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10: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该动物生活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大洋洲 D.南美洲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该动物生活地区所在板块是( )
A.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3.两极地区动物的皮毛或脂肪特别厚,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 )
A.酷寒 B.烈风 C.干旱 D.湿润
4.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的长城站,是我国最早的南极科考站。2018年2月7日我国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的罗斯海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设的第 个南极科考站( )
A.2 B.3 C.4 D.5
上海某学校“小小科考队”计划随我国科考队到南极开展科考,并为我国南极地区第6个科考站设计建筑方案。据此完成5- - 6题.
5.“小小科考队”队员若到南极考察,最应该准备( )
A.氧气袋 B.淡水 C.防寒服 D.防晒霜
6.为抵御强风,“小小科考队”在设计该科考站建筑方案时可借鉴( )
A.竹楼 B.茅草屋 C.窑洞 D.蒙古包
图1示意我国南极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布,图2是泰山站主楼照片。据图完成7- 9题.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8.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9.泰山站主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 )
A.防寒保暖 B.防积雪融水进入
C.防强紫外线辐射 D.防大风积雪掩理
10.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下面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据“北半球图”,完成11-12题
11.环绕北冰洋的①②③各大洲名称正确的是( )
A.北美洲、亚洲、欧洲 B.非洲、亚洲、北美洲
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1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
A.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C.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2020年4月23 日,“雪龙”“雪龙2”号考察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36次南极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國满完成。读图,完成13- 17题.
13.我国第36 次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10月份出发,次年4月份返回.一般在南极考察时间是11 月至次年3月,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14.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所有科学考察站都在南极圈内 B.这里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C.这里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D.这里有极昼、极夜和极光
15.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其极端低温为零下89.2 0C,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洲气温更低,其原因不包括( )
A.南极陆地海拔高
B.南极以陆地为主
C.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D.南极纬度更高
16.罗斯海新站A位于南极点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17.为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考虑到南极气候特点南极科考站应尽可能选用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天然气 C.石油 D.煤炭
美国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从1979年到2017年,南极洲冰层融化已经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超过14厘米。下图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8- 20 题.
18.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下列表述与结构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 高纬度的地理位置 B.②——冰雪覆盖
C.③——平均海拔最高 D.④——酷寒
19.南极洲冰层融化,将( )
A.增加南极洲的淡水资源 B.利于今后向南极洲大量移民
C.破坏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D.利于开发南极洲的矿产资源
20.保护南极冰川,我们应当( )
A.不用一次性餐具,不乱丢垃圾 B.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大量使用制冷设备,降低气温 D.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人类到本世纪发现地球上还存在着两个陌生的地方……地球似乎在尽力保护这两个区域不被人类玷污。首先,她筑起了坚冰壁垒阻挡人类的目光。超乎想象的严塞避开了很多贪婪的人群,最终让他们望而却步;其次巨大的暴风雪吓退了很多勇士和冒者,让他们不敢越过雷池。——节选自 《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七章》
资料二:阿蒙森探险队、斯科特探险队,分别于1911年12 月14 日和1912年1月18日先后到达南极点。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
(1)资料一所说的“两个陌生地方”,分别是 和南极地区.
(2)阿蒙森和斯科特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正值北半球的 季. 两位探险家选择此时登陆南极的原因 和_______.美国为了纪念这两位探险家,把位于南极点的科考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请你在图中用“ ▲”标注科考站的位置.
(3)依据资料中划线部分可以归纳出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和
(4)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考站的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A.作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休息区
B.利用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C.体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D.南极地区是理想的天然科学实验室
(5)中国在罗斯海附近筹建了第5个科考站。新科考站纬度 (大于/小于)66.5 0S. 我国所有南极科考站位置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南极点的 方(填方向).
2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 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图a为该项目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图 b乙岛.上有北极熊、北极狐、麝牛等珍稀动物;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住雪屋、捕鱼、捕猎、狗拉雪橇,是他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1)图c中甲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在甲地分布纬度较高,最主要原因
(2)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以中国为主要目标市场,产品运往我国最近的海上航线是图c中 (A或B)航线.
(3)图b中乙岛位于________ (大洲),据图概括该岛城市分布的突出特征:
(4)专家认为乙岛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据图文材料为此观点提供依据。
(5)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都是海洋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冷
C.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D.北极地区可大量建居民点,发展旅游业
(6)每年的6月到8月,是相对适宜在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和建设考察站的时间,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极第五个科学考察站选址在罗斯海附近的恩克斯堡岛(图中●处),2018年2月7日正式奠基。
材料二 2020年 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 0C的气温,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超过20 0C气温值。乌克兰沃尔纳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围,出现罕见一幕:原本白茫茫的雪地,出现片片血红。实际上,雪之所以变红,是因为一种名为“ 雪地衣藻”的红色藻类入侵。这种红色藻类只会在气候变暖之后,才会大量繁殖。
材料三 图为两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南极第五个科学考察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濒临 洋.
(2)试简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多个科学考察站的意义。
(3)请思考南极“血雪”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会带来的影响。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缓解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
一、1.A 2.D 3.A 4.D 5.C 6.A 7.C 8.A 9.D 10.D 11.A 12.C 13.C 14.A 15.D 16.B 17.A 18.A 19.C 20.B
二、综合题
21.答案(1)北极地区
(2)冬气温相对较高 白昼时间长
(3)酷寒多 狂风
(4)D
(5)大于北
22.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 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A
(3)北美洲主要 分布在西部沿海。
(4)大部分位于寒带,冰川广布,开发难度大;有珍稀野生动物,需要适度开发.
(6)此时是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
23.答案 (1)东北 太平
(2)南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可以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地质地貌保存完好,环境原始,有利于研究地球历史;等.
(3)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释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气温升高,红色藻类得以大量繁殖。“血雪”能够显著降低冰雪对太阳光的反射,使气温升高,使得更多的藻类苏醒;冰雪的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等举措有助于缓解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