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
能力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 在某细胞中,若有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子片段为,在复制时所需要的条件是
①ATGTG或TACAC作模板链 ②4种核糖核苷酸 ③4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 ⑤DNA水解酶
⑥ATP ⑦DNA解旋酶
A.①③④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⑤⑦ D.①③⑥⑦
2.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具有细胞周期
B.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对应时期染色体行为均相同
3. 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被标记
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后期细胞,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C.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D.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4. 某哺乳动物(2N=20)的两个精原细胞(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一个只进行有丝分裂记为A,另一个只进行减数分裂记为B,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待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中期,此刻各有一个细胞分别记为A’、B’。A’和B’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标记为AA2和BB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l和A2 均有10条染色体含32P
B.A’的每一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而B’的20条染色单体都含32P
C.A1和A2中含2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有1个染色体组
D.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
5. 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未复制的Y染色体上的DNA双链都用15N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
B.如果是有丝分裂,则有两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
C.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
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只有一个子细胞含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
6. 15N标记的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连续复制过程中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600个
D.第4次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900个
7.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C.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D.产物是RNA分子
8. 如图所示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是( )
①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②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二代的结果
③出现丁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
④戊图表示复制三代后不再具有15N标记DNA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图),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②、③、④、⑤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90min
B.③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②是复制两代的结果
C.对得到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③的结果
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⑤所示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酶的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的参与
B.高尔基体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C.发菜属于蓝细菌,其核膜是双层膜,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
D.在线粒体、叶绿体内存在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多种酶
11.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
A.ATP B.DNA的两条链
C.解旋酶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12.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
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
C.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D.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13.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既可以体现在细胞等生命系统水平上,也可以体现在分子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B.卵细胞体积大,储存营养物质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C.各种tRNA的结构看上去均像三叶草,因此一种tRNA能转运一种或多种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对应多种不同的密码子,有利于保证细胞翻译的速度
14.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具有多起点双向复制的特点,在复制原点(Ori)结合相关复合体,开始DNA复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细胞中DNA上Ori多于染色体的数目
B.Ori上结合的复合体具有识别启动子的功能
C.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提高了效率
D.每个细胞周期Ori处均启动且只可启动一次
二、综合题
15.DNA复制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
(1)根据图中的示例对三种复制作出可能的假设:①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一个DNA分子形成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是亲代的,而另一个是新形成的。
②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是分散复制,则新形成的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请大家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①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②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③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
实验预测:
①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即一条轻带(14N/14N)和_____________,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______,则可以排除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___;
③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同时肯定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子代Ⅱ不能分出_____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______,同时确定为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现在某细胞系由丁某种原因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A)实验目的:验证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B)实验材料:已知细胞系、基本培养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测显微仪等。
(C)实验原理:
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
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
(3)实验步骤:
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第二步:设置对比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
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已知细胞系,放到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
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_________。
(D)预期结果:
(4) ①培养基甲中_________。
(5) 培养基乙中___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B C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A C B
二、综合题
15.
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另一条链是新形成的 每条链中一些片段是母链而另一些则是子链片段
一条重带(15N/15N) 半保留和分散复制 中等密度带 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 中等密度带 轻密度带 分散复制 半保留复制 中等和轻 半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
16.
细胞核 脱氧核苷酸
细胞质 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适宜且相同环境中 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放射性强弱
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
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