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冷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一《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以下不是山姆大叔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欧洲发展 B.扶持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力量 D.建立北约组织
2.美国前国务卿贝克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可见,“苏联的崩溃” ( )
A.导致两极格局瓦解
B.推动世界形势走向缓和
C.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创造了条件
D.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3.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针对如下图中失业严重的状况,日本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
A.实行明治维新 B.发动甲午战争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寻求美国援助
4.给美、苏对抗蒙上军事色彩,即冷战形成的标志是( )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5.二战后,美国要使东欧变成所谓的自由世界,美国要关心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包括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美国政府主要目的是( )
A.支持东欧恢复和发展经济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6.下图漫画,左边人物为肯尼迪,下边人物为赫鲁晓夫。该漫画表明“冷战”局面长期存在的原因是美苏双方:
A.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B.根本利益基本趋向一致
C.敌对意识逐渐走向淡化
D.企图共同主宰世界秩序
7.一战后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建立起了雅尔塔体系。这两个国际体系( )
A.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B.都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C.都有避免战争的有效机制 D.都标志国际格局中心的转移
8.下图是1949年德国分裂时的地图,东德和西德分别成立标志着( )
A.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D.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已形成
9.1948年6日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北约建立 B.德国分裂
C.柏林被分区占领 D.两极格局的形成
10.“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成立/“北约”与“华约”/德国的分裂与柏林墙的修建。这些史实反映了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B.交流与合作是总体趋势
C.复兴与联合是首要任务 D.冷战与对抗是鲜明特征
11.如下图是《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示意图》,说明( )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C.苏联经济改革成效巨大 D.苏联对东欧的改造具有强制性
12.下图漫画所反映史实的真实目的是( )
A.控制西欧,牵制苏联 B.帮助西欧复兴经济
C.抵制苏联的进攻 D.为了获取投资利益
二、综合题
13.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都是世界重要一极,它们的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材料二 1991年“冷战”时代宣告结束。然而当今一些西方大国仍以“冷战’思维和“冷战”手段面对中国的崛起。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机器的力量,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导世界的局面,后来居上的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四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采取措施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5月31日又对其盟友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的钢铝产品征收高关税。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发动了对叙利亚的空袭,使中东局势复杂化。与此同时,中国正致力于和平发展,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它是通过什么法律文献确立起来的?
(2)历史上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和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力超越英国后来居上,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破坏和不利于团结的什么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应遵循怎样的规则面对未来?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同时美国需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下)
(1)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冷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要问题领域和地理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3)你赞成材料三的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请用总结性语言,不要照抄原文。)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9月28日报道,10月3日是一个值得德国人纪念的日子,届时,德国历时92年将还清最后一笔战争赔款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自1924年始,德国以向美国贷款、发行外国债券等方式筹集这笔巨额赔款。原规定5年必须付清赔款,但因各种原因,直到2010年10月3日才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历时92年。
——德国《明镜周刊》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对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基于以上各项目标,三大盟国将继续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斗争,以获得日本无条件之投降。
——《开罗宣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世界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1)阅读材料一分析,德国赔款是来自于哪场战争?在该场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是哪次战役?
(2)请写出材料二中所提到的“盟国”建立的标志。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
(4)依据材料三,美国冷战结束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首要原则是“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对此你认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应该如何去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据所学知,1947年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防止了革命的爆发,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也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使欧洲成为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图片中山姆大叔说:来吧,小鱼。即是以“马歇尔计划”为诱饵,把西欧国家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ABC排除;建立北约组织不是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苏联的崩溃、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可知,这体现出,美国人认为,苏联崩溃,美国就可以领导世界,也就是美国建立单极格局,C项正确;材料是说苏联崩溃和美国称霸世界的关系,不是说两极格局瓦解、形势走向缓和、多极化趋势,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C
【详解】
图片反映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政权在日本建立起来。故C项符合题意。实行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排除A;发动甲午战争是19世纪90年代,排除B;寻求美国援助与史实不符,排除D。故选C。
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冷战形成,C项正确;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取得二战的胜利,欧洲联盟的成立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5.D
【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要使东欧变成所谓的自由世界,美国要关心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包括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美国要改变东欧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D项正确;“支持东欧恢复和发展经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抵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6.A
【详解】
根据漫画主要信息可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共同压住核武器的柜子,肯尼迪还要求加把锁,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现的是美苏双方都不希望核危机进一步升级,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所以A符合题意,美苏根本利益没有趋向一致,B不符合题意;图片体现不出美苏敌对意识逐渐走向淡化,C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准确解读漫画,提取有效信息是解决漫画题的关键。本题漫画的关键信息是美苏给核武器“加把锁”。
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英法美等大国主导,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分割世界,两个体系都体现了大国强权特征,B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中有社会主义国家主导部分,排除A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未能阻止战争,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说明当时欧洲依然是国际格局的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1949年,德国分裂,东德和西德分别成立,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C项正确;1947年冷战正式开始, 两极格局形成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已形成是在1955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B
【详解】
根据材料“1948年6日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述了苏联切断西柏林的交通,而美国通过空运对柏林进行支援,使得德国分裂为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和西方国家控制的联邦德国。B项正确;北约建立于1949年,排除A项;柏林被分区占领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约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
依据题干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是美苏冷战的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经互会”的成立、华约的成立是苏联针对美国冷战措施采取的针对性的措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建立是美苏冷战矛盾激化的产物。题干反映的是美苏冷战和对抗的产物,D正确;材料中的事件体现了美苏对抗,它们是不和谐因素,阻碍了双方的交流,不能够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复兴,ABC排除;故选D。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苏联之手通过军用飞机握住匈牙利之身,这体现出军事控制,说明苏联对东欧的改造具有强制性,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大国沙文主义,不是说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苏联经济改革成效巨大,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2.A
【详解】
根据题干“美帝国主义、援助、西欧各国”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将美帝国主义誉为黄鼠狼,西欧各国是鸡,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控制西欧,牵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破坏,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A项正确;“帮助西欧复兴经济”是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排除B项;当时苏联没有进攻美国、欧洲,“抵制苏联的进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为了获取投资利益”与题干“代表黄鼠狼的美国项代表鸡的西欧援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3)第二次工业革命
(4)霸权主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别国利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1)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材料“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指君主立宪制。它是通过法律文献《权利法案》开始确立起来的。
(2)
1949年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实力超越英国,后来居上。故,美国实力超越英国后来居上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4)
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破坏和不利于团结的主要因素是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我认为世界各国应遵循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别国利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的规则面对未来。
14.(1)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和扩大海外市场(或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2)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华约组织。
(3)美苏冷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确立和维护了核“恐怖平衡”,使两个超级大国因惧怕互相毁灭而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但不兵戎相见,从而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维护了世界和平(或赞成观点美苏冷战使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阐释:美国通过操纵联合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确立政治霸权;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国际货币金融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建立并控制北约,成为军事霸主)。
(1)
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同时美国需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分析可知,二战后冷战爆发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和扩大海外市场。
(2)
依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表现有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华约组织。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赞成材料三的观点是美苏冷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确立和维护了核“恐怖平衡”,使两个超级大国因惧怕互相毁灭而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但不兵戎相见,从而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维护了世界和平;或赞成观点美苏冷战使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阐释:美国通过操纵联合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确立政治霸权,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国,货币金融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建立并控制北约,成为军事霸主。
15.(1)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
(2)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反法西斯战争。
(3)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两极格局。
(4)倡导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
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巴黎和会做出裁决,德国要向法国支付战争赔款;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
(2)
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共同宣言,表明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冷战政策”的实施,世界形成了格局两极格局。
(4)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可以从倡导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总结回答。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