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任务一:了解作者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
作品集:《柳河东集》
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
传记:《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
寓言:《三戒》《传》《罴说》等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等
任务二:解读题目
传:即人物传记,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问题。
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说事明理之作。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
任务三:初读感知
橐驼(tuó) 病偻(lǚ)
硕茂 (mào) 窥伺(sì )
寿且孳(zī) 早实以蕃(fán)
长人者(zhǎng ) 勖尔植 (xù)
早缫而绪(sāo) 移徙(xǐ)
莳也若子(shì) 飧饔(sūn yōng)
任务四:理解1、2段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 [hào] 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任务四:理解1、2段
1、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1)身份低微的小人物;
(2)性情谐趣,乐观豁达。
2、他种树的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际遇——争迎取养 (2)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
(3)高超——不怕“移徙” (4)品优———且硕茂,早实以蕃
(5)他植者莫能如也
3、第2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用了什么方法?
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此段,作者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极写郭橐驼种树之业绩非凡,令读者悬念陡生:此老宁有养树仙方乎?为橐驼言论张本。
(侧面)
(正面)
(侧面)
任务一:理解3段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任务一:理解3段
1、郭橐驼总括的种树经验是什么?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接着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种树的方法?
2、本段以对比的方式展开陈述,请找出相应的对比。
人物 方法 态度 结果
郭橐驼
他植者
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根拳,土易培土或过或不及
天者全而其
性得
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本之性日以离
任务一:理解第4段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代词, 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2、副词:
(1)表揣测、估计,可译为“大概”
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例: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可译为“还是”
例: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4) 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应当”“一定”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3、连词:
(1)在句首,表假设,译为“如果”
例: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2)构成“其……其……” 结构表选择,译为“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其
任务一:理解第4段
1、郭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吏烦令扰民的?
(1)先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再铺陈:“呼、鼓、聚、击、召”等字,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把官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2、“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做法 结果 实质 手法
种 树 误 区 种树 培育
理 民 误 区 其言 其行 木性日以离
勤虑害树
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无以蕃生安性病且怠
繁政扰民
鸣鼓而聚
击木而召
由此及彼 类比说理
根拳
土易
培不当
旦视暮抚 已去复顾 爪其皮肤 摇其根本
任务二:理解第5段,了解背景,总结主旨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任务二:理解第5段,了解背景,总结主旨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写作背景
1、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
(传其事以为官戒)
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为政宜简,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
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传记。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给百姓带来的灾祸,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总结主旨:
任务三:鉴赏艺术特色
1、简洁而生动。
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1段介绍人物,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栩栩如生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这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1)叙事性对比:郭橐驼和乡人、郭橐驼和“他植者”、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
(2)论述性对比: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总结和对“他植者”种树方法的批评、“爱民”和“扰民”。
(3)类比: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运用了类比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把树和人的话题合二为一,互相补充使文章说理更加透彻。
3、婉约而多讽。
这篇人物传记是通过寓言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第4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作者在朴实简单的类比中,揭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本文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寓言,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人物传记。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从理论上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