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
了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新知初探·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
知识点一 物理学中的量与向量的关系
(1)物理学中的许多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________.
(2)物理学中的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向量的________法.
知识点二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个步骤
状元随笔 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六个应用
(1)证明线段相等:通过向量运算,证明 2=2,即可证明AB=CD.
(2)证明线段平行:利用=λ,点A,B,C,D不共线,可以证明AB∥CD,特别地,当λ=1时,AB綊CD.
(3)证明三点共线:利用=λ (λ∈R)可以证明A,B,C三点共线,也可变形为=x+y (x,y∈R,x+y=1),其中O为空间任意一点.
(4)证明四点共面:利用=λ+μ (λ,μ∈R)可以证明点P,A,B,C四点共面.
基础自测
1.已知点A(-2,-3),B(2,1),C(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共线
B.⊥
C.A,B,C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D.A,B,C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
2.若向量OF1=(1,1),OF2=(-3,-2)分别表示两个力F1,F2,则|F1+F2|为( )
A.(5,0) B.(-5,0)
C. D.-
3.在△ABC中,=c,=b.若点D满足=2,则=( )
A.b+c B.c-b
C.b-c D.b+c
4.力F=(-1,-2)作用于质点P,使P产生的位移为s=(3,4),则力F对质点P做的功是________.
课堂探究·素养提升——强化创新性
题型1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教材P168例1]
例1 如图所示,MN是△ABC的中位线,求证:MN∥BC且MN=BC.
【解析】 因为M,N分别是AB,AC边上的中点,所以=,=,因此=-=-= (-)=,
从而可知MN∥BC且MN=BC.
教材反思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跟踪训练1 (1)在四边形ABCD中,若+=0,·=0,则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由 +=0可得∥,||=||,·=0可得⊥.
(2)若O是△ABC内一点,++=0,则O为△ABC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作出图形,取AB的中点E,连接OE.
题型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经典例题]
例2 如图所示,求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精确到0.1 N)和方向(精确到分).
方法归纳
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三步曲”
跟踪训练2 一艘船从A点出发以2 km/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2 km/h,求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用与水流速间的夹角表示).
用相关向量表示行驶速度和水流速度,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
新知初探·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1)向量 (2)加减
知识点二
向量 向量问题 运算
[基础自测]
1.解析:因为=(-2,0),=(2,4),所以·=-4<0,所以∠C是钝角.
答案:D
2.解析:F1+F2==(1,1)+(-3,-2)
=(-2,-1).
|F1+F2|==.
答案:C
3.
解析:如图所示,可知===)=c+(b-c)=b+c.
答案:A
4.解析:因为W=F·s=(-1,-2)·(3,4)=-11,则力F对质点P做的功是-11.
答案:-11
课堂探究·素养提升
跟踪训练1 解析:(1)由题可知∥,||=||,且⊥,故四边形为菱形.
解析:(2)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
则=2.
又=0,
所以=-2.又O为公共点,
所以O,C,E三点共线,且||=2||.
所以O为△ABC的重心.
答案:(1)D (2)D
例2 【解析】 设F1=(a1,a2),F2=(b1,b2),
则a1=300cos 30°=150,a2=300sin 30°=150,b1=-200cos 45°=-100,b2=200sin 45°=100,
所以F1=(150,150),F2=(-100,100),
则F=F1+F2=(150,150)+(-100,100)=(150-100,150+100),
|F|==100≈314.6.
设F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2.461 6.由F的坐标知θ是第一象限的角,所以θ≈67°53′.
故两个力的合力约是314.6 N,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大约为67°53′,与y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大约为22°7′.
跟踪训练2
解析:如图,设表示船垂直于对岸的速度,表示水流的速度,以AD、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就是船实际航行的速度.
在Rt△ABC中,||=2,||=2,
∴||===4,
∴tan ∠CAB==,∴∠CAB=60°,
故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为4 km/h,方向与水流速间的夹角为60°..
6(共20张PPT)
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
新知初探·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素养提升
新知初探·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物理学中的量与向量的关系
(1)物理学中的许多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________.
(2)物理学中的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向量的________法.
向量
加减
知识点二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个步骤
向量
向量问题
运算
状元随笔 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六个应用
(1)证明线段相等:通过向量运算,证明2=2,即可证明AB=CD.
(2)证明线段平行:利用=λ,点A,B,C,D不共线,可以证明AB∥CD,特别地,当λ=1时,AB綊CD.
(3)证明三点共线:利用=λ (λ∈R)可以证明A,B,C三点共线,也可变形为=x+y (x,y∈R,x+y=1),其中O为空间任意一点.
(4)证明四点共面:利用=λ+μ (λ,μ∈R)可以证明点P,A,B,C四点共面.
基础自测
1.已知点A(-2,-3),B(2,1),C(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共线
B.⊥
C.A,B,C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D.A,B,C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
解析:因为=(-2,0),=(2,4),所以·=-4<0,所以∠C是钝角.
答案:D
2.若向量OF1=(1,1),OF2=(-3,-2)分别表示两个力F1,F2,则|F1+F2|为( )
A.(5,0) B.(-5,0)
C. D.-
解析:F1+F2==(1,1)+(-3,-2)=(-2,-1).
|F1+F2|==.
答案:C
3.在△ABC中,=c,=b.若点D满足=2,则=( )
A.b+cB.c-b
C.b-c D.b+c
解析:如图所示,可知===)=c+(b-c)=b+c.
答案:A
4.力F=(-1,-2)作用于质点P,使P产生的位移为s=(3,4),则力F对质点P做的功是________.
解析:因为W=F·s=(-1,-2)·(3,4)=-11,则力F对质点P做的功是-11.
答案:-11
课堂探究·素养提升
题型1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教材P168例1]
例1 如图所示,MN是△ABC的中位线,求证:MN∥BC且MN=BC.
【解析】 因为M,N分别是AB,AC边上的中点,所以=,=,因此=-=-= (-)=,
从而可知MN∥BC且MN=BC.
教材反思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跟踪训练1 (1)在四边形ABCD中,若+=0,·=0,则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由+=0可得∥,||=||,·=0可得⊥.
解析:(1)由题可知∥,||=||,且⊥,故四边形为菱形.
答案:D
(2)若O是△ABC内一点,++=0,则O为△ABC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作出图形,取AB的中点E,连接OE.
解析:(2)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
则=2.
又=0,
所以=-2.又O为公共点,
所以O,C,E三点共线,且||=2||.
所以O为△ABC的重心.
答案:D
题型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经典例题]
例2 如图所示,求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精确到0.1 N)和方向(精确到分).
【解析】 设F1=(a1,a2),F2=(b1,b2),
则a1=300cos 30°=150,a2=300sin 30°=150,b1=-200cos 45°=-100,b2=200sin 45°=100,
所以F1=(150,150),F2=(-100,100),
则F=F1+F2=(150,150)+(-100,100)=(150-100,150+100),
|F|==100≈314.6.
设F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2.461 6.由F的坐标知θ是第一象限的角,所以θ≈67°53′.
故两个力的合力约是314.6 N,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大约为67°53′,与y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大约为22°7′.
方法归纳
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三步曲”
跟踪训练2 一艘船从A点出发以2 km/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2 km/h,求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用与水流速间的夹角表示).
用相关向量表示行驶速度和水流速度,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解析:如图,设表示船垂直于对岸的速度,表示水流的速度,以AD、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就是船实际航行的速度.
在Rt△ABC中,||=2,||=2,
∴||===4,
∴tan ∠CAB==,∴∠CAB=60°,
故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为4 km/h,
方向与水流速间的夹角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