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3 10:0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9 父爱之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理解句子,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A.使紧
B.非常接近,空隙极小
C.事情非常急
D.经济不宽裕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B.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撞得来回摇动。
C.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D.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3.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畏狂风暴雨的打击,不畏严寒酷暑的煎熬 ②昂首挺立
③不怕无边黑暗的包围,不怕长年累月的孤独 ④勇往直前
⑤不畏高山峻岭的阻隔,不畏脚下道路的崎岖 ⑥永放光芒
小溪是勇敢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大树是坚强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灯塔是无畏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④③⑥⑤② B.⑤④①②③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②③④①⑥⑤
4.《父爱之舟》一文中四次写到姑爹的小小渔船,和文题《父爱之舟》有什么联系 下列理解不合理的是 )
A.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望。
B.一步步地扣文题,一步步地深化主题。
C.姑爹的小小渔船是我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5.下面的句子插在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景色。
①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内心的能量。
②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③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④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填空题
6.拼音写词。
bào kǎo xīn téng táng guǒ qǐ dí péi jià
( )( )( )( )( )
bì yè shǔ tiān zhěn biān dīng xié zhǐ xiè
( )( )( )( )( )
7.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善”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善良,友好;②擅长,长于;③好,表示赞同;④熟悉;⑤容易;⑥办好。请为下列加点的“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伯牙善鼓琴。( )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3来者不善。( )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剩下两个义项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高晓声写的。(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主题实践。
妈妈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你打算怎么做呢?面对妈妈的养育之恩,你将如何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然后答题。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0.本选段围绕“父爱”概括写了两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为什么“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句子中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上面语段出自课文《父爱之舟》,联系全文,写出作者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作为文章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14.仿写词语。
人山人海(ABAC式)______________ 密密层层(AABB式)______________
15.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庙会的热闹气氛及食物的丰富,与父子俩的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6.“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是因为_____________,体现出___________,而父亲还是给“我”买了一碗热豆腐脑,体现出______________。
17.对画“﹏﹏﹏”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吃饱了,不饿,所以不吃豆腐脑。
B.父亲不爱吃豆腐脑。
C.父亲挣钱艰难,对自己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但对儿子却舍得花钱,体现出浓浓的父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经济不宽裕,但是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紧:经济不宽裕。
2.C
【详解】
A.比喻句,把白鹭比作一首诗。
B.拟人句。
D.反问句。
3.B
【详解】
每个句子后面第一个横线上跟着的应该与主语的特点一致,小溪与道路的崎岖有关,大树与坚强有关,灯塔与孤独有关,其次再选第二个横线上与各自品质有关的词语即可。
4.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A.正确。父爱和船联结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望。
B.正确。父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读书的往事,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父亲的敬爱之情。一文中四次写到姑爹的小小渔船一步步地扣文题,一步步地深化主题。
C.不正确。因为文章以“小船”为明线,以“父爱的深沉、伟大”为暗线,将零碎的场景串联起来,寓厚重的父爱,小小渔船永远地在作者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形象,姑爹的小小渔船是父亲借来送我上学的,但文中并没有说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5.B
【详解】
给出的例句主语是“它”,所以在例句前要有句子能介绍“它”是什么。
②③句中间缺句子,野百合开花后为什么野草和蜂蝶不嘲笑它了,例句就是中间缺失的原因。
6. 报考 心疼 糖果 启迪 陪嫁 毕业 暑天 枕边 钉鞋 纸屑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报考、心疼、糖果、启迪、陪嫁、毕业、暑天、枕边、钉鞋、纸屑
7. 口 9 ② ③ ① ⑥ 面善 善变
【详解】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故答案为:口 9 ② ③ ① ⑥ 面善 善变。
8. 《慈母情深》的作者是高晓声。 母亲却已经将钱塞在他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她挺高兴自己儿子爱看书的。 这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了。
【详解】
(1)句中“作者是”和“谁写的”句式杂糅,可改为,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或这本书是谁写的。
(2)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或“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高晓声。
(2)母亲却已经将钱塞在他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她挺高兴自己儿子爱看书的。
(3)这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了。
9.我打算送束鲜花,为妈妈做张贺卡,并对妈妈说:“谢谢您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孝敬您!”

10. 父亲在大雨大雪天背“我”上学 父亲送“我”到鹅山小学,替“我”铺床被
11.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12.在文中指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与以前各种形式的哭的感受大不一样。
13.①“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联结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②“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③“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④“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10.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结合“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父亲又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师范毕业当个高小的教员,这是父亲对我的最高期望”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答题要点。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11.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从“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可以得出“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的原因。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理解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准确理解,重点把握即可。对“新滋味”的理解需要结合“干是家里柴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原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理解,突出家中的贫困,但又需要去缴纳这些学费,内心感到十分的心酸,在这种艰难中父亲一就外出挣钱,我体会到了父亲挣钱的一种艰难,与以前各种哭的感受大不一样,所以才有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新滋味”。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13.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题目“父爱之舟”表面指的是姑爹的渔船。实际指的是父亲的爱,揭示了父爱对我成长的承载作用。文章以“父爱之舟”为线索来叙事表达了父爱的伟大。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14. 百发百中 高高兴兴
15. 场景 清贫
16. “我”知道父亲没钱,怕增加父亲的负担 “我”的懂事 父亲对“我”的疼爱。
17.C
14.
考查词语仿写。
ABAC式:若隐若现、半推半就、半信半疑、自作自受、无忧无虑等
AABB式:星星点点、明明白白、轰轰烈烈、隐隐约约、蹦蹦跳跳等
15.
考查句子理解。
仔细阅读“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可知这是场面描写,描写的是热闹的庙会场面。写出了庙会的热闹气氛及食物的丰富,庙会的盛大与父子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
16.
考查句子理解。
“我”和父亲都很饿,但是“我”没有让父亲买东西吃,而是吃父亲带来的凉粽子说明“我”理解父亲赚钱不易,以及“我”家境贫寒。体现了“我”的乖巧懂事。而后父亲给“我”买了一碗热豆腐脑,体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据此作答即可。
17.
考查句子理解。
仔细阅读“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可知父亲觉得委屈了“我”,于是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本来父亲挣钱不易,但出于对“我”的心疼,还是花钱让“我”吃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体现了父亲对孩子大方,对自己吝啬。这是浓浓父爱的体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