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选择题
1.“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它不仅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农产品,而且促进了不同区域人们思想文化的交融。”这说明丝绸之路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下列物种,在汉朝时期开始传入我国中原的是
A.粟 B.水稻 C.黍 D.葡萄
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①处应为( )
史实 结论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东北
4.“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归降汉朝,郑吉派兵迎之,宣帝遂命郑吉兼护车师西北方(北道)各国安全。因总领两道,遂号‘都护’以后便成为了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据所学知识,“神爵二年”应该是( )
A.公元前60年 B.公元60年 C.公元前68年 D.公元68年
5.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
A.班超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勇出使西域
6.“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位于“一带一路”的新疆在历史上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7.汉代的西域都护的设置,印证了下列哪些地区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
①新疆 ②西藏 ③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④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汉朝时,一位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西行,先后经过的是:
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③①④
9.西汉时开通了丝绸之路如图,这条商路从中国通往
A.西亚和欧洲 B.朝鲜 C.东南亚 D.日本
10.“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都尉”是汉朝官名。“染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从图文物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汉代( )
汉张掖都尉染信
A.有效管辖河西走廊 B.官吏设置复杂多样 C.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D.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11.如下图所示的这条古代商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沟通了历史与未来,这条商路的起点和途径A处的地点分别是( )
A.洛阳长安 B.长安兰州 C.长安银川 D.长安敦煌
12.古典诗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汉代西出“玉门关”“阳关”所指的地域是( )
A.长安 B.大秦 C.西域 D.匈奴
13.因抵制新疆棉花登上热搜的耐克、阿迪达斯,股价大跌,市值合计蒸发约733亿元。耐克股价开盘大跌,盘初一度跌逾5%,阿迪达斯股价亦遭重挫。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____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权。( )
A.西域都护 B.新疆行省 C.分封制 D.察举制
14.“它是一条经济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发展;它是一条友谊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它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繁荣、交往、和平。”这一论述中的“它”是( )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茶马古道 D.张骞通西域
15.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这些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这说明丝绸之路( )
A.促进了文明交融 B.沟通了世界各地
C.促进了物资交流 D.是由张骞开辟的
二、综合题
16.两汉时期与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有
A.日本和朝鲜 B.朝鲜和大秦 C.大秦和阿拉伯帝国 D.日本和大秦
17.秦汉四百余年的孕育与熔铸,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秦国与六 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秦孝公至秦王嬴政即位 65次 58次 3次 4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国与六国交战中胜多负少、成为实力最强国家的原因。材料二 统一后的秦朝实行郡县制,首先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的。长期采用官僚制使贵族势力不断地削弱,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拒绝分封制。其次,实行郡县制可以加强秦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够很好地调动一切资源,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镇守边关,进而巩固统治。
——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找出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原因。(写出一个即可)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王朝为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加强了西域、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匈奴大部分的内徙和汉化,少部分羌人的归服和内徙,对形成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自杨东晨 《论秦汉王朝向西方开拓政策的成败与得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为“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而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农产品”“促进了不同区域人们思想文化的交融”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丝绸之路对古代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促进作用,C项正确;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开通,排除A项;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排除B项;丝绸之路与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以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开辟了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把西域的葡萄、苜蓿等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D项正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排除AB;黍是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主要农作物,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这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项正确;清朝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设立驻藏大臣管理西藏,设立黑龙江将军等管理东北,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A
【详解】
根据题干“遂号‘都护’以后便成为了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故“神爵二年”应该是公元前60年,A项正确;公元前68年不是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排除C项;公元60年、公元68年属于东汉时期,排除B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C项正确;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命班超出使西域,给西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从西域带回了当地的土特产。不仅使东西得以交流,而且也促进了民族的团结,排除A项;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排除B项;公元107年,东汉撤消了西域都护府。公元123年,汉安帝决定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历史上把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成为西域。西汉为加强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这就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所以新疆在历史上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西汉,B项正确;秦朝时期与西域还没有往来,排除A项;东汉时期 和三国时期均在西汉之后,排除CD项。故选B项。
7.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代的西域都护管辖的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西藏与西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排除含有②的选项,A项错误;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域则在西北地区,所以④不属于西域都护管辖范围,C项错误;同样,排除含有④的选项,D项错误。故选B。
8.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所以先后经过的是②①③④,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A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路线反映的是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因此是通往西亚和欧洲,A项正确;朝鲜和日本都位于中国东部,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BD项;图示反映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和东南亚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由题干中“都尉”“汉朝官名”可知汉代在张掖地区实行行政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都尉是郡的官员,说明西汉对张掖已置郡管理,说明西汉有效管辖河西走廊,A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官吏设置复杂多样,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丝绸之路商业繁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公文均用楷书书写,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1.D
【详解】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经敦煌后分南北两路,到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2.C
【详解】
两汉时期西域是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1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A项正确;行省是在元朝时期设立,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排除C项;察举制的设立不是针对新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
依据“它是一条经济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发展;它是一条友谊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它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繁荣、交往、和平。”可知“它”是指丝绸之路,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要道的开通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排除D项;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排除B项;茶马古道地跨川、滇、青、藏四区,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排除C项。故选A项。
15.A
【详解】
根据材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这些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丝绸之路沟通了世界各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没有涉及物资交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描述是丝绸之路由张骞开辟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
据所学知识,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增多次派人到汉,先后会见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中日隔海相望,很早就有了密切联系,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也派人到东汉,A项正确;大秦不是亚洲国家,BCD项排除。故选A项。
【点睛】
17.(1)商鞅变法
(2)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有利于削弱贵族势力;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治(任一点)
(3)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推恩令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西域都护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根据材料一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田宅,此举大大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
(2)
依据材料二信息“首先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的。长期采用官僚制使贵族势力不断地削弱,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拒绝分封制。其次,实行郡县制可以加强秦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镇守边关,进而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有利于削弱贵族势力;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治。
(3)
第一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朝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4)
根据材料“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加强了西域、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西汉“使西北边陲加入了中国怀抱”的标志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5)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