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第一课时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第一课时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11:2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选必3 第一章 第二节(上)
阅读课本P6-7,找出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2 自然资源的类型
3 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成为自然资源的两个必要条件?
自主学习
1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鄜、延境内有石油……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是他,将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
是他,首创用石油炭黑制作墨,被誉为“延州石液”
据说“延川石液”受到当时的制墨行家苏轼的极大赞赏,可谓上乘。
与北宋相比,现代社会石油的主要用途和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些影响。
探究: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文化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读图说出修建水坝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
(1)水库可以强化自然环境哪些服务功能?同时又会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2)为了保证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应注意什么?如果要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又应该如何修建水坝呢?
调节服务:水量调节、气候调节。
供给服务:库区渔业、水库蓄水、供水。
文化服务:文化旅游。
控制好水坝上下河段的水量、注意清水冲淤、修建梯级船闸问题。
支撑服务:破坏库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
调节服务: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供给服务:下游平原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少。
规划鱼类洄游通道。
探究: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知识梳理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概念
类型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文化功能
支撑服务
人类社会
提供服务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必要性
原则
有利(意义):(库区、下游、)
经济效益:
①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生活)、灌溉(农业);旅游)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效益:
①生态:提供清洁能源,减少植被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库区)
②气候:调节库区气候;(库区)
③泥沙: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保证枯水期水量,提高水质;(下游)
④防洪:调蓄洪水,减少下游洪涝灾害的发生;(下游)
社会效益:
①安全:降低洪涝威胁,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下游)
②收入: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库区)
③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库区)
④稳定: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库区)
⑤交通: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水利工程(水库)影响(意义)的评价模式
不利:
库区及上游(水位抬升)
①淹没:库区蓄水会淹没森林、农田、房屋、以及文物古迹等。(例:三峡工程)
②破坏生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工程建设)
③地质灾害:导致地质灾害,如:诱发性地震,库区内滑坡、泥石流等。
④害虫&疾病: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蚊子等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水量减少)
①土壤: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
②三角洲:入海径流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海浪对海岸侵蚀严重,海岸线倒退。
③地下水质:入海流量减少,枯水期出现海水倒灌,地下水质恶化。
④渔业资源: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⑤截断河流,影响鱼类洄游;影响流量,改变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利工程(水库)影响(意义)的评价模式
1.自然资源概
自然资源是指在 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1、自然资源的概况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
一定经济技术条件
A
B
C
D
水、土地、植物、动物、石油、铁矿、稀土等
煤、石油、天然气、皮鞋、森林、汽油、钢铁、野生动物、水、 土地、潮汐、闪电、雷、空气、阳光、面包、衣服
牛刀小试
结合所学,说出下面哪些是自然资源?
判断自然资源的必要条件:
1.必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备“自然属性”;
2.必须能用于生活生产,即具备“经济属性”;
3.既包括物质也包括能量。
4.需要人类具备一定的开发利用能力
②自然资源的类型(根据自然属性划分)
请对号入座: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②自然资源的类型(根据是否再生划分)
合作探究
我们饮用的牛奶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消耗自然资源。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1 指出工业化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的自然资源。
2 分析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更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探究展示
1 指出工业化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的自然资源。
2 分析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更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饲料生产: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
奶牛养殖: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牛奶加工: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
牛奶配送与消费:能源资源
①现代工业社会消费自然资源以加工成产品的间接利用为主,相比传统直接利用消费,每一个中间环节(比如包装、储运、管理等)都需要消耗更多自然资源;②现代工业社会资源开发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增强,人类生活水平提升,人均资源消耗量增加;③人口数量增加
2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曾占世界稀土储量的85%,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30%左右,但出口量却占到了全球贸气量的90%以上。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初期,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专家表示,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稀土资源价格逐步符合其应有价值,反映其环境成本和资源约束,才有助于保护稀土资源。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
1 )中国稀土资源有什么特征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建议。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
1 )中国稀土资源有什么特征
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上储量大,但占世界稀土资源的比重在下降。
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曾占世界稀土储量的85%,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30%左右,但出口量却占到了全球贸气量的90%以上。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初期,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专家表示,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稀土资源价格逐步符合其应有价值,反映其环境成本和资源约束,才有助于保护稀土资源。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
1 )中国稀土资源有什么特征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建议。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曾占世界稀土储量的85%,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30%左右,但出口量却占到了全球贸气量的90%以上。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初期,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专家表示,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稀土资源价格逐步符合其应有价值,反映其环境成本和资源约束,才有助于保护稀土资源。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
1 )中国稀土资源有什么特征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建议。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
3)针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建议。
增加对稀土新材料研发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土地,对遭受破坏的土地及时开展复垦工作;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环保措施实施力度,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等。
非可再生资源
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总量不会增加
人类目前能利用的
目前,非可再生资源现状如何?哪些因素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经济上可开采储量?
经济上可开采量少,未探明的非可再生资源占比例大;
加大科技投入,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经济上可采储量
可再生资源
资源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
分析左图,思考森林被砍伐后,森林的哪些服务功能会受到影响?其更新速度比先前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
供给服务、调节服务;长
森林砍伐后,会降低森林的生态调节功能,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总结:自然环境的数量特征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受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和受技术条件限制,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
从自然属性看:具有绝对的有限性
从社会属性看:具有相对的稀缺性
自然资源的稀缺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
思考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料源供给增加?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物以“稀”为贵
思考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供给增加 需求减少
思考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价格上升,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思考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技术革新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但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的技术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知识点掌握小结
自然资源的判断;区分自然资源的类型(以自然属性OR是否可再生划分)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它非可再生资源答题也可用)
3
2
1
4
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建议 (其它非可再生资源答题也可用)