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1: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下表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表格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时期 元朝 清顺治、康熙帝时期 1727年 1965年
史实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册封达赖和班禅 建立西藏自治区
A.设置安西都护府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北庭都护府 D.设置伊犁将军
3.1661年,驻守台湾的殖民头目写信给郑成功,愿送白银10万两,请求郑军退出台湾。郑成功在回信中义正词严地指出:“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该回信体现了郑成功( )
A.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B.巩固民族团结的愿望
C.抗击倭寇的坚强意志 D.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B.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雍正设置伊犁将军
5.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1662年,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 38 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战争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雅克萨之战
7.如图两幅绘画作品反映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是( )
A.武装镇压 B.和平怀柔 C.恩威并施 D.经济拉拢
8.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在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①岳飞 ②文天祥 ③戚继光 ④郑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边疆管理事件按照其发生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中央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我国对台湾的管辖
②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③中央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④朝廷设置了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10.如下图一组文物,能实证的观点是( )
A.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元朝开始了正式管辖新疆
C.清朝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D.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11.北起自外兴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东含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史称“汉、唐以来未之有也”。为之作出贡献的有(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文成公主人藏 C.郑和下西洋 D.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
12.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于少数民族人才也大胆地予以重用。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谨行等都深受重用,有的还成了驸马。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唐朝宰相总数的6%左右。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材料二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三
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联合沙俄攻打北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表现,据此分析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新民族。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发生在我国古代哪一个朝代?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项汉化措施?
材料二: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依据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哪一重要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3)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材料四:
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 金瓶掣签制度 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4)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有效的加强了对我国哪一地区的管辖?
(5)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5.吾有所爱,其名华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为周边民族所认同。经过不断的斗争和融合发展,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材料二迁都中原后,孝文帝更加积极地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云冈石窟中雕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窟龛,深受汉文化影响,造像面容清秀、雕饰奇丽,服饰也体现出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的典型装粉。…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彩篇章》
材料三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执政期间…对于领土问题,他一般都是使用武力解决的,捍卫了国土的完整和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强硬的手段维护了东北一带的和平…使西北大片版图又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手中。
(1)说出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斗争的根源制度,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诸侯征战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中原”是指哪一城市。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康熙帝在执政期间为捍卫国土完整和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国家统一,通过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斗争捍卫了疆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了,C项正确;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魏晋南北朝体现了,隋唐体现封建社会繁荣、开放,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727年处于清朝统治期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B项正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是在唐朝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AC项;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皇帝是设置管理新疆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据题干材料可知,回信体现了郑成功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盘踞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与外敌抗争,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乾隆帝时,1757年维吾尔族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不是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是镇压少数民族叛乱。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项正确;ABD都是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新疆、台湾等地方的管理,奠定了我国历史版图,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A项正确;魏晋南北减肥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隋唐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6.B
【详解】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故B项正确;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排除A项;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排除C项;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清朝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据题干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幅绘画作品反映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是恩威并施。C项正确;武装镇压和和平怀柔分别对应的是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和册封“达赖喇嘛”,排除A、B项;经济拉拢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①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不是反对外国侵略,而是国内民族矛盾,不是民族英雄;②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不是反对外国侵略,而是国内民族矛盾,不是民族英雄;③戚继光 是明朝抗击日本倭寇、包围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是反对外来侵略,是民族英雄;④郑成功是清初从荷兰殖民者手中仇富台湾的硬性,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是民族英雄。综上所述③④属于民族英雄,故选C。
9.B
【详解】
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这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元朝时期设置了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②④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点睛】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清朝设置驻藏大臣都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有关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朝前期对新疆采取的管辖措施。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由此可知能够实证的观点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D项正确;这些文物能够证明的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能说明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元朝开始了正式管辖新疆,也和对台湾的管辖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根据材料“北起自外兴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东含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的疆域四至,与之相关的是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D项正确;西域都护的设置始于西汉,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人藏,排除B项;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故A项正确;戚继光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乾隆帝平了定大小和卓叛乱,均与题干“郑成功”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1)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开明。
(2)民族融合;回族
(3)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4)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唐朝对于少数民族人才也大胆地予以重用。”可以概括唐朝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表现是重用少数民族人才;根据材料一的“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可以概括唐朝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表现是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据以上史实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依据材料二的“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根据材料三的“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可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平定叛乱;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达赖金印”可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4)综合题干三则材料,我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有: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等。
14.(1)北魏;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和亲政策;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设置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4)西藏。
(5)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说明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改革,北语指的是北魏鲜卑语,此次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涉及汉化措施中语言方面的改革,即说汉话,在朝廷中30岁以下禁止说鲜卑语。
(2)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文成公主嫁给了他,说明唐朝时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还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技能的工匠。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元朝时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4)根据材料可知,“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说明金瓶掣签制度有效的加强了对我国西藏地区的管辖。
(5)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民族中,关系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各民族间相互交融,从而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15.(1)分封制。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增加了华夏族的认同感。
(2)洛阳。促进了民族交融。
(3)设置台湾府;进行雅克萨之战;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等等。
(1)
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斗的根源制度是分封制。根据材料一“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为周边民族所认同。……”可得出诸侯征战带来的影响: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根据材料一“经过不断的斗争和融合发展,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可得出影响:增加了华夏族的认同感。
(2)
根据材料二“迁都中原后,孝文帝更加积极地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根据材料二“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窟龛”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3)
根据材料三“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可得出康熙帝在执政期间为捍卫国土完整和统一而采取的措施:设置台湾府;根据材料三“…以强硬的手段维护了东北一带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措施:进行雅克萨之战;根据材料三“……使西北大片版图又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手中”可得出措施: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