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3 桂花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A.在故乡时,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带来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充盈着她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B.杭州的桂花香气没有家乡的桂花香气浓郁,母亲说的是实话。
2.9.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季节(jié) 姿态(zhī) 欣赏(shǎng)
B.杭州(háng) 摇落(yáo) 婆婆(pé)
C.箩筐(luó) 糕饼(ɡāo) 缠着(chán)
3.下面词语在字典中从前到后的顺序是( )。
①一心一意 ②一叶知秋 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④一泻千里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4.依次填入下列“_____”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分辨 ②分辩 ③度过 ④渡过 ⑤精巧 ⑥精当 ⑦信赖 ⑧信任
(1)不要再_____了,这些全是假货,你以为我_____不出来?
(2)母爱伴我_____童年的天真时光,现如今,它再次伴我_____人生的难关。
(3)这篇散文诗构思_____,用词_____。
(4)他以实际行动获得了大家的_____,难怪朋友说这人值得_____。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C.①②④③⑥⑤⑦⑧
D.②①④③⑤⑥⑧⑦
5.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句中的“浸”字说明( )
A.桂花香味浓郁。 B.气候潮湿,有被浸泡的感觉。
二、填空题
6.把词语补充完整。
毫( )犹( ) 安( )无( ) 一( )既( )
( )腔( )火 ( )山( )海 ( )天( )地
7.注音并组词。
喻( )__________ 差( )__________
瘾( )__________ 仇( )__________
卓( )__________ 籍( )__________
阅( )__________ 饥( )__________
偿( )__________ 甸( )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被这感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很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位老师在读国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比阅读下列几组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1. A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B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是香,但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0.简要概括选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描写了“我”摇桂花时的一系列动作: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可以充分感受到“我”摇桂花时的______________。
12.仔细体会摇桂花前后“我”的心情,下面描述恰当的一项是( )
A.急切盼望—高兴—沉醉 B.不耐烦—高兴—新奇
C.好奇—疲惫—失望 D.无奈—疲惫—高兴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桂花雨》节选
13.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假如你就是作者,你听懂了母亲的意思吗?请根据提示写一写母亲心里没有说出的话。
母亲啊,我知道你是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母亲的这番话,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写一写?至少写2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里理解。
理解句子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原意,即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接着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花香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家乡,在故乡时,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带来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充盈着她的生活。但是在杭州,母亲却做不了这些,更重要的是不在故乡,所以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2.C
【详解】
A选项中姿态读zī
B选项中婆婆读pó
故选C。
3.B
略
4.B
【详解】
分辨:对事物或人进行甄别、辨认、做出判断;
分辩:为自己厘清责任所作的辩白和解释;
度过:所接对象一般是时间,如度日、度假;
渡过:所接对象一般是空间,如河流、大江、难关;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致巧妙;
精当:(言论、文章等)精确恰当;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相信并加以任用。多指长辈对小辈,上级对下级的相信,也可指朋友之间;
信赖:信任并依靠。它比信任中增加了依赖的心理倾向。 多用于亲人之间,因为在他们的关系中,蕴含了更深一层的相互依赖的情感。
(1)整句来看,上句是指责他人不要再自我辩护,用分辩;下句是自己的认知,自己做判断,用分辨;
(2)上句是写时间,用度过;下句写难关,用渡过;
(3)上句写文章构思,用精巧;下句写用词,用精当;
(4)上句是大家,用信任;下句是朋友,关系更密切,用信赖。
5.A
【详解】
桂花香气在作者眼中十分浓、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桂花的喜爱之情。
6. 不 豫 然 恙 如 往 满 怒 排 倒 顶 立
【详解】
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书写时要注意“豫、恙”容易写错。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不;豫;然;恙;如;往;
满;怒;排;倒;顶;立。
7. yù 比喻 chà 差生 yǐn 上瘾 chóu 报仇 zhuó 卓越 jí 书籍 yuè 阅读 jī 饥饿 cháng 偿还 diàn 沉甸甸
略
8. 这感人的情景把我吸引住了。 校园里很静,静得来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 这位老师在大声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国语。 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要帮助他。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详解】
1题考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情况。“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2题考查学生对夸张句的掌握情况。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3题考查学生扩句的能力。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4题考查学生对否定句的掌握情况。5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案为:1.这感人的情景把我吸引住了。2.校园里很静,静得来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3.这位老师在大声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国语。4.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要帮助他。5.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9. A句是双重否定句,连用两个表示否定的词“没有”、“不”,双重否定为强调肯定,更加突出了桂花的香。B句和A句相比语气不够强烈,表达效果没有A句好。 A句中的“再”写出了在母亲心中,这里的桂花无论怎么香,即使比现在香更多倍,她也觉得比不上自己家乡的桂花,表达效果十分强烈。B句和A句相比,表达效果没有A句好。
【详解】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分析领悟能力。1题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更加强烈,加强了肯定的意思,突出了要表达的事物。2题A句中的“再”写出了在母亲心中,这里的桂花无论怎么香,即使比现在香更多倍,她也觉得比不上自己家乡的桂花,表达效果十分强烈。
答案为:①A句是双重否定句,连用两个表示否定的词“没有”、“不”,双重否定为强调肯定,更加突出了桂花的香。B句和A句相比语气不够强烈,表达效果没有A句好。②A句中的“再”写出了在母亲心中,这里的桂花无论怎么香,即使比现在香更多倍,她也觉得比不上自己家乡的桂花,表达效果十分强烈。B句和A句相比,表达效果没有A句好。
10.主要写出了“我”帮大人摇桂花的情景。
11. 抱 摇 快乐
12.A
10.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抓住关键句子概括,然后概括作答。
通过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可知,这段话主要讲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具体语段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结合文中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可知,句中的“抱”、“摇”等词写出了“我”摇桂花时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我”的快乐之情。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情的体会能力。完成此类题目,分析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揣摩作答。
结合选文内容可知,选文出自课文《桂花雨》,课文写了作者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尝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及热爱。
故根据课文,结合选文内容可知,摇桂花前后“我”的心情由急切盼望到高兴,再到沉醉。故选:A。
13.对桂花的喜爱及对故乡的思念。
14.这里桂花和家乡桂花比不得,缺少了摇桂花的快乐;缺少了闻着桂花香,吃桂花糕点,喝桂花茶;缺少了把桂花送给亲友,传递亲情。家乡的桂花已经成为你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家乡的桂花树就是浓浓的乡情啊!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