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1:1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事变爆发后,共产党理性地认识到,应该抛弃与蒋介石的矛盾,和平解决于国于党都是更有利的。此“事变”是指
A.华北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杨靖宇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左宝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七七事变爆发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重庆谈判
4.某次学生运动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该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 九运动 D.七七事变
5.一二·九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合作的形成
C.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6.某校排练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一二·九运动
7.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做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因为这一年
A.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国民政府自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全面抗日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民众的抗战开始
9.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全部沦陷的重要原因是
A.日本关东军偷袭 B.日本兵力多于东北的国民党军队
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人民不支持国民党军队
10.“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和平建国
11.某纪念邮票票面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双十二纪念”字样。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 B.长征胜利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2.时间轴空白处正确的事件名称是( )
A.九一八事变 B.皇姑屯事件 C.皖南事变 D.平型关大捷
13.从1932年春到1934年,在东北的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地区相继建立了十几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仅据日方的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数字为:战殁者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战果突出 B.东北三省当时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C.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 D.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
14.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5.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识读地图--树立时空观念】
(1)请写出英国在两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分别割占的中国领土。
(2)结合如上图分析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变化?并谈谈这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研读材料--寻找历史证据】
材料一:1896年一位日本商人经清政府允许来到杭州投资办厂。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企业家纷纷来华投资办厂。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就是由美国提供设备和配件,由中国提供劳动力、燃料和基础设施的中美合资企业。
(3)材料一中的日本商人来中国设厂“合法化”的依据是什么?
(4)材料一中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材料二中中国下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感悟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
“打倒日本帝国主”“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5)以上口号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青年学生怎样的爱国情怀?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余人……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三 战云密布下,生活在北平的学生,痛感“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是谁?并分析虎门销烟的重大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的名称。并分析台湾人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处的年份,并概括这一事件对中国抗日斗争的重要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应该抛弃与蒋介石的矛盾,和平解决于国于党都是更有利的”,可知与西安事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可知此“事变”是指西安事变,B项正确;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排除A项;“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派1941年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D
【详解】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学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左宝贵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抗敌,壮烈牺牲,三人身上都能体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①③④正确;D项正确;曹汝霖是五四运动时期学生要求打倒的卖国贼,他身上不能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项。
【点睛】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爆发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日的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重庆谈判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4.C
【详解】
依据“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可知与一二 九运动有关。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C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高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期待,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排除B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A项正确;国共合作的形成,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6.D
【详解】
根据材料“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严峻的形势使北平学生痛感“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掀起了一二·九运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在长江以南,排除A项;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内部,与日本无关,排除B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反抗的是北洋军阀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民众发起了抗日活动,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也是中国局阬战的开始。是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不属于抗日战争范畴,排除A项;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南京大屠杀反映的是日本侵华罪行,不是中国人民抗战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D项符合题意。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9月,A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局部抗日开始,B项表述错误,排除;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故选D。
9.C
【详解】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令把东北军撤到山海关内,导致日军一天之内就占领东北地区大小城市20多座,所以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C项正确;日本关东军偷袭不是东北沦陷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项;日本兵力没有多于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排除B项;当时人民没有不支持国民党军队抗日,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体现的时代主题是抗日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C项正确;维新变法的主题是变法图强,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民主科学,排除B项;重庆谈判时主题是和平建国,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1.C
【详解】
据材料“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双十二纪念”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逼蒋抗日,C项正确;1927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爆发,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排除B项;1945年8月重庆谈判,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因此时间轴空白处正确的事件名称是九一八事变。A项正确;皇姑屯事件,是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排除B项;皖南事变,是指国民党反动派1941年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的事件,排除C项;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A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组织了多个反日游击队,并且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由此得出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成果突出,A项正确;题干的重点不是说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而是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排除B项;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表明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排除C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而且题干也没有涉及国民党抗日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936年12月”“通电主张一致对外”“汉卿通电各项主张”指的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即扣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的沈阳, 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的北平,以上事件的时间和地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序幕,A项正确;BCD项发生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1)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
(2)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
(3)是中日《马关条约》。
(4)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5)五四运动、一二 九运动;不屈的斗争精神、无畏的抗争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2)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开放的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不断深入内地。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成为日本商人来中国设工厂“合法化”的依据。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5)根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知反映了五四运动,根据“反对华北自治”可知反映的是一二 九运动;这些事件体现的爱国情怀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不屈的斗争精神、无畏的抗争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17.(1)“他”是林则徐;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名称:中日《马关条约》;原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驱使。
(3)年份:1935年;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门销烟。”并所学知识可知,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根据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根据材料二“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是《马关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台湾军民反对割让台湾是因为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割让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军民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
(3)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