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19: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plomatic cause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c
ontent
目 录
02
03
01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PART 01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左图是联合国大厦,你能介绍下联合国吗?并结合课本说出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史上与联合国有关的一件重大事件吗?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为期两个月的会议中,代表们着手起草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以期防止世界大战再次发生。1945年10月24日,在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以及大多数其他签字国批准《联合国宪章》之后,《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联合国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坎坷路
01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02
1950年,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
03
1951-1960年,美国拖延、搁置相关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04
1961年,美国将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问题上升为“重要问题”(需2/3投票门槛,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05
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案”
06
1971年10月25日,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缅甸等23个国家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的议案。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会议名称及重要历史意义。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10月25日,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的代表出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
【自主学习】
时间
会议
意义
(中国在20世纪第二个辛亥年的胜利。第一个辛亥年发生什么大事?)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首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
1945年,联合国创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
新中国建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易错点提醒】
新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或重返联合国),不能用“加入”联合国。
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一:朝鲜战争打退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力量。而原子弹,氢弹的研发成功,证明了中国不是弱者,从此以后,手中也有了一把锋利的剑。 ——网易博客文章:《中国为什么能够重返联合国?》
材料二:1969年,珍宝岛之役爆发,使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进入到了冰点,苏联虽不愿意中国重返联合国,但更不愿意中美之间关系进一步发展,为了使中国保持中立,投了赞成票。 ——网易博客文章:《中国为什么能够重返联合国?》
材料三:随着亚非拉一批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已在联合国中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市场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2)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缓和
3)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4)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为世界和平出征——瞩目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三十年。中国军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关键力量。

正义相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积极协助推进国际减贫合作
2017年,中方援助令成千上万名在黎巴嫩叙利亚难民获得赖以生存的食物,世界粮食计划署期待与中方继续合作,推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
“中国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主要参与者,也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支柱,发挥着核心作用。”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PART 02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遗憾的是,尽管维护、发展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大洋彼岸却总会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观察者网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从敌对,到和解又经历斗争和发展,几十年来曲曲折折,为世人注目.回顾中美建交历程,对中美两国,对世界格局关系重大.
中美关系在70年代由敌对走向缓和的原因是什么?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二:中苏进入到敌对状态,中国面临极其强大的安全压力,所以这个结构驱使两家往一块走,这个时候需要政治决心。
——金灿荣:《50年前中美关系在冷战中缓和,这次的窗口在哪里?》
材料五:美国总统尼克松: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不成功的。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
材料四:70年代美国还深陷在越战之中;西欧、日本的崛起削弱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材料一:中国独立自主,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勒紧裤带搞出来“两弹一星”,有了大国重器。而且新中国在实战方面很厉害,在朝鲜、越南跟美国交手没有输,中印边境冲突中国打得很好,中苏珍宝岛冲突中国打得很好,所以美国展望全球,觉得只有这位老兄可以帮我。——金灿荣:《50年前中美关系在冷战中缓和,这次的窗口在哪里?》
材料三:珍宝岛事件以后,毛主席请刘伯承这些老帅评估美苏竞争状态,他们给毛主席讲,美苏竞争态势变了,原来是美攻苏守,现在是苏攻美守了,我们的第一威胁是苏联。
——金灿荣:《50年前中美关系在冷战中缓和,这次的窗口在哪里?》
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走向缓和?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走向缓和?
中国
美国
苏联
70年代美苏争霸
进攻
防御
争霸失利,需要拉中国牵制苏联
需要改善中美关系,抗衡苏联
威胁入侵中国
60年代开始关系恶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两国的共同需求
1)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2)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3)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防御
4)深陷侵越战争而无法脱身
1)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3)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中美关系的缓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乒乓外交”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1840-1937年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1949-1970年
1971年4月
1971年7月
1972年2月
1978.12-1979.1
以军事、经济等手段侵略中国
中美等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战略
军事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封锁
敌对
合作
敌对
敌对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发表《建交公告》
中美正式建交
转机
打开交往大门
开始正常化
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发展过程
阅读课本86-87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画出一条反映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重大下事件的时间轴。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3月底4月初,日本举行了三十一届乒乓世锦赛,期间发生的小插曲,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先生和美国乒乓国家队的科恩聊天送小礼物,成朋友了。
庄则栋向科恩赠送绣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队以及部分新闻记者访华
小球转动大球
转机-乒乓外交
中美运动员握手
释放信号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7月基辛格一行以“代表总统出外调查”名义出访,中途假道巴基斯坦秘密飞往北京,这次出访被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称为“波罗行动”,双方谈论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相关事宜,中国的台湾问题以及印度支那问题。。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当时处于冷战状态下的中美关系打开了交往的大门,基辛格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众多关键时刻力挽中美关系。
基辛格秘密访华
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打开交往大门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开启“改变世界的一周”。2月28日,双方发表“上海公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访华成果: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中方重申自己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标志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和《八一七公报》,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会晤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告;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建交
台湾问题
核心
中美关系正式正常化
标志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2021年8月4日,美国务院日前批准向台出售40套、总价7.5亿美元的中型自行榴弹炮系统及相关设备。这是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首次对台军售。
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额。当日下午,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样涉及美国对中国的500亿美元的出口额。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如何才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
2015-202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及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推动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
材料三:由于历史认识等原因,自21世纪以来,中日政治矛盾变得明显,但在“战略互惠关系”下,以经济为中心的民间交流仍得以扩大。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即使在中美矛盾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局面下,日本对华出口也在增长。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二:作为七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国家,日本长期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多次在国际社会上无端诋毁、指责中国、俄罗斯等近邻,甚至公然插手中国内政,对两国关系造成了恶劣影响。
日本议员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今年是中日邦关正常化50周年,如何才能保持中日关系长远发展
2)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睦邻关系,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开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不要充分美国反华的“马前卒”。
材料一:

跨洋握手——中美、中日建交
从“1949-2021年与我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得到什么信息?
1970-1979年在国际上引发了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开启了中国外交新格局。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启了新格局,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PART 03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
周边是首要
全方位外交新格局
大国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则分别是什么?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有何新特点?
1)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2)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已与世界上181个国家建交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
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全方位外交的意义
大国担当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合作共赢——全方位外交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纵观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你有何感悟呢?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
1)落后就要挨打! 2)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3)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4)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
课堂小结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2
3
4
20世纪70年代外交新突破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21世纪全方位外交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THANK YOU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