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难点解析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难点解析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10: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一列在平直轨道上以270km/h行驶的高铁的某节车厢,车顶用绳子悬挂着质量为0.5kg的铁球,忽略空气阻力,若剪断绳子,铁球可能会落在车厢内(  )
A.a点 B.b点 C.c点 D.都有可能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水平桌面越粗糙,实验效果越好
B.实验中两侧的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大小
C.为了探究平衡力的是否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应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D.实验过程中,应让小车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4、某地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徐同学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出后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推力的作用
B.抛出后继续向前,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的作用
C.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 0,受平衡力的作用
D.抛出后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因为受重力的作用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
C.慢慢停下来 D.立即静止
7、有些小汽车驾驶室前面安装了一个新装置,在车受到下面撞击时,从这种装置中自动弹出一个气囊,如图所示。关于气囊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囊起缓冲作用,减小人体受到的伤害
B.气囊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C.气囊增大了人受到的压强
D.气囊可以减小车速从而保护车辆不受破坏
8、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从1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铁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0.3牛(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平衡力,所以能匀速下落
B.铁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减速下落
C.铁球所受合力为4.6牛,方向竖直向下
D.铁球所受合力为5.2牛,方向竖直向下
9、如图所示,是重庆八中宏帆中学趣味运动会的“趣味球”项目,这个项目要求同学们同时用力拉着圆布的边绕,通过有节奏的收、放,让球在布上跳动,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力
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力
D.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
10、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从t=0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将物体的s-t图像记录在图乙中,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l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在4~6s的过程中,拉力F逐渐增大
C.物体0~6s内,物体一直处于非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大小为3m/s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小笛在立定跳远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离开地面后,由于______,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最终他会落回地面上,这是由于他受到______作用的结果。
2、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______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______定律。
3、小明上完体育课后,拿出一瓶矿泉水。
(1)用一根细绳拉着空矿泉水瓶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空矿泉水瓶受到的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若小明用手握住竖直的矿泉水瓶不动,然后逐渐增大握瓶子的力,则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生产生活中都存在摩擦,如果没有摩擦,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举一例 ______;
(3)空矿泉水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瓶子的上部,瓶会倒,而推瓶子的下部,瓶会移动,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______有关。
4、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精准对接,如图是对接的瞬间。“太空快递”完美送达,“快递”包含了数吨重的宇航员生活物质。两者对接时要朝一个方向等速度飞行,对接成功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是 ______的。之后,两者一起绕地球做近似圆形的轨道匀速转动,则天舟二号 ______(选填“处于”“不处于”)平衡状态。
5、科学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___________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我们还应该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他们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质量为2吨的汽车,载了5吨的货,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取g=10N/kg,求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2、一辆质量为1.2t的小型电动车在公路上沿直线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300N。电动车行驶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求:(g取10N/kg)
(1)电动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电动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km需要多长时间?
(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大?
3、如图所示,一架质量为2千克的无人机悬停在空中。
(1)求:该无人机所受重力大小G;
(2)求: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升力F的大小和方向;
(3)若无人机出现故障(螺旋桨停止转动,在坠落过程中,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0.5N,求:无人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g=10N/kg)
4、山区铁路往往在爬坡时采用双车头牵引,一个在前拉,另一个在后推.如果两个车头工作时分别有8105牛和8106牛的力作用于火车,求这列车受到车头作用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5、一个重为3牛的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若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为4牛.求:
(1)物体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的大小及方向;
(2)物体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及推理。
(1)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
(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选填“快”或“慢”)。
(4)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甲方案中,小明在左端放上2N的重物,右端放上1.5N的重物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_________(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平衡力。除了F1、F2以外他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个力,请你帮他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力的大小_________。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小红同学也用硬纸板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她在组装支架上装配的两个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铁球具有惯性,与车厢脱离后沿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与车厢的速度仍然是相等的,所以小球将落在它正下方的b点。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A.因为A、B两个物块,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个物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无相对运动趋势,不满足摩檫力的产生条件,所以,A、B之间无摩檫力,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水平向右的摩檫力,因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为5N,故B正确;
C.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B物块受到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B物块,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受力物体是B,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实验中桌面越光滑越好,小车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越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故A错误;
B.实验中两侧的滑轮是定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故B错误;
C.为了探究平衡力是否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应将物体沿二力垂直方向上分成两个;若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仍在同一物体上,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不平衡,探究的是平衡力是否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应让小车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小车处于平衡状态下,研究受二力情况,才能得出二力平衡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
A.被抛出的实心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抛出后继续向前,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具有向前运动的速度,速度不为零;此时只球受重力作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抛出后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是因为受重力的作用,是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物体牌平衡状态有两种,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不受力也可能是受平衡力,故A错误;
B.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里没有说明两个力是否方向相反及是否受力物是同一物体,不一定平衡。故B错误;
C.物体在平衡状态下要么是静止,要么是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动的物体一定就是匀速直线运动了,故C正确;
D.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对平衡力一定要方向相反,这里没有强调是否方向相反,所以不一定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的性质,物体将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7、A
【详解】
A.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气囊起缓冲作用,减小人体受到的伤害,故A正确;
B.人的惯性与人的质量有关,与是否有气囊无关,故B错误;
C.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司机的压强,故C错误;
D.车速的减小与气囊无关,气囊无法保护车辆不受破坏,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铁球下落时做加速运动,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则铁球的重力为
铁球受到了向上的阻力0.3N,还受到了向下的重力,故合力是向下的,其合力的大小为
故C正确。
故选C。
9、D
【详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平衡;但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上运动,球脱离圆布后,布对球就不再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物体加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所以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t=1s时,从乙图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了向右的拉力,却处于静止,必然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故A错误;
B.在4~6s的过程中,从乙图可知,s-t图像处于倾斜的直线,故此时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而这两者的大小都不变,故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拉力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物体0~4s内,s-t图像不是倾斜的直线,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4~6s的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相互 惯性 重力
【详解】
[1]立定跳远时,脚用力向后蹬地,对地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同时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会向前跳起。
[2]人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在空中仍然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3]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他会落到地面上。
2、运动状态不变 惯性
【详解】
[1][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这一成果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3、不是 不变 如果没有摩擦,那么人就抓不稳手把,刹不了车 作用点
【详解】
(1)[1]用一根细绳拉着空矿泉水瓶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矿泉水瓶的运动方向始终在改变,因此矿泉水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2)[2][3]手握瓶子静止在空中,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瓶子的重力不变,所以在逐渐加大握瓶子的力时,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如果没有摩擦,那么人就抓不稳手把,刹不了车;运动的自行车在没有摩擦时,没有力改变自行车的运动状态,自行车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能停下来。
(3)[4]矿泉水瓶放在桌面上,用手推上部,瓶会倒,而推下部,瓶会移动,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4、静止 不处于
【详解】
[1]对接成功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天舟二号飞船是静止的。
[2]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一起绕地球做近似圆形的轨道匀速转动,其方向在不断改变,不属于平衡状态。
5、牛顿 猜想与假设
【详解】
[1]牛顿在力学中的贡献非常大,建立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
[2]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三、计算题
1、1.4×104N
【详解】
解:质量为2吨的汽车,载了5吨的货,则总重力为
G=mg=( m 1+ m 2)g=(2000kg+5000kg) ×10N/kg=7×104N
所受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则所受的摩擦力为
f=0.2G=0.2×7×104N=1.4×104N
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到牵引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汽车的牵引力为
F= f=1.4×104N
答:汽车的牵引力为1.4×104N。
2、 (1);(2)125s;(3)300N
【详解】
(1)电动车受到的重力
(2)由图可知,电动车25s行驶了200m,则电动车的速度
由可得电动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
(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摩擦阻力等于电动机的牵引力,即
答:(1)电动车受到的重力是;
(2)电动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是125s;
(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300N。
3、(1)20N;(2)20N,方向竖直向上;(3)19.5N,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
解:(1)此无人机受到的重力为
G=mg=2kg×10N/kg=20N
(2)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无人机处于平衡状态,则螺旋桨产生的升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
F=G=20N
其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升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无人机出现故障(螺旋桨停止转动),在坠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作用;故合力大小为
F合=G-f=20N-0.5N=19.5N
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重力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答:(1)无人机所受重力大小为20N;
(2)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升力的大小为20N,方向竖直向上;
(3)若无人机出现故障(螺旋桨停止转动),在坠落过程中,人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的大小为19.5N,方向竖直向下。
4、8.8×106N 方向与推力(或拉力)方向一致
【详解】
由题意知,两个车头的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则列车所受合力:
F=F前+F后=8×105N+8×106N=8.8×106N.
方向与推力(或拉力)方向一致.
答:这列车受到车头作用的合力的大小为8.8×106N,方向与推力(或拉力)方向一致.
5、(1)1N;竖直向下(2)2N;竖直向下
【分析】
根据“一个重为3牛的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可知,本题考查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根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合成的不同之处进行求解.
【详解】
答:(1)已知物体受到重力为3N,当物体上升时,阻力与重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下,受力情况如下图:
因为:
F合=G+f
所以:
f= F合-G=4N-3N=1N,
方向竖直向下;
(2)当物体下降时,受力情况如下图: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物体受到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合力:
F合=G-f=3N-1N=2N,
方向竖直向下.
答:(1) 物体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的大小为1N,方向:竖直向下.
(2) 物体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下.
四、实验探究
1、同一高度 重 支持 远 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2)[2][3]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一对平衡力。
(3)[4][5]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慢。
(4)[6]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的速度将不会改变,即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一定是 乙 直线 能
【详解】
(1)[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2]因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
[3]小车受到水平向左2N的拉力,水平向右1.5N的拉力,此时小车还受到桌面对它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这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大小
f=F左﹣F右=2N﹣1.5N=0.5N
方向水平向右,如下图所示
[4]乙装置更科学,因为乙装置中小车与桌面间属于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5]用手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这样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木块将无法在这个位置平衡,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6]两个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硬纸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