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氓》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氓》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21:5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有意思”的课题
男人多情但薄情,女人痴情但绝情
你所了解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有哪些?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失恋33天
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段感情里,原来我们势均力敌,结尾处统统惨败,我毁掉的,是他关于我的这个梦想;而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
网络流行语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
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
收入 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 305 首。
关于《诗经》
内容:
风 雅 颂
手法:
形式: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复沓
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现实主义 的源头。
任务一: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祭祀舞曲歌词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陈述铺叙。
“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借助他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任务二:朗读诗歌
氓(méng)之蚩蚩(chī)
匪(fēi)我愆( qiān )期
将(qiāng)子无怒
乘彼垝(guǐ)垣
尔卜尔筮(shì)
体无咎(jiù)言
于(xū)嗟鸠兮
犹可说(tuō)也
其黄而陨(yǔn)
自我徂(cú)尔
淇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帷裳
士也罔(wǎng)极
靡(mǐ)室劳矣
言既遂(suì)矣
咥(xì)其笑矣
躬自悼(dào)矣
隰(xí)则有泮(pàn)
正字音
思考:
本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故事的情节线索是什么?
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恋爱——婚变——决绝
任务三:理解诗歌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并展示成果。
任务四:理清思路
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文章划分层次,体悟情感。
(1)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2)恋人相思、结婚
(3)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4)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5)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6)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任务一:分析人物形象
1、自由朗读诗歌,体会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
2、随着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人物形象。(小组合作,注意答题格式。)
任务二: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
思考:造成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1、“士”之变心说。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社会道德说。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从诗歌内容来看,两人婚后并无子女,这也可能导致他人对女主人公的非议!
3、社会制度说。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
4、年老色衰说。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
任务三:手法探究
1、请对照“诗经六义”,分析本诗。
2、分析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找到诗中的比兴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淇水是《氓》中一个重要的物象,它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①展现了情节的发展。
《氓》中三次写到淇水,显示了女主人公生活经历的三个阶段。“送子涉洪,至于顿丘”,这是恋爱中的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婚变时的淇水;“淇则有岸,陨则有泮”,这是女主人公清醒时的淇水。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的变化。
②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诗中三次写淇水,也为我们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轨迹想当初,女主人公送氓过河,淇水和缓,暗示了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而婚变时的“淇水汤汤”,暗示了女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悔恨甚至愤怒;“渐车帷裳”则暗示了女主人公暗自落泪,伤心断肠。“淇则有岸,陨则有泮”,当所有的誓言成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淇水以其无声的浸润让她在痛楚中走向决绝。
③显示了构思的严密和巧妙。
这首诗以淇水为背景,开头、中间、结尾都提到了淇水,每一次提到都代表着主人公爱情婚恋生活的某个阶段,正好对应了全文的“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这样就在结构上做到了前后关联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将淇水作为背景贯穿全诗,体现了《氓》在结构上的成熟,显示了构思的严密与巧妙。
小结:
谈谈本诗带给你的启发。
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婚姻是两个人更是两个家庭的事,婚姻中女子应当保持独立的经济状态和人格尊严,婚姻必须用爱情来维系,且女子应当保持自己的个人魅力,作为男子,应该有守护爱情的终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