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素养检测(原卷板+解析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719.5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鲁科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2-04-12 22:16:40 |
【方法规律】位—构—性的推断
(1)牢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区分长短周期、主副族、每周期的元素数目等)是求解的基础,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表”。
(2)熟悉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和数据特征。
(3)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是关键,解决这一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4)灵活应用元素周期律。
8.(2021·徐州高二检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常被保存在煤油中,Y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的3倍,由X与Z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传统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Z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原子半径:r(W)>r(Z)>r(Y)>r(X)
C.第一电离能:I1(X)>I1(Y)>I1(Z)>I1(W)
D.由W与Y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一定为1∶2
【解析】选D。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常被保存在煤油中,则W为Na;Y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的3倍,Y只能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Z介于O、Na之间,且为主族元素,只能为F元素;由X与Z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传统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该化合物为聚四氟乙烯,则X为C元素,以此分析解答。氟的原子序数为9,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ⅦA族,故A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W)>r(X)>r(Y)>r(Z),故B错误;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金属元素Na的第一电离能较小,则第一电离能:I1(Z)>I1(Y)>I1(X)>I1(W),故C错误;由W与Y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2,故D正确。
9.(2020·青岛高二检测)某主族元素的离子X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6s2,当把X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浓盐酸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具有还原性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C.该元素是第ⅥA族元素
D.X的常见化合价有+2、+4
【解析】选C。X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6s2,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6s26p2,故为第ⅣA族的Pb。Pb的常见价态为+4和+2。根据反应PbO2+4HCl(浓)===PbCl2+Cl2↑+2H2O,可知PbO2具有强氧化性。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
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解析】选D。根据五种元素所处位置,X、W、Y、R、Z五种元素分别为F、P、S、Ar、Br。P的第一电离能比S的第一电离能要略大,Z的阴离子比R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故A、B错误,W元素的3p能级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故C错误;X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D正确。
【互动探究】(1)题中五种元素的简单离子中,还原性最强的是哪种?最弱的是哪种?
提示:最强的是W的离子,即P3-,最弱的是X的离子,即F-。
(2)写出Z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提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2020·衡水高二检测)以下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
序号 A B C D E
最低负化合价 -4 -2 -1 -2 -1
电负性 2.5 2.5 3.0 3.5 4.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D、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C>D>E
B.元素A的最外层轨道中无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
C.元素B、C不可能形成化合物
D.与元素B处于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单质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
【解析】选D。根据五种元素的电负性和最低负化合价,推知A为C、B为S、C为Cl、D为O、E为F。选项A,C、D、E的氢化物依次为HCl、H2O、HF,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HF>H2O>HCl。选项B,碳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2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分占两个p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选项C,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之间可通过形成共价键,使两种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物有SCl2等。选项D,此单质为Na,Na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OH和H2。
12.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A、B、C、D分别为O、Ca、Na、Ar
B.元素A、B、C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CaO2、Na2O、Na2O2等
C.元素A、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D.元素B、C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B>C
【解析】选C。可推测A、B、C、D分别为O、Ca、Na、Ar。
【方法规律】利用参照物比较核电荷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的微粒的半径的方法
(1)如比较Al3+和S2-离子半径的大小,可找出与Al3+电子数相同,与S同一主族的元素的离子O2-来比较,因为r(Al3+)(2)如比较P与F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N作参照物,通过原子半径P>N>F比较。
13.图1、图2表示的是元素的某种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单质的密度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
B.图1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
C.图2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
D.图2可能表示的是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
【解析】选B、D。图1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呈增大趋势,但第 Ⅱ A、ⅤA族元素出现反常,可推知图1表示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2中F对应的数值最大,为4.0,可推知图2描述的是电负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14.(双选)(2021·潍坊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表示式能反映钠原子轨道的能级差别和电子的自旋状态
B.金属Cr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C.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元素一定位于p区
D.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第一电离能:Y<X
【解析】选A、C。根据轨道表示式:能够清晰地看出原子轨道的能级差别,也可以看出电子的自旋状态,故A正确;金属Cr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即3d轨道半满,4s轨道半满,能量低,稳定,故B错误;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可能为2p3、3p3、4p3等,即最外层一定是5个电子,该元素为第ⅤA族元素,p区是指周期表中ⅢA族到零族的元素,第ⅤA族元素都属于p区,故C正确;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第一电离能有两种可能:Ⅰ:Y<X,Ⅱ:Y>X,以第二周期为例,如电负性:N>C,第一电离能:N>C,或电负性:O>N,第一电离能:N>O,即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反常,故D错误。
15.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电负性: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解析】选A。由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①是硫元素、②是磷元素、③是氮元素。磷元素原子3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充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SP,故第一电离能N>P>S,即③>②>①,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S,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N,故原子半径P>S>N,即②>①>③,B错误;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P
②=③,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1)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②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26号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L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而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L是________元素。
(3)硒(Se)是一种有抗癌、抗氧化作用的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①基态硒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锗、砷、硒的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已知信息,可以推出a为H,b为N,c为O,d为S,e为Cu。①Cu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②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Se>Ge。
答案:(1)①1s22s22p63s23p63d104s1
②S(2)C 3d64s2 氯 (3)①4s24p4 ②As>Se>Ge
17.(10分)(2020·信阳高二检测)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质子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阳离子与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元素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D-的核外电子构型与Ar相同。
(1)写出A、C、D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形成的阳离子A+与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是Na。C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是ⅢA族元素,只能是Al。B为第3周期元素,且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应为Mg。D-的核外电子构型与Ar相同,D为Cl。
答案:(1)Na Al Cl (2)1s22s22p63s2 (3)Na<Al<Mg<Cl Na<Mg<Al<Cl
【补偿训练】
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3)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A和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2、1s22s22p4,则A为C(碳),C为O,A~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B为N。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D为Mg,E为Ca。
(1)C、N、O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
(2)Mg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即有12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具有1s、2s、2p、3s共四种不同的能级。
(3)E为Ca,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
答案:(1)C<N<O (2)12 4
(3)1s22s22p63s23p64s2
18.(10分)如图为一张没有填写内容的元素周期表。
(1)已知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某些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E F
化合价 -2 +5、-3 +4、-4 +6、-2 +2 +1
原子半径/nm 0.074 0.075 0.077 0.102 0.160 0.186
试将B、E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入上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应位置。
(2)写出基态G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区域的元素称为________元素,下列元素属于该区域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Ba B.Fe C.Br D.Rb
(4)A、B、C三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解析】(1)根据原子半径及化合价可以推知B、E分别为氮、镁。
(2)根据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断G为铜元素。
(3)阴影部分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4)N的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故第一电离能比O的大。
答案:(1)
(2)1s22s22p63s23p63d104s1
(3)过渡 B
(4)N>O>C
19.(14分)Ⅰ.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酸性
Si____S O2-____Na+ H2SO4____HClO4
Ⅱ.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3)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o p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 509 1 561
I3 3 248 2 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周期8种元素,其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甲所示,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6)表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解析】 (1)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ⅠA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处于3p能级,共有2个未成对电子;基态Si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第一电离能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S>Si;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为非金属性Cl>S,所以酸性:HClO4>H2SO4。(3)h为Mg元素,Mg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原因是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4)o元素为Mn,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基态Mn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其3d能级为半充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当失去第三个电子时比较困难,而基态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其3d能级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故Fe2+失去第三个电子比较容易。(5)第3周期8种元素分别为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其单质中钠、镁、铝形成金属晶体,熔点依次升高;硅形成共价晶体;磷、硫、氯、氩形成分子晶体,常温下磷、硫为固体,氯气、氩为气体,故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硅、铝、镁、硫、磷、钠、氯、氩,其中电负性最大的为氯。(6)由题图可知,该元素的电离能I4远大于I3,故为第ⅢA族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第ⅢA族元素i属于第3周期的Al。
答案:(1)三 ⅠA 2 1s22s22p63s23p2 (2)< > < (3)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4)Mn2+的3d能级有5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 (5)2
(6)Al
20.(14分)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性质如表所示:
A 2p能级电子半充满
B 与A同周期,且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C 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原子轨道排有电子,且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D 其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msnmpn+2
E 前四周期元素中,E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F 基态F+各能级电子全充满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F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B和C可形成一种同时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化合物,写出此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3)A、B、C、D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元素B和D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
(5)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如元素C,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的元素是氮,A为氮元素,则B为氧元素;C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为钠元素;由D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可知为S;由于半充满状态也是稳定状态,故Cr是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为铬元素;F+各能级都全充满,故为铜元素。(2)钠与氧可形成Na2O2和Na2O两种化合物,其中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3)注意氮原子的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导致其第一电离能比氧大。(4)利用非金属的置换反应证明氧、硫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5)焰色反应是由于电子从较高激发态(高能量)向较低激发态(低能量)或基态跃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产生的。
答案:(1)7 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四 ⅠB 3d104s1
(2)
(3)N>O>S>Na S2->O2->Na+
(4)2H2S+O2===2S↓+2H2O
(5)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PAG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