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1: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选择题
1.《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的典型表现是( )
A.加强了海外贸易 B.率先开辟新航路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确立了海上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
2.英国议会可以缔造国王,也可以废除国王,议会终于获得了国家的最高地位,议会主权由此确立。此后,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彻底翻转了;不再是议会附属于国王,而是国王附属于议会。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克伦威尔推翻专制统治 B.英国已宣布成为共和国
C.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D.北美殖民地已宣布独立
3.下图反映了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这场革命的特点是( )
①长期性 ②妥协性 ③曲折性 ④不彻底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漫画创作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漫画表明英国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王的权利受到了制约
C.人民可以当家作主 D.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5.“君主立宪制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很好的衔接,既使英国由封建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又没有出现过渡时期极易发生的社会不稳、秩序混乱的情况,从而为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立宪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C.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D.消除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冲突
6.以下是《英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1640年 1649年 1653年 1660年 1688年 1689年
重开议会,革命开始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斯独揽大权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通过《权利法案》
A.1649年,英国革命结束 B.1689年,共和制度确立
C.英国政治制度始终具有专制性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
7.“1688年秋,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内战已经迫在眉睫。所幸,辉格派和托利派汲取了前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为避免暴力冲突,弥合分歧,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结束了英国几十年专制和革命的循环。”结束英国“专制和革命”循环的政治制度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
8.近代英国对于国王的存废,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最终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这表明( )
A.英国一直都是君主专制国家 B.英国选择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C.贵族政治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D.英国封建残余仍然存在
9.下图描绘了威廉和玛丽批准《权利法案》的场景,这意味着英国( )
A.提高了女性地位 B.限制了国王权力
C.剥夺了贵族特权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0.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议会合法斗争、两次内战、共和国建立以及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等反复斗争,最终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一历程反映了英国( )
A.革命的长期性与曲折性 B.“王权有限”的政治传统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世界地位逐步提升
11.东西方史实的对比,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理解得更深刻。康熙皇帝(1654年一1722年)一生致力于强化君主专制。同一时期欧美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A.美国爆发独立战争 B.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爆发 D.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
12.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
A.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D.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13.议会中人编订了《权利法案》,将《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中所定的民权保障和君权限制重新列举一番,要求新王遵守。由此可知( )
A.英国宪政发展一成不变 B.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英国宪政发展尊重传统 D.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14.“查理一世坚持‘君权神授’,经常不经议会而强行征税,使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材料表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15.詹姆斯一世和继承人查理一世企图把英国圣公会的教义和仪式强加给所有的人,从而引起不信奉国教的臣民即清教徒的仇视。他们还企图摆脱国会进行统治,但遇到了困难,这带来了很大的收入,但也引起资产阶级的反抗。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
A.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起因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特点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历史上某重大历史事件过程
相关链接: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表格呈现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据相关链接概括“光荣革命”的特点。这一革命后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
17.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词源上的含义是“人民的权力”,“人民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阅读下列材料,探源西方民主制度。
材料一:在古希腊诸多的城邦国家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典型的。雅典之所以能够实行民主制度与雅典城邦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雅典实行奴隶制度,奴隶劳动维系支撑着雅典社会,贵族和自由民不为日常生计操心,才有了参与政治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古希腊城邦都是小国寡民,公民基本上生活在可望可及的范围内。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是在谁主政时期?请举出一项他实行民主改革的措施。依据材料概括,雅典实行民主制度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古罗马创造了不同于雅典民主制的共和制度,罗马人抛弃了古希腊雅典式的民主政体,而采用了包含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因素在内的混合政体形式,并且成功地加以实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罗马共和国是何时建立的?依据材料写出罗马混合政体形式包含了哪些因素?罗马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哪个机构手中?
材料三:蛮族进入西罗马帝国后,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劫掠;基督教排斥一切世俗学问,教士们把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典著作刮去,抄写基督教文献,无数古典著作因此而失传,古典文化中大量不能纳入基督教的成分被抛弃和毁灭了。公元五世纪时,欧洲进入了被称为“黑暗年代”的中世纪,古希腊、罗马文明灰飞烟灭。
(3)依据材料三概括摧毁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回答在黑暗的“中世纪”哪一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使欧洲人再见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光辉是在哪一思想文化运动中?
材料四:近代西方民主缘起于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则是英国议会制度的起点。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也是起于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后又经过复辟与“光荣革命”,17世纪末英国以议会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初步建成。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大宪章》确立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哪部文献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从而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五: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具有选举权的人还是不到人口的五分之一。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宣言》和宪法,被公认为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观念的典范,但当中却把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实际上是以阶级为界限决定是否拥有选举权。美国建国后长期存在奴隶制,在公民权利上的种族、性别歧视根深蒂固。
——上述材料均摘自《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5)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看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题干“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和所学知识,17世纪英国较早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为此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也意味着英国在政治文明方面“抢占了先机”,C项正确;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并加强了海外贸易,排除AB项;18世纪时的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
据所学知,1689年,威廉接受了议会颁布的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就任英国国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从此不再是议会附属于国王,而是国王附属于议会,C项正确;克伦威尔推翻专制统治时议会还没有“终于获得了国家的最高地位”,排除A项;英国已宣布成为共和国时议会还没有“终于获得了国家的最高地位”,排除B项;北美殖民地已宣布独立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D
【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至1688年,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长期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封建势力保皇派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导致革命出现反复性,具有妥协性和曲折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还保留君主制,说明革命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①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而ABC概括不全,排除AB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制约,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B项正确;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没有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人民可以当家作主”,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没有出现过渡时期极易发生的社会不稳、秩序混乱的情况”表明国王权利受到限制,从而避免了社会不稳、秩序混乱的情况的发生,但不能说明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冲突消除,D项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很好的衔接”“英国由封建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说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从而为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说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排除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
根据材料“《英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建立共和国将革命推向了高潮,随着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再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革命又走向低潮,“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代议制民主在英国最终确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渐进性、曲折性、反复性的特点。D项正确;“1649年,英国革命结束”说法错误,排除A项;1689年,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B项;“英国政治制度始终具有专制性”说法错误,《权利法案》体现的是其民主性,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1688年秋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可知,这就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第二年,即,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英国有君主,不是共和制,排除A项;美国是联邦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是君主专制,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8.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历史上关于国王不同的选择的最终结果是保留了国王,说明了君主制度是适应英国国情的,故选B符合题意;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才确立君主立宪制,故A不符合题意;英国贵族执掌的上院如今已经不占据政治权力中心,贵族称号更多是一种荣誉,故C部不符合题意;英国至今仍有贵族时代的残余,但现今的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残余”说法不准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B项正确;《权利法案》与提高女性地位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剥夺贵族特权”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本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产物,并非实现民族独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议会合法斗争、两次内战、共和国建立以及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等反复斗争,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的特点,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1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与康熙皇帝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事件是1775年,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爆发时间是1789年,排除C项;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是1804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并让新国王接受《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因为《权利法案》的核心是肯定议会主权,限制王权,C项正确;“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项;《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权利法案》将《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中所定的民权保障和君权限制重新列举,这体现了英国宪政对传统的尊重和发展,C项正确;《权利法案》只是将《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中所定的民权保障和君权限制重新列举一番,不能说明英国宪政发展是一成不变 的,排除A项;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是在《权利法案》实施后,题干强调的是英国议会编订《权利法案》,排除B项;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是在18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形成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查理一世坚持‘君权神授’,经常不经议会而强行征税,使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是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A项正确;经过、结果、影响与材料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5.B
【详解】
根据材料“詹姆斯一世和继承人查理一世企图把英国圣公会的教义和仪式强加给所有的人……但也引起资产阶级的反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来自苏格兰,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这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遭到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从而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王权统治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因此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没有体现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起因,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制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题干内容体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没有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议会的召开;“光荣革命”。
(2)非暴力手段的政权更迭。(意思相近即可)君主立宪制。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详解】
(1)依据材料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呈现的是英国历史上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议会的召开是开始;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结束的标志。
(2)依据“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的“光荣革命”的特点是非暴力手段的政权更迭;这一革命后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
(3)结合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7.(1)伯里克利;①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②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也经抽签产生;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④为了保证贫困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津贴制度。①雅典实行奴隶制度,贵族和自由民不为日常生计操心;②古希腊城邦是小国寡民,公民生活在比较小的范围内。
(2)公元前509年;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元老院;
(3)蛮族的入侵和基督教的破坏;拜占庭帝国;文艺复兴
(4)“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5)西方民主制度是少数人的民主;西方民主制以阶级为界限决定是否有选举权(具有阶级性);西方民主制度中也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具有局限性。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困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津贴制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城邦是小国寡民,公民生活在比较小的范围内。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罗马人抛弃了古希腊雅典式的民主政体,而采用了包含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因素在内的混合政体形式,并且成功地加以实施”可知,罗马混合政体形式包含了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罗马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蛮族进入西罗马帝国后,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劫掠;基督教排斥一切世俗学问,教士们把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典著作刮去,抄写基督教文献,无数古典著作因此而失传,古典文化中大量不能纳入基督教的成分被抛弃和毁灭了”可知,蛮族的入侵和基督教的破坏,摧毁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使欧洲人再见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光辉是在文艺复兴运动。
(4)(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 的两项基本原则;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法治”取代了“人治”, 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5)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方民主制度是少数人的民主;西方民主制以阶级为界限决定是否有选举权;西方民主制度中也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具有局限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