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YUHENG
X
e风Tme
A
×
×
一、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
兴(今湖州吴兴区)人。中国杰出的学者、诗
人、书法家。早年游学日本,归国后执教于北
京大学、辅仁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
《新青年》。代表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二
王法书管窥》等。
戴望舒
(1905一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
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因《雨
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
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
岁月》K戴望舒诗选K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
《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
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
句刊。
卞之琳
(1910~2000),江苏海门人,曾用
笔名季陵,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29年
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开始写诗。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诗合集《汉园集》,被
誉为“汉园三诗人”。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为中国的文
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主要诗集有《慰劳信集》《鱼
日集》K雕虫纪历》等。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
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
明朗。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
派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芦荻
(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
海人,诗人。20世纪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
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
物。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后任暨
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
《旗下高歌》K田园新歌》《海南颂》等,亦有诗歌理论、鉴
赏文章等行世。
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
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
望的歌》K漫歌》等。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
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
二、主题归纳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性格和追求思想
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它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
用纯熟的白话写成。不讲求韵律和句法的灵活变化,但
精粹而凝练,具备新诗美的品格。
《萧红墓畔口占》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长眠于地下,隐喻的运用和克
制的反讽让诗的韵味更为深长。(共21张PPT)
YUHENG
X
e风Tme
A
×
×
学习扩写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
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
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提示:
1.下笔前仔细体会,确定中心。围绕这一中心找准扩写的点(比如材料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内容),设计好扩写提纲。
2.发挥想象,增加必要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力求生动。
3.写好以后,与原文作一番比较,分析扩写的成败得失,体会扩写的方法。
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
所谓扩写,是一种扩充、拓展型的写作形式,即把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通过合理的想象加以扩展和
补充,使内容更加丰富、景物更加鲜活、情节更加具体、人物更加丰满,继而形成较长的文章。本题就是针对所提供的
一个片段进行扩写。所提供的这个片段主要内容是“重耳拜土”,我们可以从材料“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这句话中
挖掘出“在封建统治者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的内容,进而确定“土地是执政
的根本”这一中心。
专练提升1:
针对所提供的“重耳拜土”这个片段,有同学从狐偃劝重耳,重耳虚心接受这个角度将文章的中心定为“诚恳接受
别人的劝告是一种美德”。你觉得他如此立意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我觉得这个立意
不好
。理由:
因为重耳拜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狐偃的劝告,更多的还是因为在封
建统治者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成为统治
阶级。这才是重耳拜土的真正的原因。所以,材料的中心是对待土地的态度,而不是其他。
2.选材安排。
扩写时要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刻画,尤其对重耳的刻画要更为详细,比如他怎样大怒,大怒时
的表情怎样,收下土块后又是怎样磕头致谢,他们都说了哪些话,等等。扩写时力求语言生动形象,符合人物身份和
人物性格特点。
专练提升2: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对“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进行扩写。
【答案】示例:重耳大怒,道:“你竟敢戏弄我!”说罢,扬起鞭子就要打那个人。
3.写作提纲。
《重耳拜土》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重耳到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第二部分:从五鹿经过时,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没有给重耳饭,而是给了重耳土块,重耳大怒。
第三部分:在狐偃的劝说下,重耳放下鞭子,向乡下人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专练提升3:
请为你自己所要扩写的《重耳拜土》写一个提纲。
【答案示例:
《重耳拜土》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重耳离开卫国后,在路上又累又饿。(共12张PPT)
一、作者简介
陈毅
(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
人,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党和
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二、主题归纳
这三首诗,按照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
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分别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誓
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气概,关心国家命运、期盼人
民解放的革命情怀,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
牲的革命精神。
三、结构图解
创作背景一身处险恶处境
梅岭
追忆往昔一继续战斗一虽死不渝
信念坚定
三章
面对当日一勉励战友一激励战斗
革命必胜
展望未来一实现理想一坚定乐观
四、写作技巧
用
典
课文片段回顾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写作手法分析
诗人借用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不仅表现了他
不亲眼看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彻底灭亡就死不瞑目的精
神,更表现了他坚信革命必胜,希望在胜利之日能够分
享胜利喜悦的心愿。此外,取义成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之一。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在被捕就义前藏
于衣带中的《自赞》诗里,写有“孔日成仁,孟日取义。唯
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
几无愧”的诗句。陈毅在诗中熔铸了《论语》《孟子》中有
关仁、义的论述,并直接借用了文天祥就义诗中“取义成
仁”的说法。典故的运用,可以增强诗的表现力,使其意
义深远,感情强烈。
五、字词知识
字音
1.重点字
丛莽(mng
旌旗(jing)
阎罗(yan)
诸君(zhu)
捷报(jié)
血雨腥风(ng)
2.多音字
(dang)当时
当
(dàng)当铺
字形
烽(feng)烽火
投(tóu)投身
锋(fēng)锋利
没(mei)没有
词语
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
的神。
丛莽:丛生的草木。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旌旗: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
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诗中指1927年以
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捷报:胜利的消息。
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
义,不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
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共13张PPT)
YUHENG
X
e风Tme
A
×
×
一、作者简介
舒婷
生于1952年,原名龚佩瑜,祖籍
福建,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
维逻辑,大多采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很少用
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有一定的多义性。代表作有诗集
《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
烟》等。
二、主题归纳
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
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
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
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三、结构图解
贫穷
落后
悲痛
祖国啊,我亲
痛苦
追求
急切
热爱祖国
爱的祖国
新生
希望
激动
献身中华
富饶
奋发
献身
四、写作技巧
运用意象
课文片段回顾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
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
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
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祖国啊!
写作手法分析
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避开了长江、黄河、长城等意
象,从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平凡事物入手,选择了诸如“老
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新颖独特的意象。
全诗共有四个意象群,采用递进的方式组合成一幅幅流
动凝重的画面,配之以舒缓深沉的节奏,不仅写出了祖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
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其特点是:①意象渗透着诗
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对事物的
客观描摹。如《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等既具体又有其独特的象征性含义,从小小的邮票到浅
浅的海峡,逐层递进,由家至国,反映出诗人由思念亲人
到心系祖国的热切情感变迁。②意象之间有紧密的内
在联系。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破旧的老水
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在传达的意思上既有重叠又各有侧重,它们有机组合起
来就构成诗人心目中苦难深重、步履维艰的祖国形象。
我们在解读意象时,必须要全面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诗人的创作心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找到解读
意象的最佳突破口
五、字词知识
字音
1.重点字
干瘪(biě)
淤滩(yū)
驳船(bó)
簇新(cù)
胚芽(pei)
笑涡(wō)
隧洞(Su)
绯红(fēi)(共16张PPT)
一、作者简介
高尔基
(18681936),原名阿列克
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无
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
的代表者。主要作品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的散文诗《鹰之歌X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
小说《童年K在人间K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二、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形象
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
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强无畏的战斗
精神。
三、结构图解
暴风雨海燕在乌云和大海间高傲地飞翔
将临
其他海鸟惊慌、恐惧
暴风雨〔乌云浓暗,狂风肆虐
海燕
逼近
海燕搏风击浪
渴望
企盼革命
大海熄灭闪电
暴风雨
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
即临
暴风雨
四、写作技巧
象征手法
课文片段回顾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
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
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
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
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
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
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写作手法分析
象征体
象征意义
海燕
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象征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专制统
暴风雨
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大海
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
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象征:
1.概念:借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
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运用象征可
以将某些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增
强文章的表现力。
2.要点:①精选含义丰富、能引起联想的象征物:
②抓住事物的特征,挖掘出其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品质;
③抓住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展开合理的联想与
想象,体现象征意义。
2.要点:①精选含义丰富、能引起联想的象征物;
②抓住事物的特征,挖掘出其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品质;
③抓住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展开合理的联想与
想象,体现象征意义。
3.口诀:托物言志用象征,作者借物诉真情。象征
物表象征义,义在暗处物在明。精神品质更具体,读者
回味意无穷。
五、字词知识
字音
1.重点字
高傲(ào)
呻吟(yin)
胆怯(qiè)
掠起(lue)
翡翠(fěi)
熄灭()
飞窜(cuan)
蠢笨(chǔn)
蜿蜒(wan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