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2: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个应用 D.网络技术的发展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3.“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在“内乱”的同时,仍然取得一些科技成就,如( )
A.青藏公路 B.青藏铁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下列梦想都曾是我们的追求,按实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D.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5.2019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马正山对记者说,“去年年底作为人口较少的‘直过民族’,独龙族从整体贫困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江乡1086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所有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全乡,种草果、采蜂蜜、养独龙牛,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他的话主要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
A.已完全摆脱贫困 B.正在实现繁荣发展
C.迈进了社会主义 D.正在进行民主改革
6.时代发展需要英雄模范人物的引领。以下英雄模范中,使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得到增强的是(  )
A.王进喜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7.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屠呦呦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D.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8.图片中的人物不厌其烦地跟别人说他做过的一个梦: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和同事们戴着草帽,坐在稻穗下乘凉。梦境像极了“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隐喻。他指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和科技人才。下图人物中,被授予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 B.
C. D.
10.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航天事业又取得巨大成绩。如图呈现的是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情景。中国完成太空行走的第一人是(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洋 D.景海鹏
11.在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中,贡献最突出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王大珩
D.王淦昌
12.“说艰辛,往事回首,豪情迸发。青藏高原度日月,罗布泊里展才华。餐风雪,蘑菇云涌时,举世讶。挺脊梁,走天涯;铸核盾,创奇葩。星歌东方红,辉映华夏。百折不挠行万里,群英荟萃出大家。”词句中的“群英”是指
A.新中国开国元勋 B.镇守边陲的战士 C.艰苦创业的工人 D.“两弹一星”功臣
13.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14.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太空授课。这种新型课程的呈现主要得益于( )
A.航天技术的应用 B.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C.生物技术的应用 D.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15.“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时间观念增强 B.生活水平提高
C.通讯手段进步 D.消费观念变化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回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別是发展中回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材料二 1955年,我国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垄断,作出了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1961年,中共中央又决定以“两弹”即原子弹和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回防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屠呦呦是什么身份 她获得了怎样的研究成果 她的研究成果属于哪一领域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有何作用。
(2)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要研制核武器?
(3)请列举任一项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17.“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梦想蓝图】中共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一百年来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图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2)【梦想理论】下列A、B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些理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A.______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B._______
(3)【梦想前行】下列图片见证了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人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居民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概括两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粮票 超市随意选取的商品 人民币 扫码支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微信交流与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应用无关,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C项正确;神舟一号是无人飞船,排除A项;东方红一号是人造地球卫星,排除B项;神州六号是在神州五号之后发射,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
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可知反映的内乱是指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是我国的一场内乱,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危害。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D项正确;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青藏公路通车,排除A项;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排除B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
中国的探索历程首先是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想要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但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实现了中国的独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崛起。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自1999年开始,神舟号飞船陆续发射成功,中华民族实现了飞天梦。我国按时间先后实现的梦想顺序是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D项正确;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还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5.B
【详解】
根据材料“独龙族从整体贫困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江乡1086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所有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全乡,种草果”等信息可知,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说明该地区正在实现繁荣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正在发展的现象,不代表已经完全摆脱贫困,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正在发展繁荣的现象,没有强调迈进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错误;材料所述脱贫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与民主改革无关,D项错误。
6.C
【详解】
据所学知,袁隆平使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得到增强。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1973年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C项正确;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石油工人,排除A项;钱学森是我国的火箭、导弹专家,排除B项;屠呦呦发现的是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对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中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没有分析或评判,不是历史解释,排除。故选D项。
8.D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是袁隆平,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我国粮食缺口问题,D项正确;钱学森主持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试验,排除A项;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排除B项;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是诺贝尔获奖者,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D项正确;王进喜是石油战线的杰出代表,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0.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中国完成太空行走的第一人是翟志刚,B项正确;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排除A项;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排除C项;景海鹏是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航天员,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学森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等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的领导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和”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因此在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中,贡献最突出的科学家是钱学森。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D
【详解】
题干引用的是一首词,其中“罗布泊”“蘑菇云”指原子弹试验成功,“东方红”指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因此,词句中的“群英”指的是“两弹一星”的功臣,D符合题意;ABC项人物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D。
【点睛】
注意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B项正确;邓稼先、 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元勋, 屠呦呦是医学家,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4.A
【详解】
1999 年 11 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 年 10 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如今天空授课也开始进行,这种新型课程的呈现主要得益于航天技术的应用,A项正确;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与材料这航空技术不符合,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点睛】
15.B
【详解】
材料中的内容表现了人们从50年代到90年代掌握时间的方式的变化,从看阳光——看钟表——看手表——看手机,这表面上是人们掌握时间的方式的变化,其实质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时间观念,故A不符合题意;钟表不属于通讯手段,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消费观念方面的,故D不符合题意。
16.(1)①身份:中国药学家(或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②研究成果: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③领域:生物工程(或生物技术、自然科学中的医学领域)。
④作用:科学家研究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任一点)
(2)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3)①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③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没有写时间的亦可。答任一点)
【详解】
(1)身份,根据材料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可知;成果,根据材料一“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別是发展中回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回答;领域,根据材料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回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回答;作用,根据材料一“已挽救全球特別是发展中回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及所学知识,从科技的积极作用的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垄断,作出了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回答。
(3)抓住限制词“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围绕“两弹一星”来回答。
17.(1)“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邓小平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由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随意挑选;从现金支付到扫码支付(或移动支付)
改革开放的实施;科技的进步。(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1)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根据“邓小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处应填邓小平理论。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根据“习近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处应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
根据“粮票”“超市随意选取的商品”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由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随意挑选;根据“人民币、扫码支付”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从现金支付到扫码支付(或移动支付)。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科技的进步等。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