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必修三《聂小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必修三《聂小倩》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6 19: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聂小倩蒲松龄辛辞 我国的短篇小说源远流长,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再次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发展的高峰。《聊斋志异》不仅融入了深厚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社会意义,在灰暗的人生现实中建造了一座温馨的人生乐园,而且在思想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聊斋志异》已从唐代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以刻画人物为主,在人物塑造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
简介蒲松龄《聊斋自志》:“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他的《聊斋志异》,巧妙采取谈狐说鬼的艺术形式,演绎了一个个经典动人的人鬼相恋、人狐相爱的精彩故事,这些鬼狐既个性鲜明,又丰腴饱满;既有深刻的现实内涵,又展示出纯真的人性的善、美,个个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同时,这些异类形象也担负了作者寄托孤愤和表现理想的双重任务,作者和着眼泪,饱含爱憎谱写了一篇篇人情与人性的赞歌。 《聂小倩》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的对比,而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人。19岁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试不第,43岁时补廪膳生,71岁高龄方补岁贡生。蒲松龄科场失意,一生贫困,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反映在其积数十年时间完成的《聊斋志异》近500篇作品之中。此外,他还著有《聊斋文集》、《聊斋俚曲集》、《日用俗字》、《农桑经》、《婚嫁全书》、《家政内外篇》等。《聊斋志异》则以今人张友鹤辑、校的“会校会注会评本”最为完备。
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思想内容一、揭露科举弊端
《聊斋志异》创作的这个特点,以写书生科举失意、嘲讽科场考官的篇章最为明显。蒲松龄长期困于场屋,感受最强烈的是科举弊端,关键在于考官的昏庸,黜佳才而进庸劣。《聊斋志异》里许多篇章对科场考官冷讽热嘲,不遗馀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司文郎》、《叶生》、《贾奉雉》、《王子安》、《考弊司》等篇均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二、歌颂男女爱情
《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一类情节比较单纯者,如《绿衣女》、《连琐》、《香玉》等,大体是写一位书生或读书山寺,或书斋临近郊野,忽有少女来到,或吟唱,或嬉戏,给寂寞的书生带来了欢乐,数度相会,方知非人,或者进而生出一些波折。还有一些故事,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是让苦读的书生或做了馆师的书生解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敬重、鼓励,事业上也获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如《爱奴》、《凤仙》等。这一方面的名篇,还有《青凤》、《婴宁》、《红玉》、《小翠》、《白秋练》、《娇娜》、《阿宝》、《瑞云》等。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三、反映社会问题
蒲松龄没有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局限于仅就个人的境遇而发,只写个人的失意、落寞。在那个时代,官贪吏虐,乡绅为富不仁,压榨、欺凌百姓,是普遍的现象。位贱家贫的蒲松龄,有一副关心世道、关怀民苦的热心肠,又秉性伉直,勇于仗义执言。抒发公愤,刺贪刺虐,也成为《聊斋志异》的一大主题。如《席方平》、《续黄粱》、《公孙夏》、《促织》、《梦狼》、《窦氏》、《胭脂》、《向杲》等均乃这方面的佳作。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交流所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并就疏通文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
请一名同学口述故事情节,其他同学作补充或更正。
小组学习思考讨论: 1.课文怎样表现聂小倩由鬼变成人的过程?
①文章首先借助环境描写来暗示人物性格的发
展趋向。
②文章借助聂小倩的言行表现了她的精神和性
格的转变
③文章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了聂小倩由鬼到人的
转变。思考讨论:2.在作者笔下,聂小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美丽、聪慧、乖巧柔顺,勇于摆脱束缚,敢于追求幸福生活
思考讨论:3.宁采臣对聂小倩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试结 合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分析宁采臣其人。 正容咄斥——毅然助之——窃爱怜之——喜纳为妇不为色利所诱
勇于救人于危困之中 (“廉隅自重”)
(“性慷爽”) 正直守礼,善良有情,不贪财、不好色,品质高洁,光明磊落,能急人之困,慷爽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