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中华民国历史上,与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帝制复辟,军阀混战等事件相关的政治统治时期是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下表中的历史现象出现在1914-1919年间,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减少 1500多万户
耕地减少 2600多万亩
荒地增加 4900多万亩
陆军增加 92万多人
军费增加 5000多万元
A.八国联军侵华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民革命军北伐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联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处的“民贼”指的是( )
A.溥仪 B.张作霖 C.袁世凯 D.段祺瑞
4.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公车上书 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③金田起义 ④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5.护国战争结束了“洪宪帝制”,被一种武力拥上台的袁世凯又被另一种武力逼下了台。推翻袁世凯的人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建立起新的统一。在旧的统一已被推倒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中国处于
A.晚清政府时期 B.军阀割据时期 C.中华帝国时期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6.“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人再一次抗争。”这里的“窃国大盗变身”指的是( )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D.宣统帝被迫退位
7.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遇刺身亡,革命党人迅速协助租界当局捕获凶手,宋案真相大白。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发动了( )
A.二次革命 B.武昌起义 C.广西起义 D.安庆起义
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发表这篇文章的背景是袁世凯( )
A.公然复辟帝制 B.促成清帝退位
C.制造“宋案” D.镇压“二次革命”
9.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后,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生了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10.“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这句话是针对( )
A.慈禧太后 B.宣统帝溥仪 C.段祺瑞 D.袁世凯
11.1915年,下列哪个国家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2.根据下表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列强侵华、丧权辱国 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C.推翻专制、走向共和 D.国家统一、安居乐业
二、综合题
13.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推动革命大势的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探索中“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垂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来竟之功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孙中山开启这一“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由哪三部分组成?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变”?孙中山还有哪些“未竟之功”?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带领革命党人同专制独裁势力进行了哪些 “英勇奋斗”?(至少举出两例)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孙中山的救国历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哪些重要启迪?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摘编自孙中山《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有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1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四:民国初期若干年(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理由是什么?
15.今年是辛亥革命1l0周年。八年级3班以“辛交革命一一走向共和”为主题设计了如下任务。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重温历史,感受革命先驱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不屈不提的抗争。
【构想共和】
(1)观察上面两副图片为辛亥革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浴血共和】
材料一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负,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没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
(2)依据材料一,说说黄花岗烈士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
材料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缔造共和】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根据上面两幅图,说说辛亥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这些成果最终都发挥了它的作用了吗?为什么。【维护共和】
材料三 1912年3月20日,宋教仁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享年31岁。1315年底袁世凯自称“中华帝国皇帝”,接受百官朝贺。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做了哪些努力?说明了什么?
(6)通过以上探究,请你以“追忆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开始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结束于张学良在1928年底的“东北易帜”。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C项正确;晚清政府被辛亥革命推翻,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建立,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是1927年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
根据表格看出,1914-1919年间,农户、耕地大幅减少,荒地增加,陆军和军费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大量土地荒芜,军队和军费增加,故C项正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排除A项;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袁世凯取消帝制,并且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农户、耕地大幅减少,陆军和军费增加,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B项;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出自孙中山发表的《讨袁檄文》。此处“民贼”指的是袁世凯。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檄文》,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C项正确;溥仪是末代皇帝,排除A项;张作霖和段祺瑞是袁世凯去世后军阀割据状态下的各地军阀,排除B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①1895年春公车上书; 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时间是1900年;③金田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④二次革命的时间是1913年。因此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C项正确;综上分析可知,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5.B
【详解】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中国仍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军阀割据、战事不断、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项正确;1912年清朝已经被推翻,排除A项;袁世凯被推翻后,帝制已经取消,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4月已经解散,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华民国历史上,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并刺杀宋教仁,1915年实行洪宪帝制,蔡锷发起护国战争,在全国人民的反击下,洪宪帝制失败,B项正确;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是在袁世凯死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宣统帝被迫退位均是在晚清,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7.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大选中获胜,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为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了二次革命,A项正确;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排除B项;广西起义是指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筹划领导的一场起义,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排除C项;安庆起义是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的,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起义。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A
【详解】
据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户涕泪”的原因指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袁世凯公开称帝,宣布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废除民国纪元,改为洪宪元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皇帝梦。A项正确;清帝是封建统治者,与“共和”无关,排除B项;袁世凯制造“宋案”和镇压“二次革命”都是因为复辟帝制服务的,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9.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发动了二次革命,B项符合题意;A发生在1911年,C发生在1915年,D发生在1917年,ACD三项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B。
10.D
【详解】
据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人们的极大愤慨,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材料是孙中山的《讨逆宣言》,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慈溪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宣统帝与”共和“无关,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其支持。A项正确;美国与 “二十一条”无关,排除B项;法国与 “二十一条”无关,排除C项;英国与 “二十一条”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陆军、军费增多,农户减少、荒地增多,这体现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内政,不是外交,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1914年以后,不是辛亥革命,排除C项;农户减少不是安居乐业,排除D项。故选B项。
13.(1)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任一即可)。
(3)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2例即可)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学习孙中山先生身上为救国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和所学知识,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发动了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而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著名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依据材料二“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带领革命党人先是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后来因为军阀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又发动了护法运动,晚年的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4)综合上诉材料和所学知识,孙中山一生为挽救民族救亡而奋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学习孙中山先生身上为救国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14.(1)变化:①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②反对革命到支持革命。
(2)原因:①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②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理论的宣传;③革命团体的推动;④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
(3)不足:不敢公开反对帝国主义。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由“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可知污蔑为乱臣贼子,反对革命;由“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可知,同情革命志士,支持革命。因此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的变化,是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反对革命到支持革命。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由“庚子(1900年)失败后”,可知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由“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可知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理论的宣传;由“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可知革命团体的推动;由“孙中山有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1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可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因此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在于①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②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理论的宣传;③革命团体的推动;④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
(3)根据材料三,由“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可知不敢公开反对帝国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不足在于不敢公开反对帝国主义。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因此“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理由是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15.(1)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力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4)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因为袁世凯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帝制,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5)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说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说明了革命党人的坚持不懈。
(6)追忆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
一百多年前,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民族生存和人民命运面临严重威胁。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组织下,三民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序幕,是中华民族复习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今天,我们追忆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做好新时代的好少年。
(1)
左图为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右图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
根据“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分析得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
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根据“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根据“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得出极大地推动力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根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得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4)
左图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右图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原因:根据所学,可以从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恢复帝制,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等分析总结。
(5)
努力:根据所学,可以列举1913年开展二次革命;1915年开展护国战争;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史实。说明:可以从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革命党人的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分析总结。
(6)
追忆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根据所学孙中山的主要事迹以及孙中山救亡图存体现的爱国精神进行总结。如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背景下,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在三民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序幕,是中华民族复习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学习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