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2:0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岳飞
2.下图是我国某时期的政权并立形势图。对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 )
①中的ABC分别是辽、北宋与西夏
②图中的ABC分别是金、南宋与西夏
③三个政权中最先灭亡的是A
④澶渊之盟后,B、C两个政权实现了长久和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1.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时称北京为中都 2.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1115年称帝 3.保持了女真族特有的猛安谋克制
A.辽朝 B.金朝 C.元朝 D.清朝
4.小聪在浏览某学习网站,她在“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版块下发现了一个关于政权并立的时空错误,下列哪项是她的发现( )
A.北宋、西夏、辽 B.北宋、西夏、金 C.南宋、西夏、辽 D.金、西夏、南宋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都城当时叫( )
A.临安 B.开封 C.燕京 D.上京
6.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繁荣与开放 D.战乱长期不息
7.“他一心为国,奋勇杀敌,曾在郾城大捷,迫使敌军后撤。他那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永远彪炳于史册。”材料中的“他”是(  )
A.卫青 B.蒙恬 C.岳飞 D.宋江
8.以下战事发生与下图书籍内容相关的是( )
A.消灭辽 B.陈桥驿兵变 C.郾城大捷 D.澶州之战
9.如下图为中国历史某一时段纪年表,图中①②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A.①北魏②唐 B.①北周②陈 C.①北宋②金 D.①东晋②唐
10.曾获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剧奖的电视剧《精忠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在该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
A.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
B.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D.岳飞从全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
11.如下表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黄巢起义 D.寇准抗辽
12.有这样一个政权,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南宋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建立该政权的民族是( )
A.女真 B.党项 C.契丹 D.蒙古
13.两宋时期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以下能够正确反映当时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形势的一项是
A. B.
C. D.
14.“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5.金太祖指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回答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什么 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中的A、B政权在一次大战之后签订了什么盟约 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两国在当时达成的协议内容是什么
(3)综合材料和所学,请你说说以上事例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1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谐相处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的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隋朝——“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中反映出隋朝建立前,我国北方民族关系出现什么现象?
【唐朝——“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自从贵主(唐太宗)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2)材料二中“贵主和亲”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宋朝——“先战后和”】
材料三:《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材料四:《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史学家许倬云说“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故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一例)
【以史为鉴】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民族关系、民族交往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岳飞,D项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排除A项;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排除B项;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上“上京”“东京”“兴庆”等文字信息可知ABC分别是辽、北宋与西夏,上京是辽的都城,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兴庆是西夏的都城,①正确,②错误;三个政权中A辽首先被金所灭亡,此后金灭亡北宋,与南宋、西夏并立,而西夏是被后来的蒙古所灭,③正确;澶渊之盟是指AB两个政权即辽与北宋之间订立的和约,使得双方实现了长久和平,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依据笔记中“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等信息可知反映的历史时期是金朝,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金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金迁都北京并称为中都,B项正确;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排除A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排除C项;清朝的建立虽然与女真族有关,但建立者是皇太极,也不是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
1115年,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形成对峙局面,因此辽在北宋末期已经灭亡,不可能与南宋并立,C项符合题意;ABD项符合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关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5.A
【详解】
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北宋灭亡。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政权。材料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材料“杭州”就是指南宋都城临安,“汴州”是指北宋的都城东京,说明作者对于统治者不收复失地的痛恨,故A符合题意;开封就是“汴京”,排除B;燕京是指当时的北京,排除C;上京是中国辽代都城,在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排除D。故选A。
6.A
【详解】
辽宋夏金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党项人建立西夏,女真人建立金,以及汉人建立宋朝。各民族政权并立,互相攻伐,有战有和。因此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A项正确;辽宋时期没有南北政权对峙,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辽、宋、西夏、金时期有战有和,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他”是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C项正确;卫青、蒙恬、宋江与郾城大捷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8.C
【详解】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C项正确;辽被灭于1125年,早于岳飞抗金,排除A项;960年陈桥驿兵变,岳飞抗金再早开始于1127年,排除B项;1004年澶州之战,是宋辽之间的战争,排除。故选C项。
9.C
【详解】
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127年金灭北宋;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统一各部,建立金,1234年蒙古灭金。故图中①②所指的朝代分别是北宋、金,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10.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澶州之战是北宋和辽之间的战役,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郾城之战是岳飞大败金军主力的战役,南宋军民在岳飞等抗金将领的率领下,从金军手里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B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11.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取得郾城大捷的是岳飞,所以他要讲述的应该是岳飞抗金,B项正确;卫青、黄巢和寇准都与郾城大捷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自11世纪前期建立,到1227年亡国,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南宋并立,因此建立该政权的民族是党项,B项正确;女真建立的是大金,与南宋对峙,排除A项;契丹建立的是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时,北宋已经在1127年灭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1127年,南宋建立之前,北宋和辽已经灭亡。A项正确;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南宋建立。排除B项;地理位置不符,排除C项;1125年,辽被金灭亡,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4.B
【详解】
依据《精忠报国》,结合课本所学,岳飞精忠报国,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所以岳飞抗金是正义的,功绩不可磨灭。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岳飞应该是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杰出的抗金英雄。本题中的歌词就是对岳飞的赞美。B项符合题意;寇准是北宋抗战派宰相,排除A项;文天祥是南宋灭亡后坚持抗元的大臣。排除C项;戚继光是明代将军,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排除D项;故选择B。
【点睛】
《精忠报国》是解题的关键,有岳飞母亲在岳飞后背刺“精忠报国”四字的典故。故“精忠报国”指代的是岳飞。
1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15年夏历正月元旦,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B项正确;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元昊建立西夏,赵构是宋高宗,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6.(1)方式:和亲。积极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澶渊之盟。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友好和平局面,推动了民族间的往来,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和亲。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辽建立,960年北宋建立,1004年,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因此图一中的A、B政权在一次大战之后签订了“澶渊之盟”。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可知辽,1125年被金所灭;北宋,1127年,被金所灭,1127年南宋建立;因此图二中的A是金、B是南宋。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友好和平局面,推动了民族间的往来,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17.(1)民族交融的现象
(2)文成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
(3)民族政权并立;北宋通过澶渊之盟,以金钱和丝帛换来了和平的社会局面
(4)认识: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北宋在与周边民族相处有和有战;友好相处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一视同仁、平等友好、团结互助等;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
【详解】
(1)依据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可知反映了隋朝建立前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2)依据材料二“自从贵主(唐太宗)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知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从而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文成公主入藏,说明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材料四《金、南宋对峙形势图》,说明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宋真宗时期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每年给辽提供大量的岁币以维持双方的和平局面;南宋宋高宗时期与金订立绍兴和议,通过给对方大量的岁币以换取和平。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古代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两宋时期虽然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有过战争冲突,但是和平友好相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今天我们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友好,团结互助等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