答案】(1)密度
(2)乙、丙
(3)变大
(4)a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U形管左右液面差不同,液体内部压强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坝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越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越大,压强越大,所以可以得出: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故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乙、丙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3)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水,液体的深度增加,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受到液体的压强也增加,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也变大。(4)在丁图中,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时,左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右管上端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左(a)侧液面将升高。
【分析】(1)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有关;(2)也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有关;(3)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4)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4.(2020·巴中)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
(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    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   法;
(2)通过比较   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答案】(1)高度差;转换法
(2)B、D
(3)液体密度
(4)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用手按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会发现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也会越大,故液体压强可以用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的方法为“转换法”。(2)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需保证液体的密度以及金属盒的朝向完全相同,根据图中情境,应选择B、D两图进行对比。(3)D、E两图中,金属盒的朝向以及所处深度完全相同,但液体密度不等,故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A、B、C三图中,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它说明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1)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是转换法;(2)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需保证液体的密度、朝向完全相同;(3)金属盒的朝向、所处深度完全相同,液体密度不等,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5.(2020·郴州)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位置A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液体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
16.(2020·浦东模拟)甲、乙两柱形容器(S甲h乙,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 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则(  )
A.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大 B.甲剩余液体的质量一定大
C.甲剩余液体的体积一定大 D.剩余液体的深度可能相等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已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且液体深度h甲>h乙,根据 可知
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即压强的变化量相同,此时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依然相等,即
AD.液体密度不变,根据 可知剩余液体深度关系为
即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比乙大,A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
B.已知S甲水平面上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可知剩余液体的质量关系
即甲剩余液体的质量比乙小,B项不符合题意;
C.已解得 以及剩余液体质量关系,根据 无法确定剩余液体体积关系,甲中剩余液体体积可能比乙小,也可能等于,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7.(2020·福安模拟)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A、B、C 三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故答案为:D。
【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
18.(2020·浦东模拟)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S甲>S乙)放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倒入(液体不溢出)或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为p'甲、p'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甲可能等于p'乙
B.若抽出相等质量的原液体,p'甲一定大于p'乙
C.若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大于p'乙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已知h甲>h乙,根据 可知: ;
A.若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液体,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压力的增加量相同,S甲>S乙,由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增加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则A不符合题意;
B.若抽出相等质量的原液体,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压力的减少量相同,S甲>S乙,由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减少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大于p'乙,则B符合题意;
C.若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液体,S甲>S乙,则甲液体的高度增加量 小于乙液体的高度增加量 ,又 ,根据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增加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C不符合题意;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S甲>S乙,则甲液体的高度减少量 小于乙液体的高度减少量 ,又 ,根据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减少量 ,则变化后的压强p'甲一定大于p'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已知h甲>h乙,然后利用 可推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S甲>S乙,再根据 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由S甲>S乙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容器中的高度大小,又由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利用 可推出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
19.(2020·闵行模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液体密度ρ、液体对玻璃管底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可能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C.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可能大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可知ρ甲可能小于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甲>p乙,AB不符合题意;
C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可知ρ甲>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甲>p乙,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0.(2021九下·吉林月考)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10 4m2的容器中装有0.2kg的水,水的深度为10cm。求:
(1)容器中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取10N/kg)?
【答案】(1)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m水g=0.2kg×10N/kg=2N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求重力的公式G=mg ;
(2)、求液体压强公式p=ρgh。
21.(2020八下·西城期末)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已知:h1=15cm,h2=5cm。不考虑大气压的影响, 容器上横截面积S=1×10-3m2的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多大?(g取10N/kg)
【答案】解: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由 可得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
答:容器上横截面积S=1×10-3m2的塞子的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1N。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求解压力。
三、连通器
22.(2020九上·奉贤期中)连通器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图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离心式抽水机 B. 飞艇
C. 船闸 D. 密度计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离心式抽水机应用的是大气压强原理,A不符合题意;
B.飞艇应用的是空气浮力原理,B不符合题意;
C.船闸应用的是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密度计应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部开口的容器,船闸应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23.(2020九上·重庆开学考)如图所示中不是连通器的是(  )
A. 茶壶
B. 下水道弯管
C. U形管压强计
D. 三峡船闸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属于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B、下水道弯管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属于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C、U形管压强计的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
D、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是内部液面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摆放位置无关,例如水壶、船闸等。
24.(2020八下·北京期末)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帕斯卡桶裂实验 B.用吸管吸饮料
C.下水道回水管 D.自制气压计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帕斯卡桶裂实验是利用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不属于连通器,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洗手间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自制气压计的上端不是都开口,虽然底部相互连通,但不是连通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是内部液面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摆放位置无关,例如水壶、船闸等。
25.(2020八下·北京期末)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可知,选项中的容器均为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观察图示可知,只有C符合这一特点,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26.(2020八下·赤峰期中)如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B两管上部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连通器无论管子的粗细、形状如何,只要液体不再流动,两管中液面始终相平。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液面相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