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魏晋南北朝300多年间,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的科技文化。下列属于魏晋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
①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祖冲之《大明历》
④郦道元《水经注》 ⑤顾恺之《女史箴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3.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人们称赞他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面哪一作品体现了这一特点( )
A. B.
C.
D.
4.李想同学想要了解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情况,他可以参考的资料为( )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洛神赋图》 D.《大明历》
5.下图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关于这部“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齐民要术》书影
A.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是南朝的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
C.记载的内容全部来自古书整理 D.突显了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6.辽阳汉魏壁画墓是东汉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内容有宴饮图、出行图、庖厨图、宅第图、仓廪图、杂技乐舞图等。我们通过这些壁画可以了解到东汉魏晋时期的( )
A.儒学教育 B.社会生活 C.文学成就 D.行政管理
7.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论述不准确的是
A.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
B.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繇和胡昭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C.西晋“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
8.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我国再次陷入分裂,该时期尽管政权林立,但各地区、各民族、各政权之间的文化交融却并未中断,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下列对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王羲之继承了各种书体的优点,将书法艺术推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B.钟繇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楷书书法绝世之作
C.东晋顾恺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
D.佛教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在魏晋南朝时期的绘画中,宗教便占据主要地位
9.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A.钟繇 B.胡昭 C.卫夫人 D.王羲之
10.《洛神赋》这样描写洛神:“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雪。”《洛神赋》的作者是
A.胡昭 B.顾恺之 C.王羲之 D.祖冲之
11.某校同学研究学习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关键词:钟繇、楷书、王羲之、《兰亭集序》、魏碑等,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
A.书法艺术 B.绘画艺术 C.雕刻艺术 D.舞蹈艺术
12.外国人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输墨叙香传神韵”。书法已经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是在( )
A.战国时期 B.西汉以后 C.东汉以后 D.隋唐时期
13.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是历史伟大的丰碑。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产的是( )
A.王義之的《兰亭集序》 B.司马迁的《史记》
C.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D.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佛教 道教 基督教三教合一 B.雕刻艺术与外来佛教有机结合
C.诗歌 书法 绘画三位一体 D.地理风土和世俗生活有机融合
15.《齐民要术》不仅记载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橄榄”“龙眼”等南方农作物的习性、加工和食用方法。这反映了( )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C.古代科学家注重民生 D.南北物种的交流
二、综合题
16.灿烂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建造了大型水利工程。在途经灌县的岷江处修鱼嘴,分为内江、外江。鱼嘴可调节两江水量,在枯水季节时将水调入内江,以用于灌溉,在涨水季节时将水调往外江,以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改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想出一种方法),用树肤、麻头及敝(破旧)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夸赞)其能(才能),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都用他造的纸),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材料三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现代版本,它的编算规则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这种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融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主要元素。阴历以月亮的一轮圆缺代表一个月,阳历以太阳回到天球上一个参考点的时间为一年。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名称及其建造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侯纸”出现前主要的书写材料,并分析蔡候纸“自是莫不从用焉”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农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朝时期一部“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著作,并谈谈它的地位。
17.中国古代文化灿烂、渊源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字演进
图1 图2 图3
(1)图1是什么文字?
(2)图2反映的是秦朝哪一巩固统一措施?
(3)图3作品的名称?
(4)仔细辨识材料一中的文字,你认为我国古代文字演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经典:
①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释义: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典出:《孟子·滕文公下》)
——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释义:(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之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之改变志向,武力也不能使之屈服。
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释义: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④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释义: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5)任选其中一句经典,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反映的是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
材料三:
《史记》书影 名家评价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这位史学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 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 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 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6)《史记》的作者是谁?
(7)根据右侧文字资料,说明《史记》为什么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意“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主题,《齐民要术》、曲辕犁、秧马属于农业方面的资料,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五禽戏属于医药学方面资料,含①选项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属于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祖冲之的《大明历》属于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郦道元《水经注》属于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科技成就。②③④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B项正确;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东晋时期的文化成就;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属于东晋时期的文化成就。①⑤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3.A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甚。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他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A项正确;《宣示表》是钟繇的代表作,排除B项;“汉并天下”瓦当,西汉瓦当,陶质,“汉并天下”四个字属于篆书体,排除C项;《张猛龙碑》始于魏碑,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A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 医学著作,排除B项; 《洛神赋图》是绘画作品,排除C项;《大明历》属于历法,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突显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D项正确,排除A项;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排除B项;《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有宴饮图、出行图、庖厨图、宅第图、仓廪图、杂技乐舞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通过辽阳汉魏壁画墓中的这些壁画了解到东汉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学教育、文学成就、行政管理的图,排除ACD项。故选B项。
7.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符合题意;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繇和胡昭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而《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中的评述均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点睛】
9.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擅长楷书、隶书、行书等各种字体,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项正确;钟繇、胡昭、卫夫人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但没有“书圣”之称,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
顾恺之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他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所以特别注重点晴传神和表现人物特征。顾恺之的画,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B项正确;胡昭是书法家,排除A项;王羲之是书法家,排除C项;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楷书是书法的一种;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魏碑是书法的一种,据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书法艺术,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和舞蹈艺术,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了;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3.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王義之写了《兰亭集序》,这是天下第一行书,对后世影响深远,A项正确;司马迁、 张仲景、 蔡伦均是东汉人,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这些石窟是为了宣扬佛教,与道教和基督教无关,排除A项;雕刻艺术无法反映诗歌 书法 绘画三位一体,也无法反映地理风土和世俗生活有机融合,排除C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不仅记载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橄榄’‘龙眼’等南方农作物的习性、加工和食用方法,由此得出材料反映了南北物种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排除A项;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完成,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古代科学家注重民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6.(1)都江堰;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2)竹简、缣帛(丝织品)。“蔡侯纸”的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融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主要元素,安排了二十四节气;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建造了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都江堰。李冰当时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品)者谓之为纸。”可知,“蔡侯纸”出现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有竹简、缣帛(丝织品)。根据“用树肤、麻头及敝(破旧)布、鱼网以为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侯纸”的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所以自是莫不从用焉。
(3)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这种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融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主要元素。阴历以月亮的一轮圆缺代表一个月,阳历以太阳回到天球上一个参考点的时间为一年。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可知,农历的特点包括:融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主要元素,安排了二十四节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农学家贾思勰的农学著作是《齐民要术》一部“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著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17.(1)甲骨文
(2)统一文字
(3)《兰亭集序》
(4)由繁到简
(5)①反映了墨家学派的修身原则;②体现了儒家学派孟子强调的做人应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③体现的是道家学派老子的思想,即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④体现了法家学派的以法治国思想。
(6)司马迁
(7)公正记事,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1)
根据所学可知,图1为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2)根据所学可知,图2与文字有关,秦朝时,秦始皇为了消除文字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
根据所学可知,图3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
(4)
根据材料可知,图1到图3中的文字演进呈现出由繁到简的特点
(5)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①出自《墨子·修身》,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体现的是墨家学派的修身原则;②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所以材体现了儒家学派孟子强调的做人应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③出自《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材料体现的是道家学派老子的思想,即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④体现了以法治国思想,主张以法治国的是法家学派。(任选一例即可)
(6)
根据所学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巨著。
(7)
根据材料可知,“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说明《史记》公正记事;“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说明《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即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