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选择题
1.《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斗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这句话表明罗马法( )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B.维护了领主的权益
C.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2.“灭亡的不只是一个国家,而是罗马帝国本身。地中海古典文明的直系传承最终就此中断……是一份两千年传统的终结。”与材料描述有关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罗马帝国分裂 D.拜占庭帝国灭亡
3.下图雕像的含义是:天平用以衡量法,宝剑用以保护法,……蒙眼闭目,则表示审判要“用心灵去观察”。这表明
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 B.古代罗马法审判存在主观随意性
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
4.列宁指出:“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拜占庭长期封闭保守 拜占庭帝国走向灭亡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中古西欧城市自治 使欧洲封建国家走向分裂
D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得出重要贡献
A.A B.B C.C D.D
5.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A.《新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6.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有作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该帝国的物产相媲美。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据此判断定都“君士坦丁堡”的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7.《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可以稳固社会秩序 B.皇帝的意志不可违背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8.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下列属于东罗马帝国“法律武器”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陶片放逐法》
9.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 俄国二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D 英国光荣革命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A.A B.B C.C D.D
10.《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制订《查士丁尼法典》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B.成为近代欧美确立政体的典范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安定 D.发展帝国经济,促进帝国的繁荣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漠拉比法典》是古代埃及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B.《十二铜表法》属于希腊颁布的成文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拿破仑法典》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
12.下图为《罗马民法大全》体系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该是( )
A.《民法典》 B.《商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3.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②牛津大学的创办
③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
④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14.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5.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所有法令,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这部法律著作是( )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法学汇篆》 D.《查士丁尼法典》
二、综合题
16.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下图中的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它的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
材料三 公元前 449 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个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四 依据中世纪西欧乡村的惯例,侵犯他人权利的人,会在庄园法庭上被起诉。1280年,某庄园法庭提出指控:“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并且在那本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本来村民在那里进行公共放牧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为保障“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结合所学知识,伯利克里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该“法典”的历史地位。
(3)材料三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 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庄园法庭发挥的作用。
(5)结合上述探究,请你谈谈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7.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为法典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 《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摘自人民日报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的横线部分是什么法典?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外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它有何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 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材料中“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说明武力和法律对巩固皇帝统治和威严起到了重要作用,即法律也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维护了领主的权益,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法律是用来维护国王权力的,不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它是对地中海古典文明的直系传承,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籍,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1453年,在奥斯曼帝国的进攻下,拜占庭帝国灭亡,宣告了“地中海古典文明的直系传承最终就此中断”,D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地中海古典文明,也没有宣告罗马帝国灭亡,排除A项;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并未导致古希腊、罗马文明中断,而且与“两千年传统的终结”不符,排除B项;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并不意味着罗马帝国的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天平用以衡量法”、“宝剑用以护法”和“用心灵去体察”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C项正确;罗马法体系指的是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法律文献、条文不断完善,系统化,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罗马法的特点是公平、正义和至高无上,并未表明罗马法的审判存在主观随意性,也没有体现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原名拜占庭,故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继承古罗马文明,5世纪至6世纪初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然而其封闭保守和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最终被历史大潮淘汰,于公元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陷,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覆灭,A项正确;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发布诏令,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使得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而不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多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的剥削日益加剧,城市市民开始于封建主进行斗争,争取自治权,城市的兴起,使得王权与市民阶层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封建贵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并非只是加速封建国家的分裂,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D项正确;《新法典》是由查士丁尼执政期间的法令编辑而来的,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执政时期颁布的法典,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故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的法律,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建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的都城,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B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都城是巴比伦,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是巴格达,排除C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是尼西加,1453年攻破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并迁都于此,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根据题干“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说明法律能够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是治国手段之一,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法律稳固社会秩序、皇帝的意志不可违背、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的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
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之后,为了对庞大帝国进行有效统治,帝国前期的皇帝都非常重视法律的制定,同时许多著名的法学家从法理上对公民法和万民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大大丰富和完善了罗马法的内容,6世纪的查士丁尼皇帝励精图治,希望重振罗马帝国的国威。他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包括《查士丁尼法律汇编》《法学总论》《法律汇编》《新敕令》四种法律文献在内的法律汇编,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A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B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0.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领用法律来巩固”“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查士丁尼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安定,C项符合题意;推动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成为近代欧美确立政体的典范,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相关,排除B项;发展帝国经济,促进帝国的繁荣,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上台后,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经过6年努力,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文化遗产,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组成,D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组成,不包括《民法典》和《商法典》,排除A项、B项;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12世纪,西欧出现了早期的大学,巴黎、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相继出现;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其建立者是克洛维。故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④②③,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
14.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9世纪的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B项正确;罗马帝国是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是公元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向外传播伊斯兰教,排除C项;法兰克王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其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法学汇篆》是《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之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津贴制度。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4)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5)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可知,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保障“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结合所学知识,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是建立津贴制度。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材料三的“成文法”指的是《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因而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发挥的作用是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17.(1)《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3)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统治秩序、统治意志的体现。
(4)加强法治建设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
据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对《十二铜表法》的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
据材料二“《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法典”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 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
结合上述材料可知,上述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在本质上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私有财产、统治秩序、统治意志的体现。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法治建设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