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关联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不但脸涨得通红,而且最后还是接受了我的好意。
B.如果我也有这样一个完美的陀螺,那就太好了。
C.也许是因为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鹅,所以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扑打我。
D.即使老师不断地提示我,我也没办法扮演好老虎。
2.[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节日的广场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B.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C.快看,那个白发苍苍的是文文和他的爷爷。
D.这样的说法太可怕了,恢复了对他的冷淡。
3.对下面句子使用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想去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设问)
B.那只老雄鹅好像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比喻)
C.很长一段时间,快乐像过冬的燕子,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比喻)
4.“得心应手”的“应”是什么意思?( )
A.应付,对待 B.回答 C.适合,配合 D.答应;接受
5.课文《陀螺》中,在我的故乡,陀螺也叫( )
A.冰球儿 B.冰尜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2)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
(3)他出去买药总是穿着白布上衣,黑色裤子,挽着袖子,留着偏分头,斜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 )
(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牛和鹅》记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被_____________追赶,后来在_____________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文章按_____________顺序讲述了“我”在学校的文艺表演中扮演一只_____________,结果演砸了的故事。
(3)《陀螺》是儿童文学作家_____________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以陀螺为线索,介绍了陀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重点叙述了“我”用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取胜的经历,并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潇潇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成绩一直很优秀。可是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却一落千丈,刚及格,她为此一直闷闷不乐。作为她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慰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不会。”我只好照实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戴上老虎皮和老虎头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撤换我。(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___________
① 照相的事,尽管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②那时我正读小学二年级,课间休息时,我听到有同学喊叫:“照相的来了!”大家就一窝蜂似的跑出教室,看到教室的山墙上挂着一块绘着风景的布,照相师傅站在机器旁等待着。
③先是一位年轻女老师手里攥着一卷白纸照了一张。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叽一声,照相完毕。真是神奇极了,真是好看极了!我们围绕着照相师傅,都看得着迷了。
④这时我堂姐走到照相师傅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三角钱,说:“我要照相。”我堂姐端端正正地站在照相机前,等待着照相师傅发号施令。这时,好像是有人从后边推了一把似的,我一个箭步蹿到照相机前,与堂姐站在一起。照相师傅的头从布罩里钻出来,说:“怎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呆呆地看着我,没人说话。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照相师傅的头在布罩里说:“往前看,笑一笑,好!”他的手捏了一下橡胶球儿,咕叽一声,好了!
⑤这件事至今让我难忘。
1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历历在目:_________。
②发号施令:_________。
11.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段画“____”的句子是____描写和____描写,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3.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课内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其它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15.照样子写词语。
啪嗒啪嗒(ABAB)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跑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慌乱中,我想到了什么,出现了什么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老公鹅咬住我后,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写作。
要求:(1)同学们,每天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的我们听到的。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2)题目自定,注意做到围绕中心写,写出真情实感,表达有序,语句通顺。字数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A选项有误。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2.A
【详解】
考查病句辨析。
B项搭配不当,不能穿着帽子,在“一顶”前面加上“戴上”。
C项搭配不当,“白发苍苍”只能形容爷爷,改为“那个白发苍苍的是文文的爷爷”。
D项缺少主语,在“恢复”前面加上合适的主语。
3.B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
A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运用设问要抓住读者关心的问题,如果问题既不重要,也不新颖,人们并不关心,修辞者却故弄玄虚,不仅不能提高表达效果,反而令人生厌。
B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通过分析可知,此项句子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
C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词语的特点和语境进行分析。本题中“得心应手”意思是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其本身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所以“应”的意思是适合,配合。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注意平时要多读、多背。
根据文章《陀螺》中的“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可知,陀螺也叫“冰尜”,故答案选B。
6.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神态描写: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外貌描写: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心理描写: 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特有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语言描写:把事件当中的人物说的话写出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1)本题运用的是语言描写,“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写出了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2)本题运用的是动作描写,“伯父叹了口气”写出了伯父叹气的动作。
(3)本题运用的是外貌描写,“穿着白布上衣,黑色裤子,挽着袖子,留着偏分头,斜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写出了他的外貌特征。
(4)本题运用的是神态描写,“怒不可遏”写出了他愤怒时的神态。
7. 鹅 金奎叔 事情发展 大老虎 高洪波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牛和鹅》记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作者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讲述了“我”在学校的文艺表演《兄妹历险记》中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锅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文章表现了“我”的求真精神。
(3)《陀螺》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高洪波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表现了成长的快乐,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8.潇潇,不要难过,一次失败决定不了什么,摔倒了再爬起来就好,要相信自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以及不同的人物身份,进行回答。在本题中,语境是期中考试,成绩却一落千丈,作为一直很优秀的语文课代表潇潇此时非常难过,要安慰自己的好朋友,应该说潇潇,不要难过,一次失败决定不了什么,摔倒了再爬起来就好,要相信自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9. “不会。”我不得不照实说。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 虽然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但是老师没撤换我。
【详解】
1.考查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肯定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本题中先删去“只好”,接着加入表示双重否定的“不得不”,最后句子改为:“不会。”我不得不照实说。
2.考查修改病句。本题属于一面对两面,“戴上”可以与“老虎头罩”搭配,但与“老虎皮”不搭配,所以此句可以改为: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
3.考查关联词合并句子,先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是转折,接着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句子可以改为:虽然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但是老师没撤换我。
10. 指当时的情景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发命令,下指示。
11.将近四十年前,“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照相师傅来给师生照相,“我”借堂姐的光第一次照相。
12. 语言 神态 借堂姐的光第一次照相时的得意和愉悦
13.动作、语言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照相师傅照相时指挥照相的人的情景。
14.照相的故事
10.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结合词语的特点进行辨析。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历历在目”指当时的情景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发号施令”指的是发命令,下指示。
11.
本题考查的是段文段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可。事件的时间是将近四十年前,主人公是“我”,主要的事件是照相师傅来给我照相,“我”也借堂姐的光第一次照相。
12.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的辨析和理解,结合划线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划线句: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从“说”可以得出是语言描写,从“骄傲地”可以得出是神态描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借堂姐的光第一次照相时的得意和愉悦。
13.
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辨析。从“攥着一卷白纸”“高高地举起一只手”可以看出这是动作描写,从“高呼一声”可以得出这是语言描写。从“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叽一声,照相完毕。”在这里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照相师傅照相时指挥照相的人的情景。
14.
本题考查的是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根据文段的内容进行辨析。主要是我围绕照相的故事来展开的,所以标题可以是《照相的故事》。
15. 讨论讨论 研究研究
16.心里害怕,吓得腿软了。
17.我想,老公鹅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18.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
15.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
需要学生仿写ABAB式词语。例如:打扮打扮 打扫打扫 打探打探 打听打听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第一段第二句“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知道“我”跑不快的原因是心里害怕,吓得腿软了。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第一段第五句“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知道在慌乱中,我想到了鹅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通过第一段第四句“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知道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第二段第二句“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知道老公鹅咬住我后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
19.范文:
一件难忘的事
要问我印象最深刻的事,那应该就数剪头发了。
那是三年级的夏天,我的头发很长,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真是热死了,所以我决定:要去剪个学生头。
到了理发店,理发师叫我先去洗头,躺在那里我就后悔了,真希望来这里只是洗头而不是剪头发。洗头的过程真是好漫长,我一边想着剪完我变成什么造型,一边让心神不宁和忐忑不安占据 我的心。
坐在椅子上,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唉,我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就答应妈妈去剪头发呢。不过,我还是蛮期待我的新发型的。开始时,我好害怕剪得很丑,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睁开的 那只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把正在飞舞的剪刀,生怕它一不小心把我的头发剪得太丑,太短。理发师又换了一把剪刀,仍然在我头上飞舞。经过十几分钟的惊心胆颤,终于,我的新发型诞生了——包子头。
站在镜子面前,我呆了,这是我吗?这分明就是另外一个人嘛!我现在还有什么脸去见人嘛!我的一生肯定从今天就要开始堕落了……
我剪了这个学生头,真是后悔死了,不仅浪费钱,浪费时间,还浪费我的头发呢……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在我脑海中,它是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