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7.1、力 同步训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7.1、力 同步训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10: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7.1、力
一、单选题
1.“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2.“以卵击石”造成的结果是:卵破裂了而石块完好无损。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卵壳破裂了,说明卵只能是受力物体
B.石完好无损,说明石块没受到力的作用
C.卵壳破裂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石完好无损,说明力不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拉力器被拉长 B.跳板被压弯
C.弓被拉开 D.小球改变移动方向
4.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5.下列运动情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成弧线落下 B.跳水运动员向下压弯跳板
C.在地面上的课桌保持静止 D.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运动方向
6.下列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单摆往复运动,说明单摆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C.手推墙时人会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以行驶的单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是运动的
7.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开瓶器手柄上不同位置,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作用点有关
B.大小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8.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②用力揉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④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上以他的名字作单位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质量 C.密度 D.力
10.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下列关于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析正确的是(  )
A.推土机用力推走泥土,施力物体是土,受力物体是推土机
B.渔翁用力拉起鱼网,施力物体是鱼网,受力物体是渔翁
C.苹果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
D.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施力物体是杠铃,受力物体是运动员
二、填空题
11.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完成。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
(1)如图1“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组合体的运动状态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若以______为参照物,组合体是运动的。
(2)在“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如图2所示,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一正一反的两个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产生的;舱内的灯光照到宇航员衣服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3)如图3所示,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2.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早操跑步时的情境,脚用力蹬地,人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小明的右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_(选填“前”或“后”),小明加速跑的过程中他的惯性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送上了月球.软着陆的过程就是利用着陆器下方的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降低着陆器的下降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物体的__.
14.在龙舟比赛中,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水”或“船桨”);相对于站在岸上观看比赛的观众,龙舟是______的。
15.如图所示,我们用力拉伸一个弹簧,
(1)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同时手会受到______的外力(选填“向左”或“向右”)。
三、综合题
16.“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经多次“刹车制动”实现变轨,最终在月面成功着陆.
(1)月球是一颗____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卫星”),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
(2)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出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
(3)经过漫长的寒冷的月夜之后,“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苏醒,并传回大量的照片,已知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则月球的一夜大约地球上的________天.
17.重力忽略不计的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拍下其运动轨迹(每隔0.02s拍摄一次).如图依次记录了小球在第1、2拍摄时的位置.
(1)请在图甲中画出紧接着的第3次拍摄时小球的位置.
(2)若小球(用“·”表示)只受两个力.图乙中已画出其中的一个力F1,请画出另一个力F2的受理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大小.
( )
18.读数与作图
(1)图中待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mm;
(2)在图中,请画出物体受到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推力F的示意图______;
(3)在图中,请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 ______。
19.如图,粗糙的传送带逆时针以恒定的速度v运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P点,在小物块刚刚放上P点的瞬间,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小物块将______运动(选填“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或“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下”),作出小物块的受力分析图。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时由于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说明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足球的速度变小,即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说明在力的作用下足球发生了形变,故C符合题意;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说明足球的速度变小了,即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2.C
【详解】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鸡蛋敲击石头时,鸡蛋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鸡蛋敲击石头时,石头受到了鸡蛋的作用力,故B错误;
C.鸡蛋破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
D.石头虽然没有损伤,但石头也发生了弹性形变,只是形变非常小而已,故D错误。
故选 C。
3.D
【详解】
A.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板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弓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受到磁力后运动方向变化,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故A正确。
故选A。
5.B
【详解】
A.足球在空中成弧线落下,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向下压弯跳板,跳板弯曲程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符合题意;
C.在地面上的课桌保持静止,物体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使物体状态发生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A.橡皮筋被拉长,是因为力改变了橡皮的形状,故A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单摆往复运动,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B选项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
C.手推墙,墙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人后腿,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选项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
D.以行驶的单车作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发生位置的移动,故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故D选项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
由题意知,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A。
8.D
【详解】
①灰尘受到风的作用而漫天飞舞,表明物体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③用力拉弓,弓变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④篮球被弹回,受到篮板的作用力,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改变,表明物体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力学上的杰出贡献,物理学上以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故选D。
10.C
【详解】
A.推土机用力推走泥土,施力物体是推土机,受力物体是泥土,故A错误;
B.渔翁用力拉起鱼网,施力物体是渔翁,受力物体是渔网,故B错误;
C.苹果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苹果是受力问题,故C正确;
D.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故D错误。
故选C。
11. 改变 地球 折射 漫 相互 运动状态
【详解】
(1)[1]“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速度方向会发生改变,所以组合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2]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组合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故组合体是运动的。
(2)[3]在“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如图2所示,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一正一反的两个像,这是由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所以是光的折射现象。
[4]舱内的灯光照到宇航员衣服上,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宇航员的衣服,所以是发生了漫反射。
(3)[5][6]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人对绳有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对人也有拉力,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 运动状态 前 不变
【详解】
[1]人向前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明右脚蹬地时,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3]影响惯性的因素是质量,所以小明加速跑的过程中他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
13.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详解】
“玉兔号”月球车软着陆的过程是利用着陆器下方的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减小着陆器的下降速度.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月球车的运动状态.
14. 水 运动
【详解】
[1]全体划桨手用桨向后划水(给水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2]以站在岸上观看比赛的观众为参照物,龙舟与观众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龙舟是运动的。
15. 形状 向左
【详解】
(1)[1]由图知弹簧受力后,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用手向右拉弹簧时,同时手会受到弹簧向左的拉力。
16. 卫星 空气 相互 13
【详解】
(1)地球是行星,月亮绕着地球转,是一颗卫星;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
(2)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出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月亮公转周期27天左右,一夜的时间为13天多一点.
17.
【详解】
(1)由题知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保持不变,由1、2两个小球间距离和方位画出第3次拍摄到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2)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均为20N,同时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故画出的另一个力如图所示.
18. 28.5
【详解】
(1)[1]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0.10cm刻度线对齐,右侧指在3.85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
3.85cm-1.00cm=2.85cm=28.5mm
(2)[2]过重心沿水平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且标记大小为10N,如下图
(3)[3]过A、B分别作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并用虚线连接A′B′,即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如下图
19. 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
【详解】
[1][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P点的瞬间,物块相对传送带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运动;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因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所以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点可都画在物块的重心上,由此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