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A.工业水平落后 B.新生政权需要巩固 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D.土地改革刻不容缓
2.“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与上述材料及下图相关的举措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三大改造
3.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集体土地所有制
4.毛泽东主席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祝贺。”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改革意义是( )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人民当家做主
③为国家工业化的进行准备了条件 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大跃进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下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土地归集体公有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国家工业基础落后 D.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7.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所述与以下哪一选项有关
A.人民公社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 D.农业合作化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的时间达8个月之久。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都有米饭吃。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 )
A.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巩固了人民政权
9.1952年春耕开始以后,湖南根据丰产要求,开展了热烈的、空前的春季积肥运动……许多农民发明和改良了农业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推动湖南大生产运动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农业合作化运动
10.2月21日,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份文件指导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71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11.下列关于西藏的史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在位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B.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加强管辖西藏地区
C.1950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D.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2.周恩来曾指出:“在新解放区约三万万人口中实施土地改革,这是紧接着人民解放战争而来的中国第二场最激烈的阶级斗争。”这说明土地改革
A.具有反封建的政治性 B.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
二、综合题
13.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年?(年月日)为了庆祝这伟大的日子,国家设立了哪一重大节日?
(2)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进行了什么改革?在这次改革中翻了身并成为土地主人的是谁?改革后他们(土地的主人)在生产上有什么变化?
(3)图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谁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14.【重获新生】
下面是建国初期保存下来的几张照片。根据照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
(2)图二中的战役反映的是哪次重大战争的实况?这次战争中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图三中的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上信息,请你为上述三则图片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15.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材料二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
材料三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
(2)材料二“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写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提到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改革,其改革法律依据是什么?此历史事件和材料二有何共同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材料中认为因为中国土地制度极为不合理,如果不改革土地制度,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也不能实现工业化,由此可知强调了土地改革的迫切性,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农村土地改革的迫切性,而非我国工业水平落后,新生政权需要巩固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排除ABC。
2.B
【详解】
根据图片“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结合所学知识,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B项正确;1958年我国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排除A项;1953——1956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排除C项;1953——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
据所学可知,为了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后,把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A项;土地改革推翻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土地改革没有实行集体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C
【详解】
据题干“……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基本条件……”可知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为国家工业化的进行准备了条件,所以③④符合题意,即C项符合题意;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意义,人民当家做主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都与土地改革无关,即①②与题意不符,故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5.C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1950年前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到1950年后的“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的“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些变化是因为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到1952年底,我国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改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C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且都是探索过程中走的弯路,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排除AD项;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3年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出现的,排除B项。故选C项。
6.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D项正确;土改后的土地制度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不是归集体公有,集体公有是在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排除A项;结束了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排除B项;国家工业基础落后与土地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根据材料“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土地改革时期的史实,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是我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造成“左”倾错误泛滥,与农民分得土地无关,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土地改革内容,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三大改造的内容,与农民分得土地无关,D项错误。故选C。
8.C
【详解】
根据“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都有米饭吃。”可得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化,排除A项;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根据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B项正确;A项是1949年,C项是1950年,D项是1953年,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71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项;1978年我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A项不符合题意;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加强管辖新疆地区,B项不符合题意;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C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2.A
【详解】
由“在新解放区约三万万人口中实施士地改革,这是紧接着人民解放战争而来的中国第场最激烈的阶级斗争。”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士地改革的政治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政治意义是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士地的主人,故A符合题意;B是土地改革的经济意义,排除B;CD不是土地改革的意义,排除CD。故答案为A。
13.(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2)土地改革;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3)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
图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为了庆祝这伟大的日子,国家设立10月1日为国庆节。
(2)
图二和图三反映的是1950年进行的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并成为土地主人;变化: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3)
图四反映的是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我们应该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学习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点睛】
14.(1)开国大典;新中的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化: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
依据图一“1949年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其国际意义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
依据图二“上甘岭战役”可知,图二中的战役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实况;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这次战争中国出兵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
依据图三信息“1950年四川贫民分到土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4)
综上信息,为上述三则图片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5.(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历史事件:抗美援朝;黄继光、邱少云;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
根据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的主题,而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因此“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
根据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
根据材料三“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改革是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的土地改革开始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