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S—32 Fe—56 Cu—64 Zn—65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金 B.银 C.铜 D.铁
2.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 , 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
A. 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
B. 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
C. 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
D. 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
3.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 铝 C. 钢 D. 生铁
4.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SO4(稀)=ZSO4+H2↑;③X+2YNO3=2Y+
X(NO3)2 ,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X>Y>Z B. Z>X>Y
C. Y>Z>X D. Z>Y>X
5.“西气东输”的铸铁输气管道西起新疆东至上海,延途经过各种土壤。其中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C. 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D. 在含沙粒较多、潮湿的土壤中
6.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 )
A. 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 B. 链条上油
C. 轮圈镀铬 D. 车架喷漆
7.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A. 锌 B. 铝
C. 铜 D. 银
8.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
A. 金属材料 B. 复合材料 C. 合成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
9.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B. 不能再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C. 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SO4=Fe2(SO4)3+3H2↑
D. 用CuSO4溶液、Fe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10.我们平时使用的洗脸盆、痰盂等铁制品的表面烧制了一层搪瓷,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大硬度防止破坏 B. 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 防止铁生锈且美观 D. 美观和杀菌消毒
11.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B. 反应结束后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C. 反应结束时,一定完全反应的是稀硫酸
D. 三种金属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定是A>B>C
12.下列实验事实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空气中镁能形成氧化膜,而银不能,说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银
②在等温、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锌比铁反应快,证明锌比铁活泼
③铜能与氯化铁反应,说明铜比铁活泼
④铜不能与氯化银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比铜强
⑤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
⑥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说明铁比铝活泼.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①②③⑤
13.铁和铜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FeCl3==3FeCl2,Cu + 2FeCl3 ==CuCl2 +2FeCl2 。若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有金属剩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 剩余金属只有Fe ② 剩余金属一定有Cu
③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FeCl2 ④ 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有FeCl3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只有③
14.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 FeCl2 B. ZnCl2 C. FeCl3 D. MgSO4
15.金属和合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金属的共性是它们都是银白色固体
B. 金属都不能导电
C. 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D. 合金的硬度一定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小
16.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B. C. D.
17.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 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漆 D. 迅速大量的开采金属矿藏
18.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 Zn、Ag、CuSO4溶液 B. Zn、Cu、Ag、H2SO4溶液
C. Cu、Ag、ZnSO4溶液 D. 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19.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附着有固体,则溶液甲中一定有Cu(N0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则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0.分别用以下三组所提供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Cu、ZnSO4溶液.能够直接达到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仅有①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28分)
21.(6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
(1)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用铝制作铝锅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2)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________、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22.电子技术离不开高纯硅,硅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工业上制硅的基本原理是:SiO2+2CSi+2C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
23.(10分)下图是探究CO还原性的装置。请你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A处发生的反应为 。
⑵B装置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⑶C处所作的处理是将有毒的 转化为无毒的 ,发生的反应是 。
24.(4分)为了获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可以采用________。
A.比较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比铜小
B.观察铁是否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观察铁表面的锈迹是否比铜多
D.________ .
25.(8分)有A、B、C、D、E、F六种物质,其中A、C在常温下为液体,且都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向A中加入黑色固体B生成C和D,D与炭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E,也可以生成F,E与赤铁矿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F.
请回答: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F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题;共8分)
26.请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四项措施.
四、实验探究题(共6分)
27.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实验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A是__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钠溶液
五、综合题(共18分)
28.(14分)金属材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合金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硬铝片和铝片互相刻画,________(填“硬铝”或“铝”)片上留下明显划痕。
(3)“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
(4)C919大飞机制造中,用纯铝太软,在铝中加入了少量的锂(Li)等金属熔成合金,这样既轻便,又能增强它的________和抗腐蚀性。
(5)锂电池广泛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锂-氯化银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为:Li+AgCl=LiCl+Ag,可知Li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________(填“强”或“弱”)。
(6)回收利用废旧的铁锅、铝锅的意义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7)钢是铁的合金。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0.4g(不考虑钢样中其他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29.(4分)在我国,用金属制造硬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延长硬币的使用寿命,请分别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
(1)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 。
(2)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进的进的活动性最弱,故选A.
2.【答案】D
【解析】2HX+Mg=MgX2+H2↑,H2Y+Mg=MgY+H2↑,2H3Z+3Mg=Mg3Z2+3H2↑,生成氢气相等,说明消耗的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假设产生的氢原子的个数都是6个,则消耗的HX的分子6个,消耗H2Y的分子个数为3,消耗H3Z的分子个数为2个,因此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相对于的酸及分子个数关系是3H2Y、6HX、2H3Z,因此:
A、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相对于的酸及分子个数关系是3H2Y、6HX、2H3Z,对应的原子个数相等,故选项错误;
B、同种金属与不同的酸无法比较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不同的酸的酸根不同,无法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无法比较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错误;
D、通过以上分析,a、b、c分别为H2Y、HX、H3Z,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青铜属于铜合金 , 是铜和锡的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铝属于单质,不是合金,B符合题意;
C、钢是铁的合金,当铁中碳元素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钢,C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铁的合金,当铁中碳元素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生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B
【解析】①X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X在H后;②Z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Z在氢前;③X能置换出Y,说明X在Y前;综合归纳可得Z>X>Y.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5.【答案】B
【解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使铁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可以有效的去除铁生锈的两个条件。
6.【答案】A
【解析】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是使铁与水分隔绝,不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正确.
B、链条上油,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C、轮圈镀铬,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D、车架喷漆,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因为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的活动性位于铝之后,故活动性最强的铝一定不会被置换出来;
根据锌的质量的多少,可以依次置换出活动性最弱的银、铜,若锌过量,还有锌;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也可能是银和铜的混合物,也可能是银、铜、锌的混合物,但一定没有铝.故选项为:B.
8.【答案】A
【解析】
【解答】锰钢的类别应从其成分入手,锰钢属于钢的合金,由于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所以锰钢应属金属材料.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故抗腐蚀性比铁强,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会降低药效,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Fe+H2SO4=FeSO4+H2↑,错误;C符合题意;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银位于铜的后面,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解析】铁制品表面烧制的搪瓷能防止里面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因此不易生锈。故答案为:C。
11.【答案】D
【解析】A、由图象看出三种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三种金属都是活泼金属,其中A的反应速率最大,活动性最强,正确;
B、由图象看出三种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三种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酸中的氢元素的质量,正确;
D、据此图象不能比较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①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常温下空气中镁能形成氧化膜,而银不能,说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银,说法正确;②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因此在等温、等浓度的盐酸中,锌比铁反应快,证明锌比铁活泼,说法正确;③铜能与氯化铁反应,但铜的活动性比铁弱,故说法错误;④铜不能与氯化银反应,氯化银不能形成盐溶液,说明银的活动性比铜强的说法错误;⑤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故说法正确;⑥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铁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铁比铝活泼的说法错误;
因此正确的是①②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解析】①剩余金属只有铁,则铜全部存在于溶液中,形成氯化铜,而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①说法错误;
②剩余金属一定有铜,在金属有剩余的情况下,由于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金属一定会有铜,故②说法正确;
③铁和铜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溶液中一定会有氯化亚铁存在,故③说法正确;
④由于金属有剩余,无论是铁和铜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此时不可能存在氯化铁,故④说法错误;
观察选项,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FeCl2可以由铁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得,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锌可以由锌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得,A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铁不能由铁和稀硫酸反应直接制得,得到应该是亚铁盐,C符合题意;
D、MgSO4可以由锌和稀硫酸反应直接制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解析】A、有的金属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金是黄色的,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都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
C、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C符合题意;
D、合金的硬度一定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四个实验,发现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又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所以:
A、A实验必需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B实验必需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C实验不需进行,故C符合题意;
D、D实验必需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A、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能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漆,能防止金属锈蚀,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应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藏,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A
【解析】A、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B、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锌比铜、银活泼;但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
C、铜、银都不与ZnSO4溶液反应,证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
D、银不与ZnSO4溶液、CuSO4溶液,证明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比较锌、铜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
故选A.
19.【答案】D
【解析】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铜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没有反应的Al(NO3)3和反应生成的Zn(NO3)2 ,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Ag,如果锌过量,则含有Cu和Zn,因此可能含有Cu和Zn,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若溶液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附着有固体,说明锌不足,溶液中含有硝酸铜,或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因此溶液甲中一定有Cu(N03)2 ,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该选项说法正确;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4个.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①Zn与硫酸反应能放出氢气,说明锌排在了氢的前面,Cu与硫酸不反应说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锌比铜活泼,所以能比较;②Zn和Cu都不能与MgSO4溶液反应,只能说明Zn和Cu都排在了镁的后面,但比较不出锌和铜的活泼性,所以不能比较;③Cu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说明铜排在了锌的后面,所以能比较.故选A.
二、填空题
21.【答案】导电;导热性;化合物;刷漆
【解析】(1)铜具有导电性,铜丝可以做电线;铝具有导热性,铝可以做炊具。
(2)铁化学性质活泼,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22.【答案】C;SiO2
【解析】在SiO2+2C Si+2CO↑,碳在该反应中得到氧,是还原剂,二氧化硅在该反应中失去氧,是氧化剂.
23.【答案】Fe2O3+ 3CO 2Fe + 3CO2 ;澄清石灰水变为白色浑浊;一氧化碳(或CO); 二氧化碳(或CO2);2CO + O2 2CO2
【解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但一氧化碳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完全反应,故装置后面要对尾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⑴题中A处发生的反应为:Fe2O3+ 3CO 2Fe + 3CO2;⑵因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装置中会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为白色浑浊;⑶C处所作的处理是将没有反应掉的有毒的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2CO + O2 2CO2。
24.【答案】B;观察铁和铜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A、金属活动性强弱与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无关,比较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比铜小,不能获得“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观察铁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可以得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观察铁表面的锈迹是否比铜多,不能获得“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因为活动性强的金属未必锈蚀就严重,如铝,故选项错误.
D、观察铁和铜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得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
故答案是:B;观察铁和铜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5.【答案】H2O2;MnO2;H2O; CO2
【解析】据D与炭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E,也可以生成F,可知E与F中含有碳元素,E与赤铁矿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F.可推断E为CO,则F为CO2 , D为氧气;A、C在常温下为液体,且都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向A中加入黑色固体B生成C和氧气,根据实验室用H2O2与MnO2制氧气的方法,可推知A为H2O2,B为MnO2,C为H2O.
三、解答题
26.【答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20%﹣40%,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金属的使用等。
四、实验探究题
27.【答案】(1)附着银白色(或黑色)固体;金属活动性顺序:Cu >Ag
(2)a
【解析】(1)实验一: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是附着银白色固体,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顺序:Cu>Ag.
(2)实验二:通过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A可以是稀硫酸,由于锌铜都能与硝酸银反应,都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锌铜的金属的活动性,故溶液A不是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五、综合题
28.【答案】(1)混合物
(2)铝
(3)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
(4)硬度
(5)强
(6)节约金属资源或保护环境
(7)98.2%
【解析】(1)合金是由金属和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组成,属于混合物;(2)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将硬铝片和铝片互相刻画,铝片上留下明显划痕;(3) “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4) 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等; (5)据化学方程式:Li+AgCl=LiCl+Ag,可知Li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强;(6)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
Fe+H2SO4=FeSO4 + H2↑
56 2
x 0.4g
x=11.2g
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98.2%。
故答案为:混合物;铝;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硬度;强;节约金属资源或保护环境;98.2%。
29.【答案】(1)硬度大(多答其他不扣分)
(2)化学性质不稳定,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反应(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解析】铜的熔点比较低,容易铸造,铜的光泽好,硬度比较大,不易磨损.在通常情况下铜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不容易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