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1《阿房宫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1《阿房宫赋》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2 22: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房宫赋
【学习目标】
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2.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载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识记和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匀、庚、举、族、念、哀”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
4.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夫”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学习难点】
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1.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报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二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2.简价“赋”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 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3.写作背景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他在《上知已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引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二、重点字词
1.注音
兀( )骊( )缦( )霁( )椒( )
冥( )嫔( )媵( )荧( )
2.注释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的用法与此相同)。
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
气候不齐(一样)”
梳晓鬟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雷霆乍惊(突然)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
三、合作探究
1.具体研习第1段。
思考: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
2.具体研习第2段。
提问: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几层?
3.具体研习第3段。
分组讨论第3段的内容及层次。
4.具体研习第4段。
提问:“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提问:“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
提问:“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句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提问: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
五、欣赏文章的结构之妙
1.提问: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

2.讨论:文章的第3段与第4段是否能对调?为什么?
3.由以上分析看,这篇文章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
六、欣赏文章的语言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画出来。
2.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师生共同品析句子。
(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
(2)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
(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谓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
(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统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
(5)品味“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
【达标测试】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这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部分人,利用原子钟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并非只有时钟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这一现象叫时间膨胀。
1.文中的“这”和“这一点”指代的内容分别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人费解的现象”指的是哪些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时间膨胀”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1—5题。
岳飞
飞事亲王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联?”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眺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官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话,亲为调药。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玠素服飞素:一向。
B饰名姝遗之遗:赠送。
C猝遇敌不动猝:突然。
D立斩以徇徇:使……顺从。
2.对下列句中加以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事亲至孝(侍奉亲人)
B师每休舍(驻扎下来休整)
C有颁犒,均给军吏(皇帝颁发给军队的赏赐)
D恂恂如儒生(恭顺有礼的样子)
3.对下列短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宁大将安乐时耶——难道大将能有安逸享乐的时候吗?
B课将士注坡跳壕——考查将士骑马从斜坡上急驰而下跨越壕沟的能力。
C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死亡的事,哭祭死者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D飞何功之有——我有什么功劳!
4.下列句子不属于岳飞说的“仁,信,智,勇,严”的一项是( )
A军号“冻死不拆司,饿死不掳掠。”
B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C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D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5.把画线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
1.D(徇,示众)2.A(亲,指母亲)3.C(死事,为国事而死)
4.D(这一句不属于治军范畴)
5.善于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动,把各位统制军官都召集来,谋划好了之后再作战。因此岳家军所向无不胜利。即使突然遇到敌人袭击,大军也不会动摇。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