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时间穿越千年,而今唐诗依然被我们吟唱。这灿烂的诗园中,有一个人曾为唐诗树起一面大旗,引领唐诗走上了浪漫主义的高峰。他就是诗仙——李白。他的诗中有如席的雪花,三千之飞瀑以及他的危楼摘星,他的梦飞吴越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想象之奇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人称为“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的诗篇《蜀道难》,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
蜀 道 难
唐·李白
学习目标
了解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写作背景;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并探究诗歌主旨;
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感受杂言古体诗的参差错落之美;
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现代诗歌
古典诗歌
诗
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诗
近体诗
律诗:五言、七言
绝句:五言、七言
词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按内容分:豪放、婉约
曲
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
新体诗(自由诗)
格律诗:新诗采用旧体
一、知识链接:关于唐诗
关于唐诗:
初唐: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写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唐摭言》第七卷中有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二、解题
《蜀道难》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多写蜀道险阻。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南到四川成都。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等地,全长450公里。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壮丽。
三、朗读全诗,理解诗意
对照课文注解大声自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的思路。
第一节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茫然:渺茫,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据西汉扬雄《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尔:那,这:尔时(那时,彼时)。如此;这样:诺诺复尔尔\问君何能尔。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铿尔,舍瑟而作
当,处在;一说对着,向着。
绝:横渡;穿越。而绝江河
高标:高枝;高树。高耸;矗立,泛指高耸特立之物。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盘盘焉
坐:徒,空: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思考探究:第一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写这一特点,又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高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行人感受
五丁开山
神话传说
侧面衬托
上:六龙回日 群山挡日
下:万仞深渊 激流回旋
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动作、细节
人行其上的艰难形状和畏惧心理
危乎高哉
蜀道历史
第二节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巉(chán)岩:险恶陡峭的山壁。巉本义是山势高峻,山峰峻峭
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望帝啼鹃,杜宇即蜀王。
愁:使动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泛指脸色:只是朱颜改。指青春年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色;美女。
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尔:你。
险
景物凄凉
山水险恶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月夜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借景抒情
渲染烘托
视听结合
俯仰结合
动静结合
夸张手法
其险也如此
思考探究:第二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写这一特点,又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峥嵘、崔嵬(wéi):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第三节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当:把守。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或:倘若。或若(假使,倘或):或若治国不得
锦城:锦官城,即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社会险恶
易生战祸
西晋张载《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险要
思考探究:第三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写这一特点,又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探究主旨
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结合背景,思考总结本诗的主旨。
①此诗即事成篇,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
②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③写蜀道艰难,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鉴赏艺术特色
本诗在写作方面有哪些特点?试分析鉴赏。
①大胆的夸张。 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用“鸟道”“黃鹤”“猿猱”来说明蜀道的难行,夸张处不着痕迹,诵读时又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
②奇特的想象。 借助奇特的想象,诗人把适合表现蜀道山川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以及黄鹤之飞、猿猱攀援等自然之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诗歌雄浑阔大的气势,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引人入胜。
③多样的句式和节奏。 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参差错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如:“噫吁戲,危乎/高哉!”以感情强烈的短句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对称句式从正面描写蜀道的险峻高危。
④激情的浪漫主义。 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把峥嵘、险峻、高入天际的蜀道做了艺术的描绘,让我们领略到富有激情的浪漫主义风格。
本诗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浪漫的手法: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的句式: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浪漫的个性: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