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一1.1空间和时间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必修一1.1空间和时间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05: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 (2019)必修一 1.1 空间和时间
一、单选题
1.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相对于站在岸边的人,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江水 B.青山 C.帆船 D.红日
2.如图所示,2021年9月17日下午13时30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乘组3人在太空工作90天后,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90天指的是时刻
B.13时30分指的是时刻
C.地面上的人看到飞船返回舱落下,在返回舱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不能看成质点
D.以地球为参考系,舱内航天员是静止的
3.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2011年12月10日,我国上空出现一轮十全十美“红月亮”如图所示.这是十年一遇最美月全食,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0时45分开始初亏,经过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持续约3个半小时.而完全“被吃掉”的“红月亮”,只有大约51分钟.文中提到的“时刻”有(  )
A.51分钟 B.3个半小时
C.20时45分 D.2011年12月10日
4.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车内的人都静止,他选择参考系(  )
A.他乘坐的火车 B.迎面驶来的火车
C.路旁的房屋 D.路旁的树木
5.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程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6.5小时都指时刻
B.研究航天员舱外运动时,应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C.研究航天员舱外作业情况时,航天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运动轨迹时,核心舱可视为质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路线的长度就是运动员的位移
B.研究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时需再坚持3s,3s指的是时间间隔
D.男子足球决赛晚上8:00开始,8:00是指时间间隔
7.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艺术性地表达了运动的相对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云为参考系的
B.“云与我俱东”,是以云为参考系的
C.不论选取谁为参考系,“百里榆堤”总是不动的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榆堤”和“我”的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
8.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静止的人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18时5分是时间
B.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D.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10.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冬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比赛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举行。连接北京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京张高铁于2019年12月30日8时30分开始运营,全程长约174 km,最高设计速度350 km/h,将张家口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由3小时7分压缩至56分钟。
如图所示,有人在运行的高铁上立硬币测试高铁的稳定性。图片中描述硬币一动不动选择的参考系是(  )
A.铁轨
B.铁路沿线的电线杆
C.走动的列车员
D.高铁窗台
1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运动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
12.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13.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中国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随后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抵达空间站,并且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任务。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引起了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纷纷为中国赞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析神舟十三号绕地球的运动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
B.研究飞船姿态控制问题时,能将其视为质点
C.研究飞船的运动时,可选地球为参考系
D.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是时间间隔
14.万众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依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出色地完成了受阅任务。如图为战旗方队以同一速度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精彩场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战旗方队车辆是静止的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静止的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静止的
15.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正式运行,该铁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运营时速为200公里(部分路段为时速250公里)。沿途“上天”(祁连山)、“入地”(地下隧道),经过地球上最大的风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小明登上了首发列车:小明看到轨道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他可能选择的参考系是(  )
A.轨道旁的地面 B.乘坐的列车 C.高速轨道 D.轨道旁的电线杆
二、填空题
16.运动与静止
(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________中,运动是_______的。
(2)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________性。
17.(1)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这种用来作为________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择是________(填“任意”或“唯一”)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往往________(填“会有所不同”或“一定相同”)。
18.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定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东汉时期的著作《尚书纬·考灵曜》中谈到地球的运动时这样写到:“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是什么?其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物理原理?
20.手拿系有细线的小铁球,细线的另一端系在手指上。你匀速前进,突然释放小铁球,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与站在路边的同学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比较,二者观察到的运动轨迹相同吗?
21.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22.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至少答出两种情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诗中情境可知,人站在岸上,相对人静止的只有青山,江水、帆船和红日相对人均在发生位置的变化。
故选B。
2.B
【详解】
A.90天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13时30分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
C.地面上的人看到飞船返回舱落下,在返回舱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此时返回舱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
D.以地球为参考系,舱内航天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只有大约51分钟对应一段,是指时间,故A错误;
B.持续约3个半小时对应一段,是指时间,故B错误;
C.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0时45分开始对应一点,是指时刻,故C正确;
D.2011年12月10日对应一段,是指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车内的人都静止,他选择参考系是他乘坐的火车。
故选A。
5.D
【详解】
A.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指时刻、6.5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A错误;
B.航天员舱外运动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应选择核心舱为参考系,故B错误;
CD.研究航天员舱外作业情况时,不能忽略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故此时航天员不可视为质点;而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需要考虑核心舱的大小和形状,此时可视为质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路线的长度就是运动员的路程,故A错误;
B.研究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不能忽略,运动员不能视为质点,故B错误;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时需再坚持3s,3s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
D.男子足球决赛晚上8:00开始,8:00是指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以船为参考系,故A错误;
B.“云与我俱东”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面或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故B错误;
C.若选择船为参考系,则“百里榆堤”也是运动的,故C错误;
D.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则“榆堤”和“我”的运动情况也是不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由于滑板运动员和摄影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滑板运动员作为参考系,摄影师是静止的,故滑板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滑板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影师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
故选C。
9.C
【详解】
A.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指时刻,故A错误;
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时候,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同,但路程不是位移,故B错误;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故C正确;
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图片中描述硬币一动不动选择的参考系是高铁的窗台。
故选D。
11.A
【详解】
A.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可知甲相对地面一定向上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可知乙一定向上运动且速度比甲快,A错误,符合题意;
BCD.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故丙可能静止不动,可能向下运动,可能向上运动且速度比甲、乙都慢,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
由于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同,则两车的运动情况相同,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明乙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则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在分析神舟十三号绕地球的运动时,神舟十三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A错误;
B.研究飞船姿态控制问题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B错误;
C.研究飞船的运动时,可选地球为参考系,故C正确;
D.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战旗方队车辆是静止的,A正确;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运动的,B错误;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静止的,C错误;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运动的,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
A.选择轨道旁的地面为参考系,树木相对于参考系静止,故A错误;
B.选择乘坐的列车为参考系,树木相对于参考系向后运动,故B正确;
C.选择乘坐的列车高速轨道为参考系,树木相对于参考系静止,故C错误;
B.选择轨道旁的电线杆为参考系,树木相对于参考系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16. 运动 绝对 相对
【详解】

17. 参考 任意 会有所不同
【详解】

18.云朵
【详解】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的物体,发现“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即认为云朵不动,月亮在相对云朵运动,所以此时选定的参考系为云朵。
19.见解析
【详解】
地球在不停的运动,而地面上的人却感觉不到,这就好比人坐在一艘大船里关上所有的窗户,尽管船在行驶,而人却觉察不到。原理: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20.不同,自己观察小球的运动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观察小球沿直线下落;路边同学以地面(自己)为参考系,观察小球沿曲线向前下方下落。
【详解】
不同;自己观察小球的运动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观察小球沿直线下落;路边同学以地面为参考系,观察小球沿曲线向前下方下落。
21.(1)如图
(2)A(5,5),B(5,0)
【详解】
(1)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物体先沿OA方向运动10m,后沿AB方向运动5m,到达B点。
(2)根据几何关系得

而AB的距离恰好为5m,所以B点在x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B点坐标为。
22.静止、向西或向东但速度比甲车慢.
【详解】
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有三种:静止、向西或向东但速度比甲车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