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语段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说实在的,它保养得太糟了,可是有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的青草,有很老的玫瑰花,开满白的、黄的和淡红的玫瑰花。这里还有不少果树,最好的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爬起来简直没说的。
A.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 B.果园的青草很可爱。
C.果园的玫瑰花很老。 D.果园的橡树和榆树很老。
2.《海上日出》一文是按照( )顺序描写景物的。
A.事情发展 B.时间 C.游览
3. 走进天山深处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上面这些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铺垫 B.过渡 C.衬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空隙。
C.《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D.《七月的天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估计明天一定会下雨。
B.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C.《海上日出》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
D.妈妈买回了冬瓜、茄子、黄瓜、西瓜等蔬菜。
二、填空题
6.请认真听短文,回答问题。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鸵鸟一般都有_______多斤重,它的长腿跨一步就有_______米远,每小时可以跑_______千米。
2.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鸵鸟是沙漠中的“骏马”。( )
(2)鸵鸟有翅膀,也可以飞。( )
7.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百发( ) ②( )会神 ③无( )力
④相貌( ) ⑤( )眉( )目 ⑥( )玉立
⑦短小( ) ⑧( )大( )圆 ⑨( )眸皓( )
1.分别写出②、③两个词语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与①、④、⑥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词语,常用来描写老年人的词语是__________(填序号),我还知道其他描写老年人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语⑥、⑨常用来描写女子的外貌_______,我还知道其他描写人的外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日前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的《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严重不文明游客,旅行社可拒绝服务。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场。
父母之爱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看了以上两幅漫画,你对这种“爱”的方式有什么看法?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乐园。
( )琳达( )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 )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 )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 )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原来( )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
10.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打上“√”。
给予 gěi( ) jǐ( )
捐赠 zèng( ) zhèng( )
12.这是琳达的______劝慰______的一段话。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__________;二是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是__________。
13.这段话体现了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_________的高尚境界。
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4.选文中作者是按照( )→( )→( )先后顺序写的。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乘船的方式是用绳子拉,突出了孔隙的小。
B.选文重点描写了进外洞时的情景。
C.画线句中加点的“贴”字说明仰卧的姿势没法再低了,突出了孔隙的窄小低矮。
16.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写作。
喷薄而出的朝阳,变幻多姿的游云……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敬畏。选择一处或一种景物仔细观察,并写下来。
要求:
(1)题目自拟。
(2)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3)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主要意思。
阅读句子,可知围绕“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写了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的青草,有很老的玫瑰花,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因此答案为A。
2.B
【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顺序。《海上日出》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3.B
【详解】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选自《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上面这些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中“走进”“进入”“再往”是指事情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所以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过渡。
4.D
【详解】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D选项是作者是按照自己游览景物的先后顺序来介绍自己看到的景物的。
故答案选D。
5.C
【详解】
此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注意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序混乱。(5)重复啰唆。(6)前后矛盾。(7)不符事理。(8)归类不当。(9)指代不明。
A.属于前后矛盾,“估计”和“一定”矛盾,可改为:明天一定下雨。或者:我估计明天下雨。
B.属于成分残缺,改为:通过这次活动,班级凝聚力大大提高了。
D.属于归类不当,西瓜不属于蔬菜,可改为:妈妈买回了冬瓜、茄子、黄瓜等蔬菜。
6. 二百 二到三 六七十 √ ×
听力材料:驼鸟是沙漠中的“骏马”,它的身材高大。比一个大人还要高一头。它一般都有二百多斤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有翅膀,但是不会飞。不过,它那两条粗壮有力的腿,却是其它鸟类比不上的。它的长腿跨一步就有二到三米远。在望不到边的沙漠里它能飞快地跑来跑去,每小时可以跑六七十公里,比火车还快。顺风的时候,鸵鸟把翅膀高高举起,活像扬起风帆的小船,跑起来就更快了。
【详解】
本题考查我们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先把每一道题提供的关键信息记住,然后注意听听力内容,根据题目提供信息进行填空即可。
1.根据听力短文内容,“它一般都有二百多斤重”、“它的长腿跨一步就有二到三米远”、“每小时可以跑六七十公里”可知,鸵鸟一般都有二百多斤重,它的长腿跨一步就有二到三米远,每小时可以跑六七十千米。
2.根据听力短文内容,“驼鸟是沙漠中的’骏马’”可知,第(1)小题正确。根据内容“鸵鸟有翅膀,但是不会飞”可知,鸵鸟有翅膀,但不可以飞,故第(2)小题错误。
7. 百中 聚精 能为 堂堂 慈 善 亭亭 精悍 膀 腰 明 齿 全神贯注 束手无策 无影无踪 文质彬彬 翩翩起舞 ⑤ 鹤发童颜 老态龙钟 美丽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面黄肌瘦
【详解】
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1.此题考查词语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近义词有:专心致志。
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近义词有:力不从心、力不能及、无计可施。
2.此题考查词语仿写能力。解答时,要观察词语结构,仿写类似的词语即可。
①属于ABAC式词语,这类词语有:无影无踪、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古色古香、任劳任怨、危言危行、三战三北、十全十美等。
④属于ABCC式词语,有:文质彬彬、想入非非、得意洋洋、喜气洋洋、暮气沉沉、死气沉沉、大才盘盘、衣冠楚楚、天网恢恢等。
⑥属于AABC式词语,有:谆谆教诲、谆谆告戒、欣欣向荣、历历在目、亭亭玉立、依依惜别、夸夸其谈等。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归类积累能力。平时学习时,要学会对词语进行分类识记。例如:写四季的、写花的、写景的等等。以上词语,常用来描写老年人的词语是慈眉善目,这类词语还有:返老还童、老态龙钟、未老先衰、枯木逢春、慈眉善目、老气横秋等。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归类积累能力。平时学习时,要学会对词语进行分类识记。例如:写四季的、写花的、写景的等等。描写人的外貌的词语:眉清目秀、浓眉大眼、面黄肌瘦、衣冠楚楚、冰清玉洁、大腹便便、冰肌玉骨、唇红齿白、骨瘦如柴等。
8.示例:我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对游客的严重不文明行为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做不仅可以让那些游客记住这个教训,同时也可以对其他游客进行警示,让游客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材料,对严重不文明游客,旅行社可拒绝服务,对此如何看待,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写下来。
示例:我赞同这种做法。出门旅游,本就是一件愉悦心情的一种解压方式,但旅游过程中,不遵守旅游的相关规定,不大声说话或喊叫,甚至随便插队,不停导游的安排,这种不文明的游客,会影响到其他游客对景点的体验,因此,对严重不文明游客,旅行社可拒绝服务。作为一名游客,我们应该文明出行和旅游,不仅给这个世界保留了美好的环境,为他人留下美好心情,也体现了个人素质与魅力。
9.漫画中的父母对孩子不是真正的爱,是“溺爱”,这种爱最终会害了孩子。
【详解】
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学生结合漫画谈一谈父母之爱的方式有何不同。从两幅漫画中不难看出父母对孩子都非常的娇惯,是一种溺爱,溺爱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10.“ ,” , :“ , 。 , , , 。” , 。
11.jǐ
zèng
12. 爸爸 女儿 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有意义的
13.无私奉献
10.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
通读句子,可知这是爸爸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说后面要用逗号。“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与后面的句意不同,可知句意已完,用句号。结合句意可知,“原来( )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是琳达的想法,故在“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后面用句号和后引号。
答案应为:“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11.
本题考查字音。
给予,读音为jǐ yǔ,意思是赠送,使别人得到。也作给与。
捐赠,动词,拼音:juān zèng,捐献、赠送。指没有索求地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别人。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句中“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可知是琳达的父亲劝慰她的话,结合“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可知③④的答案。
1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可知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
14. 外洞 孔隙 内洞
15.B
16.因为孔隙太小,左右和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受到山石挨着他,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越强。
14.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此类题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可知,一开始是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后面才发现要穿过孔隙,最后才到内洞。由此可知顺序。
15.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此类题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可知,文章中描写外洞的景色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带过,并没有进行仔细描写,所以B错误。
16.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前文“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可知,这个孔隙太小了,而且要全身贴着船才能进入,而且越深入就越黑暗,压迫感也会越强。
17.范文:
朝阳山雾
阳春二月,朝阳的山雾来得真快!雨过天晴,不到半个小时,它便起身了,一团一团地从山口处跑出来,翻滚着;大山欢快地敞开衣襟,纳它入怀。很快,全世界都白茫茫的了。
山雾如一群顽皮的野孩子,极不安分,你追我赶;或如天马行空,或如美女梳妆,或如樵夫打柴或如嫦娥奔月,千姿百态。
弯弯的山路上,不时有人匆忙来往。起初只能听见脚步声,而后在十几米处出现了模糊的人影,渐渐走近才能看清容貌。雾给行人来了个巧妙的化妆,把他们额前的那绺黑发染成了一缕缕银丝,上下的睫毛都挂上了亮亮的小水珠。人们擦肩而过,很快,相互的背影就消失了,浓雾又把他们裹藏起来。
多迷人的雾啊,身手去摸摸,他却调皮地躲开,贴到人的脸上,沾在人的头发上,盘绕在你的腰身,沁入你的心房。叫你湿润,叫你舒服……
【详解】
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第二要抓场所的特点。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二、动静结合,写好景物特点。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结构完整,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