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作文系列训练二:巧设开头外国诗歌(三)
导学训练平谷中学 任红宇作者简介: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1773),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自由体诗歌、《浮士德》初稿等。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使歌德名声大噪,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浮士德》悲剧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歌德写作《浮士德》,延续了将近60年,《浮士德》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300年文化发展的生动的缩影,也可以说是一部有首有尾的“诗集”。跟他的抒情诗一样,歌德在这部悲剧里运用了欧洲所有的诗体,表达他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荷尔德林,德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人类颂》、《为祖国而死》、《日落》、《梅农为狄奥提玛而哀叹》、《漫游者》、《返回家乡》、《爱琴海群岛》以及《给大地母亲》、《莱茵河》、《怀念》等。他唯一的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是他的成名作。主人公许佩里昂是一位18世纪的希腊青年,他热爱生活、渴望自由,参加了1770年反抗土耳其的斗争。在腐朽的社会现实中理想成了泡影,心爱的狄奥提玛又不幸死去,于是感到悲观和孤独。小说具有强烈的抒彩,语言十分优美。写于1796~1800年的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未完成)写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跳进埃特纳火山口的故事,喻示新事物的产生必须彻底毁掉旧事物。 荷尔德林还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两部悲剧《奥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译本受到很高的评价。 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著名诗人,著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 (1898)、《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杜伊诺哀歌》(1923)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著名作品有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领悟鉴赏 《浪游者的夜歌》(一)的内容是什么? 《浪游者的夜歌》(二)的内容是什么?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拓展训练: 《致命运女神》讲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诗人向命运女神虔诚的祈求。 诗人向命运女神强调诗歌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诗人的心愿:自己的诗获得成功。 拓展训练: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怎样的心情?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豹》学习提示:了解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人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第一节:豹的( )
豹 第二节:豹的( ) 悲剧中的英雄的心灵
第三节:豹的( )
怎样理解豹的象征意义?
———————————————————————————————————————————————————————————————————————————————————————————————————————————————
遭遇 动作 神情 笼中的豹是诗人的化身,运用了巧妙的象征手法。“千条的铁栏杆”象征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他们已经成为思想的桎梏,妨碍诗人认识真实的世界。出居庸关
徐兰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必肯逗留。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1、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2、“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训练结束《浪游者的夜歌》(一):
诗人高声赞美和平,是它息灭了人们心中的忧虑和烦恼,给受伤的人以安慰;祈求和平,永驻自己的心中《浪游者的夜歌》(二):
诗人看到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不禁想到,不久心中的人儿也要“安息”。表现出对友人的甜蜜的祝福。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简要分析。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尾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怎样的心情?
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簦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它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说”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以自慰吧!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乡思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