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0: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归纳历史知识体系。下图是八年级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他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A.争取民族独立 B.探索近代化道路
C.追求民主自由 D.建立近代化工业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能抓住关键词,出现“1915年”,“《新青年》”,“民主与科学”,“陈独秀”等这些词时,最有可能讲的历史史实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一社会进步主要得益于(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第一次国共合作
4.清末我国从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5.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6.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意在( )
A.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
C.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D.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学语言
7.近代的中国,不同的运动口号体现了不同阶级的需求。其中由陈独秀提出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8.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9.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的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10.下图是民国五年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蔡元培被任命的时间应是(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6年
11.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2.“北洋政府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的革新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B.上海 C.京师大学堂 D.《劳动界》
13.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14.从一个“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擂响了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战鼓,标志着新一代知识分子走上了历史舞台。材料中的“刊物”是
A. B.
C. D.
15.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人们用各种方式重读鲁迅。在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表情包火出圈、文创产品热卖之外,关于鲁迅的出版物也在持续升温。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敬告青年》
C.《文学改良刍议》 D.《文学革命论》
二、综合题
16.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1840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战争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材料二:19世纪中叶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入侵,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2)依据材料二写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同派别的主张对应的事件名称: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3)“民主、科学”谁首先提出的?写出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名称。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除了“民权”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5)根据上图,说出中国近代化探索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政府在经历两次战争的失败后,推行了洋务运动。在此期间,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在中国大地上次第诞生,创办者对洋务派所举办的“自强新政”予以积极鼓吹。……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后开始了办报活动。他们办的报纸致力于介绍西方新知识,评论国内外形势,为变法维新制造典论。梁启超主持的《时务报》,痛陈中国面临危亡的紧迫形势,系统地宣传了改良派要求变法和设议院、仲民权、发展民族经济等主张。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报刊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批以反对封建思想、宣传新思潮为中心的报刊开始出现,在中国报刊界形成了一个反封建的思想斗争热潮。
——摘编自刘兴豪《报刊舆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1)据材料,指出“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诞生的背景与其主要宣传内容。
(2)中国近代自办报刊集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据材料,用图示的方式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趋势。
(3)综上所述,报刊作为媒体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我们应如何正确发挥媒体的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到戊戌变法的变法图强,到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体现了近代先进的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即由科技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即探索近代化道路,B项正确;材料的主题不是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自由、建立近代化工业,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2.C
【详解】
根据材料“1915年”,“《新青年》”,“民主与科学”,“陈独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C项正确;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90年代,口号是自强求富,排除A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排除B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大学男女同校”体现了男女派平等,个性解放,这是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具体主张,B项正确;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且在时间上也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且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于1924年,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据材料提到,清末我国从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即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点。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5.B
【详解】
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指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方向,并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等条件,B项正确;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1916年间,是蔡锷等爱国将领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排除A项;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始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
据所学知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意在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学语言,D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排除AB项;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D
【详解】
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排除B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8.D
【详解】
根据所学的可知,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的口号,民主、科学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三民主义是1911年前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变法维新是1895年甲午战后的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所以按照先后顺序应是①④③②,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9.D
【详解】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D项正确;《时务报》和 《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排除A和B项;《民报》宣扬的是三民主义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与公元纪年的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1+n,如民国三十年即1911+30=1941年。1912年时民国元年,故民国五年是1916年,1916年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这场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由陈独秀首先提出的,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戊戌变法运动中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在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排除B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北洋政府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的革新运动,这次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 主要阵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刚开始时是在上海,后来转移到北京,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劳动界》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3.A
【详解】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A项正确;B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A项。
14.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C项正确;《时务报》和《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报纸,排除AB选项;《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5.A
【详解】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A项正确;《敬告青年》是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杂志,排除B项;《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的文章,排除C项;《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排除D项。故选A项。
16.(1)
战争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3)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4)民族;民生。
(5)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
(1)
根据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B:“变法图存”是戊戌变法的主张;C:“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
(5)
根据材料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探索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变化是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
17.(1)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以报刊作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
主要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2)图示略(科技--制度--思想文化)
(3)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唤醒民众觉悟,推动思想解放;丰富民众精神生活;
如何发挥:坚定正确的立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舆论导向。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公益事业。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清政府在经历两次战争的失败后,推行了洋务运动。在此期间,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在中国大地上次第诞生”可知,这体现的背景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据所学可知,其它背景还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以报刊作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创办者对洋务派所举办的自强新政予以积极鼓吹、系统地宣传了改良派要求变法和设议院、仲民权、发展民族经济等主张”可知,这体现的主要内容有,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2)
根据所学和材料“洋务运动、改良派要求变法和设议院、仲民权、发展民族经济、新文化运动”可知,洋务运动学科技,戊戌变法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因此,科技、制度、思想文化。
(3)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唤醒民众觉悟,推动思想解放,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应该这样发挥,坚定正确的立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舆论导向。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公益事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