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受精作用
教案
教学目标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重难点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父亲体内的所有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过渡】:回忆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我们发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自由组合,而且自由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导致形成的配子多种多样。其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也会导致形成的配子多种多样,我们来看示意图。
情况1:
情况2:
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图略)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I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思考:人的体细胞中就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可以产生(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可以产生( )种卵细胞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 )种卵细胞
总结:!!!分清“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细胞”
注意: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通过减数分裂
产生的配子种类就更多了。
受精作用
模拟题提示:
模拟题喜欢纠结于区分“受精时父母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与“受精时父母各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DNA”,后半句是错的,因为还需要考虑细胞质基因。
注:受精卵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