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再见了,母校 教案(表格式) 六年级美术下册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再见了,母校 教案(表格式) 六年级美术下册 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14 11: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见了,母校》教学设计
课题 《再见了,母校》 姓名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教时 一课时 日期
一、教学目标:(1)基本了解展示设计的要素和形式分类;(2)综合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掌握多形式展示的表现方法。(3)通过活动,表达对母校、对师长、对同学的热爱之情。二、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学习展示设计内容、形式与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进行创新表现。内容分析: 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值得我们永久怀念的。在学校,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文化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还拥有珍贵的师生情和同学友情。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以感恩母校为切入点,以专题成果展示设计为主题,通过合作创作活动,让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展示会的图例、平面作品和立体作品图片、展板制作视频、课件等。 学具准备:收集自己成长足迹的文章和美术作品、照片等材料。画笔、纸材、剪刀、胶水。 为本课设计制作做准备。
课堂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本班学生6年来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视频片段。 提问:这6年来的回忆,6年来的沉淀,你会怎样留住这份回忆?2.板书课题。 大家说一说自己留住回忆的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初步探究。在离别之际,我们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呢?让我们以“成长的足迹”为题材设计一组展示作品送给母校留作纪念。欣赏书中的展示设计作品。小组讨论:这些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运用了哪些设计要素?自主探索学习。对比欣赏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作品。共同探讨:平面与立体设计怎样表现?观看教师立体展示作品的制作视频示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书中的组合式插接制作步骤和展示方式。“成长的足迹”展示的内容很多,小组讨论怎样将零散内容组合表现在一组作品当中。创作练习。 以成长的足迹为题材设计一组展示设计作品送给母校留作纪念。 1.初步探究说说用什么形式表达对母校的爱。欣赏作品,感受不同设计的美感和制作方式。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对比欣赏,共同探讨。创作练习。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先完成学案,再进行制作。 初步探究培养热爱母校之情。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欣赏能力,启发想象思维。自主探索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创作练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手工设计能力。
展示与评价 开展作品展示会:代表向大家介绍设计意念。各小组根据评价要点表,进行投票互评。 评选最佳作品奖、最佳设计奖。 分享合作创作实践的快乐和成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